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觀后感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觀后感(一)

  昨晚,當演出進入尾聲,觀眾全體起立、長時間鼓掌之際,我的第一反應是要向您、向為這場大戲付出智慧和辛勞的創造者們致敬。

  我是第二次觀賞節目,這次與湖南新聞獎的評委一同走進劇場,不僅沒有產生所謂的審美疲勞,反而再次被她的藝術魅力深深感染。皓月當空,青山巍然,天地悠悠,心潮逐浪。距離更近了。記得第一次看節目,我和觀眾都覺得場面大而場景遠,人物的表演和表情更是遙不可及,朦朦朧朧,看不真切。改版后把部分演出前移到觀眾席前,主要人物和精彩場面近在眼前,讓人聽得清話語,看得到面容。拉近,不僅是空間的,更多是心理的、情感的。可近方可親,信哉斯言。

  細節更多了。改版后,在保持宏大敘事的氣勢同時,新增了大量藝術細節,特別是毛澤東與農民、礦工、戰士、與親人的互動,舉手投足,一問一答,意味深長,血肉豐滿。細節是藝術魔力的秘密所在,細節影響整體,細節決定成敗。

  場面更美了。聲、光、電等多種現代舞台手法的應用,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當然伴隨而來的是情感衝擊。尤其是中國版圖板塊的變化組合,進入嫻熟向好的境界,讓人嘆服。而煙花、槍炮聲、汽笛、激光,恰到好處,既不搶戲又大為增色添彩。

  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主潮中,在弘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背景下,在中國人民越來越崇敬自己的開國領袖的輿情里,《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蕩氣迴腸,感天動地,釋放出不同凡響的正能量。

  恕我淺陋,個人感到最值得商榷的是作品的風格定位,即劇中大量採用西洋歌劇、情景劇的對白等手法,這也許讓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耳目一新,但是,對於大量缺乏這些藝術欣賞準備的中老年觀眾,可能會有點"隔",有點"生",甚至不解其味,難領其妙。

  毛主席要反覆倡導藝術創作中的中國風格與民族氣派。如果能嘗試增加一點民族風、民間樂、民俗派,比如花鼓調之類,或許更吻合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的表現,更讓觀眾自然而然入戲。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觀后感(二)

  一代偉人,天之驕子---毛澤東,出生於平凡之家。自從懂事以來看到的都是中國人民被欺壓,聽到的都是祖國又被侵略的國恥。他立志成就一番事業。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李大釗等馬克思主義的熏陶和他自己的不斷努力學習下,他成為一位才華橫溢,對軍事政治具有獨到的見解的軍事評論家。他創辦湘江評論,客觀的評價時事。

  面對蔣介石發動的一場腥風血雨的戰爭,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杆子取得的",引導人民發動武裝鬥爭;長征時期的毛澤東躺在擔架上,親自指揮,壯大士氣;瓦窯堡會議上主張聯合抗日;全面抗戰時期,平型關戰役鼓勵了全國人民的意志;鬧飢荒的時候,毛澤東主張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毛澤東的領導和組織能力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這段結束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征程中,毛澤東追求和倡導的中華民族重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遠大理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奮鬥宗旨,等等。依然是中國人民不斷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將長期激勵和指導我們前進。

  毛澤東的傑作《七古·詠蛙》: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它將毛澤東的政治霸氣展現得淋漓盡致。然而,在這個霸王身上我們也可以聞到文人騷客的那種藝術氣息。《沁園春·雪》、《詠梅》等著作便是最好的證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毛澤東在晚期也犯了錯。他由於判斷失誤又被江青等人別有用心的利用錯誤發動"文化大革命",錯誤的將一位位開國元勛判出"死刑".然而我們客觀的看待這件事,便會發現"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是個讓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感到光榮的事。

  毛主席的一生是充滿激情的一生,是無悔的一生。他的一生轟轟烈烈,坦坦蕩蕩。同時毛主席的一生也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一生。在政治上,他為人民創立了新中國,讓人民當家做主;在文學思想上,他為後人留下了驚世駭俗之作。他的一生讓我們明白:一個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只有不斷自我努力,自我完善,我們一樣可以成為對社會、祖國有用的人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東方中國夢 中國夢 我的中國夢 感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