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少林寺影評(一)
儘管陳木勝一再指出,此部《新少林寺》絕非翻拍,全新的劇情構架和人物情感,會使觀眾眼前一亮。這其實就好比高考,雖說每年試題會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地勢必將依照一個大同小異的知識範圍去命題。為此,不管怎麼說來都難逃“冷飯”的窠臼。再則,倘若的確是未開墾的處女地,何必要加個“新”字,明擺着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過,陳木勝倒不必為這個冷飯的頭銜而糾結,《新少林寺》實則打響了2011年中國電影冷飯市場的第一槍,極具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君不見3隊楊家將、2個李小龍、3部封神榜、4個孫悟空、4位關雲長、2位白娘子,正意氣風發地大步向前邁進。“冷飯大軍”的集結號,將在2011年,響徹宇內。
以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為時代背景,看罷影片才方知,這全是為各種“情”,做了一個最無私的鋪墊。去年的一部《全城戒備》,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情戲,硬拉帶扯,支離破碎,遭人詬病。此番陳木勝在《新少林寺》中,可謂是做足了功課。細數全片的哭戲,大大小小,繁星點點,十餘處。淚水不單是翻湧在明星主演的臉上,群眾演員們也誠意斐然。多處正面鏡頭都給了熱淚滾滾,悲痛欲絕的群眾演員,鏡頭翻蓋面積之大,臉譜之多,令人“心碎不已”。這基本將《新少林寺》的定位,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悲劇”。想必陳木勝是在昭告天下,誰說我不會拍感情戲,佛主前誰在眼淚在紛飛?
當然,即便題材乏善可陳,姑且暫時將新舊的探討擱置一旁,觀其誠意,還是可圈可點的。劉德華與謝霆鋒此次的珠聯璧合,倒是擦出了些許的火花。華仔飾演的侯傑從殺心,到仇心,再升華直至悟禪,橋段鋪墊及說服力都做得相當到位。全然是一副《全城戒備》的洗心革面版模樣。如今謝霆鋒拿捏起反派人物,駕輕就熟,力道十足。咬牙切齒狀,微顫的面部肌肉,斜視的不屑眼神,這三點的抓拍,似乎成了他每逢十惡不赦的角色,必用其上的標籤。挑起女性角色大梁的范冰冰,終於能完完整整地走完全場了,不過甚是兇險,各種瀕死的邊緣都被拉了回來,可喜可賀。較之她先前的幾部作品,都難逃早死早超生的悲催醬油宿命。
《新少林寺》對於每個人物的刻畫,個性異常鮮明,稜角極為突出。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從一方面來說,角色形象立體化,全方位地將一個人物加以剖析解構,能營造酣暢淋漓的共鳴感。從另一方面來看,用力過猛地將寶全押在感情戲上,反倒會使觀眾產生膩煩抵觸的情緒,這也直接將導致文戲與武戲的斷層。文武本該雙全,本該相鋪相成,過多的文戲覆蓋掩埋了武戲,煽情勢必將蛻變為矯情。其中最突出的橋段當屬“哭天搶地救勝男”。喪女之痛,悲情的力量深入骨髓,陷入無限自責的深淵,實為影片的一個最大轉折點。但侯傑不厭其煩地贅述,加之勝男迴光返照,添油加醋,長篇大論的“臨終遺言”,不但跟實際年齡閱歷不符,還有做作濫情之嫌。反觀《十月圍城》中,大大小小配角的死為何壯懷激烈,令人自然而然地動容。那是因為有不同場景之下的移步,精緻武戲的陪襯,而厚積薄發產生的效果。固然《新少林寺》有着強烈的悲情色彩,情感升華的空間也很開闊,但畢竟有着陳舊睏乏題材的羈絆,共鳴的激發因此而難上加難,不如將更多的筆墨潑灑在大義凜然,豪氣衝天的少林武學之上。
最後一場爆破轟鳴,少林寺毀於一旦,顯得倒挺大氣,全方位鏡頭的展現,終叫人大呼過癮。這也將侯傑與曹蠻的仇恨糾葛,情義抒發描摹地異常飽滿。陳木勝向來不是個愛玩文字遊戲的意境導演,場景的設置簡潔明了,單純而直接。不論是侯傑皈依佛主的懷抱,還是潛在橋段的交代,都巨細無遺地呈現出來,絲毫不附加任何隱喻意味。《新少林寺》註定是一部平凡的作品,在目前的檔期之內,大抵激不起多少漣漪。但不管怎樣,成龍操起一口河南話,還是頗具喜感的。
新少林寺影評(二)
儘管冠之以“新”,《新少林寺》是一部在各方面都顯得很陳舊的影片,作為香港少壯派動作片導演代表人物之一,我不知道陳木勝這是一種守舊還是一種致敬,但我更願意將這想象為他對這一題材的一種敬畏。在短暫的中國電影史上,《少林寺》不能被忽略的重要作品,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其對以邵氏電影為代表的傳統武俠片的變革和推進,更在於其對內地廣大觀眾的對電影娛樂本體的認識有着破冰的意義——電影居然能拍得這樣好看。但是功夫片發展到現在,觀眾訴求已經發生的巨大變化,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新少林寺》在各方面都顯得有些不思進取。
香港電影人以古裝動作片打天下,但有一個問題他們始終沒有得到廣泛性解決,就是歷史的存在感問題,李仁港如是,陳木勝也如是,在這方面只有陳可辛做得比較好。《新少林寺》中的劉德華和謝霆鋒的角色都是割據一放的軍閥,但其行為舉止都是按着香港黑幫片的套路來設計的,完全不是軍人的行動邏輯,即使是政變也是簡單的火拚式對決,謝霆鋒扮演的曹蠻由開始的言必稱“大哥”到後來的爛仔造型,感覺上都離那個時代很遙遠。由此而來的很多人物行為都缺乏正常的現實邏輯,情節有霸王硬上弓的感覺,其實這種情況在早期的香港電影中是普遍存在的,但如今的港式電影已沒有了當初胡打胡有理的氣場,面對通過各種渠道經過了眾多優質電影洗禮的觀眾,已然失去了說服力。
從演員陣容上說,倒退20年,這絕對是一部重量級的影片,單說劉德華與成龍聯袂出演就具有了眾多的話題性(記得兩人上一次出現在同一部影片中也正是20年前的《火燒島》),但從現在影片的製作規模上看,出品方並未表現出足夠的自信,製作上顯得很拮据。全片景別普遍偏小,沒有一個反應軍閥亂世整體風貌的全景鏡頭,而且這是我最近幾年內看過的錄音最差的一部電影,普遍沒有鋪環境聲,人物像在真空中對話,最典型的是劉德華率部進登封一場戲,後景是歡呼的人群,而我們聽到的聲音中只有劉德華和師小紅的對話,很滑稽。這讓《新少林寺》徒具大片賣相,實際上粗陋之處比比皆是。
雖然名為《新少林寺》,這卻不是對原版本的翻拍,不過裡面有很多同質化的成分,《少林寺》中的十三棍僧救唐王與這裡的軍閥火燒少林寺都是有史實做依託的,故事脈絡也都是避難少林寺,此後尋仇報復,眾僧仗義出手。但這裡最大的不同在於,《少林寺》中李連杰扮演的覺遠在寺中修鍊的是武功,而《新少林寺》中劉德華扮演的侯傑修鍊得則是心智,於是我們看到了李連杰在四季變幻中苦練各種武學套路的段落,而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上至於海扮演的老方丈、下至成龍扮演的火頭僧對劉德華不厭其煩的教導和開解,更有以吳京、釋延能、余少群等義僧捨身忘死、視佛法高於生命的群像人物,讓全片具有了濃濃的說教意味,這裡的少林寺不僅僅是一座宣講佛法、普度眾生的寺廟,儼然成了亂世中苦難民眾尋求精神寄託和肉體庇護的聖地,這讓《新少林寺》充滿了一種諂媚之氣。如今的少林寺在新時代方丈釋永信(他同時也是本片的監製之一)的領導下,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經營性利益集團,這無論如何也讓我難以和影片中被捆吊起來如受難耶穌般的老方丈聯繫起來的。我可以接受一個以少林寺為主題的巨大植入廣告,畢竟這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但難以接受如此完美英雄式的人物刻畫和簡單廉價的說教方式,這裡只有成龍扮演的這個操着不知道是哪裡方言的火頭僧算是個沒有被徹底符號化的人物,稍微費點筆墨表達一下他們面對生死抉擇時的躊躇或雜念,會有損於這些英雄高大全的光輝形象嗎?
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凡人如此,佛祖亦然啊!
新少林寺影評(三)
有李連杰的經典之作《少林寺》珠玉在前,後來者想要拍出點新意都很難,更不要談超越,畢竟此一時彼一時,同樣的成功很難再被複制一次,所以除了片名,《新少林寺》走得完全是另外一個模式:以慘烈煽情來刺激觀眾情緒,以陰謀和背叛為戲碼來推動故事發展,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家思想為影片精神內涵,或許這些都可以看作寓教於樂的商業元素,但也正是在過度鮮明的商業目的催動下,電影在很多方面又顯得用力過猛。縱然演員賣力,場面也不乏精彩,可在眾多的娛樂元素之下,缺少的卻是能夠立得住的核心,就和佛家勸告世人一心向善並不能改變世間的諸般惡業一樣,當觀眾被導演嫻熟的煽情技巧搞得悲悲戚戚時,也基本上把影片局限在過眼煙雲的行列里,所以願望總是很美好,但現實總是很殘酷。
一部作品的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1982年的《少林寺》恰逢其時,彼時大陸人剛剛爬出束縛多年的精神淵藪,風華正茂英武幹練的李連杰+中華文化中有很深影響的少林功夫+香港電影人全新的製作理念,使得《少林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一飛衝天也在情理之中,假使換到現在,《少林寺》未必能造就當年的輝煌,正如在《新少林寺》出現的吳京一樣,他和當年的李連杰有很多相似之處,卻始終未能像李連杰那樣大紅大紫,可見“時勢造英雄”是非常有道理的。《新少林寺》精良的製作和宏大的場面不知道超過《少林寺》多少倍,可放在眼下,在“大片”輩出的時代,沒有一個過硬得故事,很難過得了日趨成熟的觀眾這一關。
影片前半部分的軍隊闖少林、侯傑(劉德華)設鴻門宴以及飛車救女等段落都營造了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全片的精華也集中在這裡,侯傑、曹瞞(謝霆鋒)和宋虎三位軍閥之間的鬥爭也被表現的富於戲劇性,這些都是新時代新技術和新理念所能創造的東西,在舊版的《少林寺》中是看不到這樣的激烈場景的。而必須非議的同時也必須表揚的是香港導演在動作片中巧妙運用的煽情技巧,這種技術手段往往能讓一部缺點很多的娛樂片在某幾個瞬間打動人心,而這些煽情瞬間往往就是電影票房的發力點,這在《十月圍城》、《線人》等影片中都有過生動的體現,導演通過撕裂親情和刻意放大延緩死亡過程來表現最悲情的場面,本片最大的亮點也正是有些“用力過度”的煽情段落,侯傑力救妻女和少林武僧一個個悲壯死去的場面無法讓人不在情感上泛起波瀾。讓觀眾不希望死去的人一個個慘烈地死去,或許是有些俗套的做法,可事實證明這也是高明的做法。
其實《新少林寺》和舊版相比,在思想立意上要高出許多,在情感訴求上也複雜很多,1982年《少林寺》只是簡單地講述一個身負家仇的少年入少林學武報仇,並義助唐王李世民伐無道的演義性質的故事,其間並無多少人性上的討論,放在現在來看,也是一部標準的商業電影。《新少林寺》將故事放置在二十年代軍閥割據、外強入侵的民族家國大背景之下,這顯然更能帶動觀眾的情緒,而軍閥侯傑和曹瞞的行為也具有人性複雜性方面的探討,後面這一點正是《新少林寺》所試圖努力搞出新名堂的地方。可不幸的是一個大軍閥從殺人如麻到一心為善的過程太過牽強,演技日漸進步的劉德華再賣力也無法改變劇本人物的唐突和糾結,同樣地,陰險毒辣的曹瞞的最後幡然悔悟或許符合人之將死的心境,可是與之前他的陰毒相比,始終讓人無法信服。這電影就是這樣糾結,如果想得不多,它是一部節奏緊湊、富於戲劇性並且還讓人淚眼婆娑的好看電影,但如果想多了也不免意興闌珊。
縱然我們尊重和感念佛家積極的勸善教義,也無法掩蓋影片單薄的故事內容,在立不住的故事面前,再宏妙的佛學高論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死屍遍地炮火連天中,劉德華左一句“停手”右一句“醒醒”,未免有些說教的成分,聯想到影片最後那個悲壯又有深意的場景,《新少林寺》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一部宣傳少林寺和弘揚佛法的廣告片,可也不知道本片耗巨資搭建的“少林寺”被一把火燒掉值還是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