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黨員幹部談保持黨的純潔性》讀後感
近日讀完《與黨員幹部談保持黨的純潔性》有關30條錘鍊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途徑,以及六篇“×論學習胡錦濤在十七屆中紀委七次全會上講話”的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不由再次重溫胡錦濤總書記的中紀委七次全會的講話內容,深感開卷有益。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全黨都要從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高度,從應對新形勢下黨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出發,充分認識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切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這既是歷史經驗的高度總結,也是今天反腐倡廉、推進黨建的必然要求。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全面總結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的新成效新經驗,科學分析了當前反腐倡廉形勢,明確提出了今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深刻闡述了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極端重要性、緊迫性以及總體要求、工作重點,是對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對於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對於推動全面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自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發展到目前擁有8000萬黨員的執政黨,隊伍純潔性的保持和發揚光大,始終是我黨保持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執政力和生命力的關鍵所在。與人民日報社論不同,《與黨員幹部談保持黨的純潔性》一書通過淺顯精鍊的短篇,從為官做人的30個方面進行了獨到的詮釋,所謂“當好官、先要做好人”,大到樹立正確、健康的“理想”、“信仰”、“精神”、“責任”,保持個人的“境界”、“良知”、“德性”、“謹慎”,小到正確對待工作和生活中面臨的“權力”、“權利”、“名利”、“慾望”、“愛好”、“牢騷”、“心態”,力求通過“學習”、“批評”、“團結”、“奉獻”、“感恩”、“堅守”、“交友”、“自律”和“監督”,做到“忠誠”、“公道”、“謹慎”、“認真”、“敬畏”和“法紀”。
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能潔身自好已然不易,更別提進一步“出淤泥而不染”、永(勇)保純潔。中國現在正處於近兩百年以來最好的歷史時期,雖然社會上仍然存在着許多體制上的弊端,許多待解決的矛盾,但是政治局勢相對穩定,法制進程已經開始,市場經濟初入正軌,社會風氣正、人民生活安。然而,處於全球一體化的國際大環境下,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必須面對周邊充斥的友好和敵對、機遇和挑戰。同樣,對於我們身為中層幹部的黨員而言,中心正處於良好的發展形勢下,資質授權全面獲得、技術能力持續建設、業務形勢蒸蒸日上,作為具備政府授予的國家級產品質檢機構,在行使行業准入權利開展檢測活動中一定要注意把持自我,抵制誘惑,保持黨員的純潔性;在執行技改項目建設進行設備採購時一定要注意清正廉潔,抵制腐敗,保持黨員的純潔性。始終做到“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唯有如此,才能使個人保持誠實本分、謙虛謹慎、豁達謙讓、友善同志的純潔性,才能營造出風清氣正、團結奮進的良好工作氛圍。
陳軼:
中心今年下發了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理論著作《與黨員幹部談保持黨的純潔性》(黃明哲著),號召單位全體黨員認真閱讀。
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我們黨作為執政黨,只有不斷保持純潔性與先進性,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擁護與愛戴,才能實行黨和國家的穩定發展。這本最新理論著作論述的正是保持黨員先進性與純潔性的具體途徑與實現方法。本書獨特之處在於:全書通過30個基本範疇,如理想、信仰、奉獻、精神、群眾、愛好、堅守等,與廣大黨員與領導幹部探討了保持黨員純潔性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其中,“談愛好”一文給我感觸最深,且聽我娓娓道來。
隨着社會的進步,物質財富的增長,思想文化的多元,為人們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但是,當前社會上不少人(包括許多領導幹部)出現了生活情趣不高甚至低級庸俗的現象。不可否認,這與當下整個社會大環境有一定關係。當前中國社會民眾心態浮躁,娛樂之風盛行,許多低級惡俗的節目或事件通過某些不負責任的新聞媒體以及網絡的推波助瀾,堂而皇之地呈現在普羅大眾面前。我認為,不論外界大環境如何變化,自己的內心一定要淡定,要有一種“笑看風雲變幻”的良好心態。而要使自己內心足夠強大,必須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培養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比如勤讀書等。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我是一名典型“80后”,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正趕上祖國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是未來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材。然而,當我們長大成人、步入社會後,卻發現社會遠非想象中那麼美好。處於轉型期的中國各種思潮泛濫,拜金主義、物質主義、享樂主義甚囂塵上,許多傳統美德及社會道德底線日益受到嚴峻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感到迷茫,失去了繼續前行的動力與方向。因此,若能養成多讀書的好習慣,就可以培養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對許多社會熱點問題便能形成理性而獨到的分析。
德國大文豪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當一個社會中的所有個體都崇尚讀書、提倡學習時,那正是公民素質提高的開始。唯有如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有希望!
顧海雷:
責任是什麼?查爾斯王子說:“責任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事情。”責任其實就是是我們分內應做的事。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成為社會的一員,肩上便有了責任。為人子女有孝敬父母之責;為人父母有教養子女之責;做一個合格的公民,愛國、守法、誠信等是應盡之責。身為共產黨員,從在黨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肩上便有了神聖的責任。
一個人的成功必然具備某些條件,其中之一就是責任感。固然聰明、才智、學識、機緣等等,都是促成一個人成功的必要因素,但假如缺乏了責任感,他仍是不會成功的。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在工作時一定不會認真,也不願去承擔這工作成敗的後果。他容易有推諉的傾向,也比較容易懶惰和消極。他的聰明或許足可掩蓋他工作上的失誤或不圓滿之處,在上級面前也很容易獲得通過,甚至由於他的聰明圓滑,長於應酬,還可獲得加薪或升級。但只因他缺少一種真正的責任感,日久天長,他的工作總難免因一再的疏漏而發生不良的後果,他由聰明圓滑而得來的信任也必不能維持久長。
勇於承擔責任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那些關於責任的壯美篇章,是世代薪火相傳的行動標杆,是滋養後人心靈的寶貴財富。
我相信,一個人即使聰明才智差一點,但假如他肯對工作認真負責,成功的機會也必定比只有聰明才智而無責任感的人要多。一個人的責任感不一定要由大事去衡量,由平常小事也可表現出他的忠誠與負責。我們看一個人是否每天下班以前,把他的辦公桌整理清爽;是否守時;當他有錯誤的時候,是否勇於承認,立刻彌補,還是試圖抵賴,委過別人,這不僅反映一個人的品德,也可預卜一個人的成敗。當你一天工作完了之後,你是否習慣去檢討一下一天的成敗得失呢?如果你有這項習慣,你就是一個負責的人了。因為惟有在檢討之後,你才可以發現錯誤或疏漏,才可及時去改正,或可作為下次工作的參考。事後的檢討是進步的來源,它並不是要你去做無益的追悔,而是要你從中獲得可貴的經驗。對於工作,一時的熱忱容易,持久的熱情困難;短暫的成功容易,持續的成功困難,所以必須必須時時求新,日日求進,避免自足自滿。能夠把工作視為與自己榮辱相關,禍福與共,才是真正了解成功之樂的人。中國共產黨把中華民族的責任意識提升到了新的境界。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人責任觀的出發點和歸宿。加強黨員的責任感,是中國共產黨對黨員的一貫要求;黨章中關於黨員義務的規定,則是對黨員責任的具體要求。紅軍初創時期,一個青年戰士問領導:“參加共產黨有什麼好處?”領導回答:“讓我看,參加共產黨有九十九條都是‘壞處’,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要衝鋒在前,退卻在後;可能被殺頭,還會坐牢;危險的工作要搶着去干;如果軍裝不夠,要讓給別人穿;飯少人多,要讓群眾先吃,自己餓肚子……要說好處,我看只有一條,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才會擁護你。”這些“壞處”,實際就是黨員的責任。革命年代,黨員責任可以形象地概括為“衝鋒在前”;和平時期,黨員責任更多地體現為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我是黨員,這是我的責任!”新的歷史時期,在許多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在許多生死一線的緊要關頭,這擲地有聲的誓言常在人們耳邊迴響。但不可否認,現實中也出現了一些與黨員責任漸行漸遠的消極乃至醜惡現象。有人淡忘責任。有的黨員在工作中忘記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無所作為、作風漂浮、紀律鬆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有人逃避責任。有的黨員在工作中不敢負責、不善負責、不講原則、不分是非、患得患失、敷衍塞責;有的遇到難題繞道走,前怕狼后怕虎,縮手縮腳,甚至對群眾呼聲和疾苦麻木不仁、置若罔聞。有人背叛責任。有的黨員動搖了對共產主義的忠誠信仰,被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所侵蝕,在工作中爭權奪利、攬功諉過,甚至以權謀私、貪污腐化,以致觸犯了法律鋃鐺入獄。責任缺失,貽害無窮。責任建設,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一方面要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方面要抓制度建設,將黨員責任規範化,建立健全各種黨員責任制,把黨員的責任明晰到具體工作崗位和生活中去,讓所有黨員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負其責。作為執政黨的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更要放眼未來,以對國家、民族負責的態度,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無愧共產黨員之身份。
蔣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