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
這本書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年輕的電報員阿里薩對富家小姐菲爾米娜一見鍾情,他千方百計的接近菲爾米娜,並以情書的方式最終俘獲了這位千金小姐的芳心,然而菲爾米娜的父親,一位以賣驢起家的暴發戶,對這段感情持非常激烈的反對態度,他威脅阿里薩如果不放棄對女兒的追求,就一槍打死他,但是阿里薩回答說:“沒有比殉情更偉大的了。”在勸阻無效的情況下,他把女兒送到了偏遠的鄉村,想以此來阻斷他們的交往。他成功了,一年之後,當菲爾米娜再次回到家鄉見到對她朝思暮想的阿里薩時說的第一句話是:“在我見到你的這一刻,我才意識到我們之間發生的一切都只是幻想,這幻想蒙蔽了我的雙眼,忘了吧!”菲爾米娜一句輕描淡寫的“Forget it.”讓阿里薩這顆情種一等就是半個多世紀。
之後菲爾米娜嫁給了當地有名望,人也英俊瀟洒的烏爾比諾醫生,並和他相守了51年9個月零4天,烏爾比諾最終死於一隻調皮的鸚鵡,他為了把它從樹上捉下來摔死了。臨死前,他對妻子說:“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雖然菲爾米娜在影片的最後向阿里薩敘述說:“烏爾比諾是一個好丈夫,我想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但是回首往事,我覺得我們的生活中痛苦艱難大過歡樂,許多無謂的爭吵,許多難消的怒火……很難想象,一個人這麼多年,在家庭紛爭中掙扎,還怎麼能快樂起來,該死!還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愛。”但可以確定的是烏爾比諾對菲爾米娜的愛絲毫不少於阿里薩五十多年的執着。當他知道阿里薩這個潛在情敵的存在之後,他找到為了配得上菲爾米娜的高貴身份已經成為富有而有地位的輪船公司經理人阿里薩,宣戰似地向他表達他對妻子的愛:“我的妻子是我的精神支柱,沒有她我一無是處,我愛我的妻子勝過一切,勝過世上所有人。”雖然,在他們五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烏爾比諾也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外戀,但最後他還是放棄了這段感情回歸了家庭,影片中沒有交代烏爾比諾此時的心理活動,只是說烏爾比諾對家庭的看法是他認為“婚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安定。”但我以為,相比阿里薩一生600多個炮友和兩段同年輕姑娘的愛情,這實在算不上什麼。也許有人會說,如果阿里薩當初和菲爾米娜結合的話就不會有之後的這些風流情事。可是這種假設是不成立的,一個不存在的前提推出來的只能是不存在的結論。所以我們無從知道,如果菲爾米娜嫁給了阿里薩是不是更幸福。也不能知道阿里薩是不是比烏爾比諾更忠貞。
故事的結局是在經歷了53年7個月零11個日日夜夜的漫長等待之後,阿里薩終於如常所願的等到了一生最愛的人。像他片中所說的那樣:“我的靈魂終於找到了歸宿,我很高興的發現,真正寬廣無垠的是生命,而不是死亡。”兩位七旬老人最終在阿里薩的輪船上結合併平靜地死去。
基於這個故事,我想到關於愛情的兩個問題。第一,什麼是好的愛情。這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話題。每個人對愛情的理解都不同。《聖經》里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算是比較的全面了,但不是愛情全部的樣子。在我片面的理解中,好的愛情,首先要冒巨大的風險;好的愛情是兩情相悅,一見鍾情並且日久生情;好的愛情是你們不但在外貌上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你們的靈魂相互匹配。一見鍾情的是愛情嗎?是,但只是愛情的開始,遠遠不是全部。愛情需要一見鍾情,但是一見鍾情的不都是愛情。後者是前者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他們之間是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的關係。影片中阿里薩對菲爾米娜的愛就是一見鍾情式的愛。但馬爾克斯創作的是有虛構情結的小說,我覺得他在小說中一是虛構了阿里薩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這種忠貞不渝指的是精神上的——以及,作者出於對女主角菲爾米娜的偏愛,而把她塑造成了一個幾乎完美的女神。在現實生活中,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因為對某人一見鍾情,而恪守一生的。當然不能否認的確有這樣的存在,比如金岳霖之於林徽因,我沒有看過關於他們感情的書籍,只是了解,金岳霖先生為了林徽因先生終生未娶。但這是一種特殊情況。
他的特別之處在於,其一,施愛者,無論是小說中的阿里薩還是現實生活中的金岳霖都屬於世所罕有的骨灰級情種,也可以說是真正至情至性的人。愛情在這種人眼裡就像陽光空氣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影片里阿里薩的叔叔譴責他把商務信件寫得像情書一樣情意綿綿,而阿里薩卻回答說:“因為我需要愛情呀,我需要愛情。”是的,每個人都需要愛情,它是這世上最美好最值得期待也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但在這些骨灰級情種眼裡,愛情不是之一,而是全部,類似的情種還包括《霸王別姬》里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戀戀筆記本》里的雷恩·高斯林,《愛你就像愛生命》里的王小波和李銀河,《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的徐靜蕾,等等,他們是真正為愛而生的人,沒有愛,生活將會暗淡無光。
其二,被愛者,菲爾米娜或者是林徽因,是完美到女神一樣的人物。無論是外在樣貌,還是內在修養上,她們幾乎都達到了完美的境界。菲爾米娜是劇中虛構的人物,所以她的完美可以理解。但是林徽因的完美卻是非常難得的真實之美。無論是外貌,才情,氣度,修養,品德都無可挑剔。這樣的人是值得被人眷戀一生的。也只有像林徽因這樣的美女兼才女有有資格讓人苦守一生。只不過,金岳霖的不幸在於,他沒有像劇中阿里薩那樣等到了烏爾比諾的死,林徽因先他,更先梁思成一步去了,如果先走一步的是梁思成,那麼金林倒是可以成就一段千古佳話。哈,就像小說里的結局。而且,不同於菲爾米娜對阿里薩愛情的游移不定,林徽因是明確表示過她也同樣愛上了金岳霖的,只不過,彼時“羅敷已有夫”,只能“還君雙明珠”了。
可是話說回來,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幾個林徽因,菲爾米娜,也沒有幾個金岳霖,阿里薩,我們是生活在世俗生活中的凡人,既不是女神,也不是情種,甚至,有些人連浪漫主義的想法都沒有,或者有,卻不能也不敢實施。愛情在現代人眼裡變得越來越不純潔,我們給愛情附加了諸如房子,車子,票子一類的與愛無關的條件,所以我們一旦見到,哪怕是電影小說里虛構的專一純潔浪漫愛情都覺得震驚不已。但事實是,本來我們就該如此的。說起來,真是可悲。
由此我想到,普通人的愛情實際上是十分困難的。即使我們做不成女神,也不是情種,但我們依然需要愛情,依然需要一見鍾情為開端的愛情。我之前所說的愛情需要冒巨大的風險,就在這裡——你並不能確定一見鍾情就是真正適合你的那個人,而且很多時候都不合適。有人說,一見鍾情不就是喜歡這個人的外表嗎,那不就是外貌協會嗎!我說是,一見鍾情就只是喜歡這個人的外表而已,就是膚淺的外貌協會。但是這有什麼不對嗎?如果一個人連外表都吸引不了你,你又怎麼會有興趣去了解他的內在呢。更無從談愛了。但事情的麻煩和複雜就在這裡,一個人光從外表上吸引你的確不靠譜,有很大的可能是這個人在外表之外沒有更多的,更優秀的內在可供你挖掘欣賞了,這也正是一見鍾情的風險之處。很多,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像小說電影里那樣愛上一個一見鍾情的女神式的人物。兩個人的匹配程度很大一部分在於靈魂和諧程度,也就是日常所說的,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在智識和閱歷上幾乎處於同一層面,能夠愉悅的交流分享並一起成長。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