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第56號教室的奇迹讀後感

第56號教室的奇迹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篇一:第56號教室的奇迹讀後感

  這學期校長為我們每人發了一本書,我讀的是《第56號教室的奇迹》。靜靜的做那兒閱讀,總是為書里的某個細節所感動,甚至有時會有一種恨不得馬上就要去嘗試一下的衝動。全書字裡行間處處滲透出雷夫老師二十多年的教育經驗與教育智慧。一個小小的教室,竟然如此地吸引人,致使學生願意提早兩個小時上學,而又延遲放學時間,即使畢業了仍不忘每周回到這個教室,這其中究竟有着怎樣的魔力?一個普通的最基層的老師,竟然獲得了總統頒發的“國家藝術獎章”,感動了整個美國社會,這又是一個怎樣的會施魔法的老師?讀完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師角色,不自禁地感嘆:做教師就應做一個像雷夫這樣有追求的教師!

  讀着這本書,我的內心還是翻騰起不小的“浪花”:雷夫老師是一個敢講真話、有智慧、充滿愛心的老師。在《第56號教室的奇迹》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着“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說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

  雷夫也是在標準化測試的大環境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但他做到了“另闢蹊徑”,即實現了“終身性”教育,也沒有影響應試的效果。引起我心靈微震還有雷夫的自省和不斷思考的態度。因為對工作的愛與專註,才會出現“頭髮着火了”也不自知;因為對孩子的愛,才會不自覺得要對孩子進行終身有益的教育。讓我想到我走上教育工作崗位的初衷:“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只有愛自己選擇的職業,才會讓自己的人生快樂而陽光,只有我們教育者充滿了愛,才能“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

  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裡,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著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為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為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是呀,愛是教育的根本。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高低,但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心不能有高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生要勝過愛子,作為一名教師,要把愛灑向每個學生。我們只有心裡時刻裝着學生,學生心裡才有你這個教師。尤其是學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對於那些發展慢的學生,我們只有愛之切,才有可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與激情,才能冰釋他們心底積澱的自卑,大膽地去尋找失落的綠洲,才能使他們奔向健康發展的人生之路。

  讀完這本書讓人感動和難以忘懷,在新的一學年裡我要努力向雷夫學習,做一位有心的老師。我堅信我能做到讓自己和孩子們滿意!

  篇二:第56號教室的奇迹讀後感

  《第56號教室的奇迹》一書封面的下面,寫着“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說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

  在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裡,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一堆孩子圍在雷夫老師的身旁,幾個孩子甚至坐在了雷夫老師面前的桌子上,大家一起積極熱情的展開討論。我問自己這個場景我熟悉嗎?見過嗎?大概在我們身邊是不被允許的吧,學生怎麼可以坐到課桌上,坐到講台上?因此,我開始有點理解雷夫老師寫下的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諷刺的是,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什麼,而是因為它缺乏了這樣東西——害怕。但我確信,在我們的教室里是一定有這種叫做“害怕”的東西的,因為,我們的世界里不允許孩子不怕老師,不允許孩子不尊師重長,得意至忘形,傷心至失態。

  雷夫之所以做好了教育,是因為他成功地達成了先破后立,破的是師生之間的壁壘,立的是師生之間的信任!我跟他同樣相信,信任可以取代恐懼,而沒有恐懼,人才可以活出真的自己。他在書中提到的許多細節,在我們的教育中都千百次地出現過,但遺憾的是,我們已經麻木地以為:這沒什麼,理應如此。比如:我們會覺得對孩子喊叫是我們教師的權利,常常舉着“老師是為你好”的幌子歇斯底里地喊叫;當孩子不懂時我們可以不厭其煩地講個三五遍,但同時這也達到了我們的極限,如果孩子還是不懂,我們的直觀反應是:你沒認真聽,你智力有問題等等,總之問題一定是在孩子身上,而一定不願意反省為什麼沒能通過有效的方法使孩子儘快地弄懂;更別提我們平時的“殺雞儆猴”法,如果有一人犯錯,全班跟着受罰,甚至我們的孩子也會認同老師的做法,抱怨連累自己的同學,這個同學也更加孤立無助……

  為教師,在雷夫的闡述里,我懂得:教室,應該是孩子們堅固而友善的避風港,在這裡坦然無懼地學習、正確理性地認知、自由積極地生活,應該遠比書本知識的學習更重要。老師與學生是不應該有距離,老師和學生是沒有界限的。

  篇三:第56號教室的奇迹讀後感

  今天,我翻開了《第56號教室的奇迹》。這才發現它是有很多媒體熱評和名人聯合推薦的一本書。

  雷夫,《第56號教室的奇迹》的主人公,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老師,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顆赤熱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們。雷夫·艾斯奎斯——一個飄洋過海來到中國,感動無數教育工作者的“美國教師”,卻創造了成為“神”般的真實奇迹。他優質的教學成績,謙遜有禮、誠實善良的學生。這樣的成就,使得他收穫了成功,創造了奇迹。他在40平方米的普通教室里不斷地創造着育人的奇迹,他讓人間的平凡學子成為了愛學習的天使。

  《第56號教室的奇迹》讓我們看到了對孩子愛的力量是多麼強大,這才是不斷創造奇迹的根源。這位令人敬佩的老師,用超凡的的勤奮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師職業發展過程中的探索與思考。他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迹。因此,雷夫老師不再平凡,不再普通,然而他的偉大無不源自於他的平凡。

  篇四:第56號教室的奇迹讀後感

  我閱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迹》這本書,一個個“奇迹”在我眼前一一展現。我是一邊讀,一邊跟自己的語文教學工作比較着。漸漸地,在工作中我腦海里不斷地浮現雷夫書中的一些文字、一些人和一些事。雷夫用全身心的付出詮釋了“教師”兩個字的崇高與神聖。他是個了不起的教師,他和他的孩子們一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迹!

  我們老師和家長,總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孩子的那種“白璧無瑕”的完美境界。因為教育這個大環境,要求孩子必須樣樣出色,才能在眾多學生中出類拔萃,於是我們要求着學生這樣那樣,久而久之,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往往困於一個框框內,如同驚弓之鳥,不敢越池半步,孩子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被剔除了,孩子的天真無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殺了。

  雷夫老師很懂得教授方法,讓孩子懂得學習,他特別重視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學習。在他看來,要讓孩子在長大后成為與眾不同的成人——能考慮他人觀點、心胸開闊、擁有和他人討論偉大想法的能力——熱愛閱讀是一個必要的基礎。《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可能更多的也是在思考怎樣的閱讀方式是適合學生的最佳方法,而雷夫老師他做得更為細緻:他從為孩子選擇讀本,幫助不會閱讀的孩子,讓孩子對閱讀作出評估,以及把閱讀和世界聯結起來,從小細節方面使熱愛閱讀的孩子能擁有更美好的人生。雷夫·艾斯奎斯讓教室成為了孩子們的一個最溫暖的家!同時,也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室的大小並不取決於面積的大小,而是取決於教師——教師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教師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而“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則“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着什麼”。怪不得,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創造了轟動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紐約時報》尊稱為“天才與聖徒”,《每日新聞》則譽他為“當代的梭羅”。

  “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的前提是什麼?無非就是“愛”,愛這一職業,愛自己的崗位。沒有了“愛”,就不能從教師這個職業中獲得樂趣。覺得教書枯燥是因為不曾用心,不曾將愛付諸於行動中;不懂將學習與生活接軌,太計較於“得與失”之間的平衡,卻忘了教師是一個講究奉獻的職業,忘了要“夢想成真”首先必須要對夢進行投資。

  正如所說:唯有出自內心的關懷與真愛,才能創造出人間的“奇迹”。“第56號教室的奇迹”其實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相信只要努力改變用心去做,一定能創造屬於我們的奇迹!屬於我們教室的奇迹。



第56號教室的奇迹讀後感 標籤:第56號教室的奇迹 春晚觀后感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