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小小說>精彩小小說>風流少年帝

風流少年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風流少年帝

  ——風雲-黨崇雅 明末清初30年 長篇小說之二十九

  楊廣虎

  黨崇雅離開京城之時,正是順治皇帝福臨迎娶大玉兒皇太后的侄孫女、廢后的侄女、蒙古科爾沁部貝勒綽爾濟之女,又一位博爾濟吉特氏之時。皇上一門心思廢后,在滿蒙八旗人家“選秀”。這位博爾濟吉特氏芳齡十四,在皇太后的親自干預下,滿蒙聯姻,皇上“選立皇后,作范中宮”的選秀活動落下了帷幕,五月聘為妃子,六月冊封為皇后。可是不久,皇上就多次找刺,責斥皇后,嚇得十四歲的“少女皇后”不得不向皇太后求救。

  皇太後知道自己兒子大了,如果自己再一味壓制,恐出禍端。

  只好忍讓為上,好在這位皇后“秉性淳樸”,不像第一位皇后那麼性好猜忌,然而這樣,順治認為“又乏長才”,處處刁難她,把新皇后打入感情的冷宮。這位“少女皇后”只能一個人在宮中的角落默默哭泣。

  作為皇上,自古以來,生活糜爛,在宮中淫亂,日夜縱慾歷史上不少,商紂王和妲己,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等等。特別是漢靈帝,不讓宮女穿褲子,荒淫的明武宗讓當時的大太監劉瑾設置豹房供帝王淫樂,強迫宮女與獸類交媾等。明朝萬曆皇帝風流成性,與宮女私通生子卻百般抵賴。明朝天啟皇帝和乳母客氏捨不得分開,每日清晨進入天啟帝寢宮的乾清宮暖閣,侍候天啟帝,每至午夜以後方才回返自己的宮室咸安宮。妖冶的客氏,為了保持美艷,使青春永駐,平時總是以年輕宮女的唾液梳理頭髮,以保持頭髮的烏黑光潤。有一天,她和魏忠賢在太液池歡飲,兩情繾綣,柔情似水,不遠處,上樹捕島的天啟帝這時忽然跌落,衣裳破裂,面部出血。客氏卻無動於衷,依舊和情郎宦官魏忠賢嬉談笑謔。客氏還爭風吃醋,竟先後害死了幾個曾被天啟帝臨幸過的嬪妃。其中最可憐的是張裕妃,被天啟帝臨幸后懷孕,臨產時客氏下令斷絕張裕妃的一切飲食,也不派人前去接生。結果,在一個狂風暴雨之夜,張裕妃饑渴難忍,拖着沉重的身體,匍匐着爬到屋檐下接雨水止渴,最後哭喊着在饑寒交迫中死去。除張裕妃以外,還有三位皇子,兩位皇女,均因客氏的加害,不幸夭折。就着這樣一個心如蛇蠍的女人,讓皇上不理朝政,欲罷不能。漢靈帝同時的大儒鄭玄,就曾就在《周禮》注中為皇帝精心制出過一份性交日程表:“女御八十一人,當九夕。世婦二十七人,當三夕。九嬪九人,當一夕。三夫人,當一夕。后,當一夕。十五日而偏。”也就是說,皇帝要在短短的半個月里和這一百二十一個女子顛鸞倒鳳。皇上怎能吃得消?祈求長命百歲,大吃仙丹妙藥,春情催發,長命百歲只能是夢想了。

  順治皇帝六歲登基,“性慾本來就很強烈的皇帝”,親政之前,深受多爾袞的欺壓,不準讀書,養成偏執、乖戾、獨斷的性格,又不敢公開抵觸,內心極度苦悶、壓抑。自己母親,皇太后大玉兒孝庄為了兒子的皇位和平安,和多爾袞關係曖昧,委曲求全,巧妙周旋。清代的宮女是服侍皇帝,皇后,嬪妃,公主,阿哥的,不同等級的人宮女的數量也不同,皇太後有12名宮女,答應只有一名宮女。宮女的主要來源有二,一是內務府包衣(滿清貴族的家奴,沒有人身自由)所生的女子,另一個來源是上三旗下,比較低等人家的女子,以上這些女孩都要在十三歲時進宮被挑選一次。被選中的宮女一般要到25歲才能出宮,而且出宮的宮女不許在進宮,也不傳播宮中的事情。另外,有的宮女未滿期限,因為笨拙或是有病,也能被趕出宮。宮女要受到許多限制,包括睡覺姿勢,不許仰面朝天,劈開腿,這些姿勢被認為會衝撞神靈,因此宮女們必須是側着身,全着腿,一隻手放在身上,一隻手平伸。宮女純粹成了皇帝洩慾的玩物,生子的工具。皇帝每到吃晚飯時,即晚膳,凡是備幸——也就是待幸的妃子,敬事房太監都為她們準備了一面綠頭牌,上邊寫着妃子們的姓名。牌子的樣式與京外官引見之牌相同,或十餘面,或數十面。太監把這些牌子放在一隻大銀盤中,準備晚膳后呈進,所以也叫做膳牌。待皇帝吃完晚飯以後,太監即端盤跪呈於皇帝面前。皇帝若無所幸,則日:“去。”若有所屬意,即取牌翻轉,使牌背向上。太監退下,把此牌交給另一太監,這就是專門負責馱着妃子,把她放在御榻上的太監。屆時皇帝先躺在御榻上,被子下端散開。馱妃的太監,待其把上下衣全部光,用大氅裹好她的胴體,背到御榻前,去掉大氅,妃子赤身裸體由被子下端逆爬而上,與皇帝交合。這就是“食色”,整個感覺就象點菜一樣,而交合也就象那吃菜一樣,把那被點的被剝了皮的赤裸裸的菜物慢慢地細吞了。

  順治皇帝福臨六歲登基,十四親政,滿族人性早熟,在娶親之前,早有傳聞與宮女廝混,並生子女。順治八年(1651)正月親政,蒙古科爾沁郡王吳克善便親自護送自己美麗聰穎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來到京城,與皇上完婚,這樁婚事,是以皇太極名義為福臨聘的妻子,也有多爾袞和大玉兒孝庄皇太后的意思。皇太后便授意理事三親王滿達海、郡王博洛、尼堪,以及眾內大臣奏請於二月內舉行大婚吉禮,可是,順治卻下了一道冷冰冰的諭旨:“大婚吉禮此時未可遽 議,所奏不準行。”

  黨崇雅也參與奏請。他知道滿蒙聯姻由來已久,出於政治需要,從清太祖努爾哈赤時代就開始,相互聯姻,親上加親,姑侄三人同事一夫的事情就發生在皇太極身上。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后,冊封的五宮后妃都來自蒙古,其中三位后妃論輩分乃是姑侄。先是姑姑博爾濟錦氏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嫁給時為貝勒的皇太極,后尊稱為孝端文皇后,生了三個女兒;接着,天命十年(1625年)春,她的年僅十三歲的侄女又嫁給當時仍為貝勒的皇太極,后被封為永福宮庄妃,生了順治帝福臨,還生了三個女兒,后被尊為孝庄文皇后;之後,天聰八年(1634年),她的另一個二十六歲的侄女,也就是庄妃的親姐姐,也嫁給了繼承汗位多年的皇太極,被封為宸妃,生過一個兩歲即夭折的兒子。難道小皇帝要更改先祖的傳統?他不願意倉促成婚,還是要追求夢想的愛情?

  難道皇上不想問道多爾袞專權的氣味?

  奇怪的是,六月十八日,冰冷的皇上卻授權內務府和禮部制定了大婚諸禮儀和禮品清單。“馬十匹,玲瓏鞍十副,甲胄十副,緞百正,布二百五,金茶筒一,銀盆一。”以及銀兩貂裘等。內務府將這些彩禮擺放在龍亭內,由鑾儀衛校尉把龍亭抬到太和殿丹陛上,分左右停放,大紅大綠,生氣勃勃。如此大禮,作為戶部尚書的黨崇雅深知國庫空虛,孝庄皇太后利用宮中節省的費用操辦。

  皇上要迎娶吳克善之女,博爾濟吉特氏了。

  皇后冊文曰:“朕惟乘乾御極、首奠坤維。弘業凝庥、必資內輔義取作嬪於京室。禮宜正位於中宮。咨爾博爾濟錦氏、乃科爾沁國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也。毓秀懿門。鍾靈王室。言容純備、行符圖史之規。矩度幽閑、動合安貞之德。茲仰承皇太后懿命、冊爾為皇后。其益崇壼範。肅正母儀。奉色養於慈闈。懋本支於奕世。欽哉。”

  皇上還在太和殿面對文武百官,詔曰:“朕惟聖化始於二南。作配協鳳鳴之盛。天庥垂於萬世。于歸廣麟趾之祥。正位中宮。勤宣風教。朕纘承鴻緒。只荷丕基。慎擇淑儀。覃延後嗣。邇者昭聖慈壽皇太后、特簡內德。用式官闈。仰遵睿慈、謹昭告天地、太廟。於順治八年。八月十三日。冊立科爾沁國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為皇后。貞順永昭奉尊養之令典敬恭匪懈。應天地之同功。爰合德於陰陽。期錫類於仁孝詔告天下咸使聞知。”

  大赦天下,普施皇恩。

  黨崇雅和許多人一樣,搞不明白,皇上這演的哪齣戲?是不是剛剛親政,內憂外患,不得不聽從孝庄皇太后的安排?還是皇上屈從了?

  兩年後,唯我獨尊的皇上就執意要廢掉皇后。皇后雖然“容止足稱佳麗,亦極巧慧。乃處心弗端,且嫉刻甚,見貌少妍者,即憎惡,欲置之死。雖朕一舉動,靡不猜防”。皇上宣布廢后,就使滿朝震動。

  看來皇上長大了,貴為天子,不滿孝庄皇太后和群臣對自己私生活的干涉了。

  黨崇雅記得,一次皇上乘輦去祭天,乳母想陪他一起坐於輦中,便於隨時照顧,被他嚴厲拒絕,說“這輦乃天子一人專用,豈能有他人陪乘乎?”;另一次是參加登基大典前,乳母怕他着涼便給他披了件斗蓬,他一見這斗蓬不是皇帝專用的明黃色便惱了,要換一件,否則就不穿。不單單是對乳母有意見,而是要震懾天下。當了皇上,天下都是自己的,萬事要由他做主,自己的婚事都做不得主,還當什麼皇上?沒有辦法,皇上有意推拖,婚期延後,最後還要勉強舉行大婚儀式,對這個硬塞給他的皇后不能有什麼好感?結婚後,皇上又借口她是多爾袞的乾女兒的緣故,不與之親近,大婚三年都未臨幸過她,其實皇后並未有多大過失,只因出身尊貴,過慣奢靡豪華的生活,而這種作風恰與順治較為節儉的作風不合,得不到皇上喜歡而已。

  不喜歡也罷,有些憤怒的皇上竟要廢后。加之順治九年(1652)七月,南明殘餘政權桂王啟用張獻忠勇將李定國后,形成了咄咄逼人之勢,李定國率軍攻廣西、進桂林,迫使清朝定南王孔有德自殺身亡,“定遠大將軍”尼堪輕敵戰死,清軍多次失利,東撫西剿,加強海禁,但鄭成功對議和之事一概不談,堅持抗清。

  皇后不賢惠,皇上把大量精力用在了整治吏治上。順治十年三月(1653),他採納吏科給事中魏象樞的建議,實行京察“大計”,對各地官員普遍進行考核。這次大計中共有九百六十九名官員受到了革職、降調、致仕的處理。從此三年一大計,定為制度。這年四月,他諭吏部:“京官殿最亦當察核”。這是考核在京官員的京察,從此也按期舉行,成為制度。還加強了對內外官員的監督,尤為重視都察院和御史的作用。以“都察院為朝廷耳目官”,一再申飭:“上自諸王下至諸臣,孰為忠勤,孰為不忠勤,及內外官員之勤惰,各衙門政事之修廢,皆令盡言”,“分別參奏”。與此同時,還向各地派出大量御史,作為皇帝的“耳目”以“簡任巡方”,“察吏安民”。他還下令滿漢官員互參,即互相監督,“如漢官玩誤,滿官據實奏聞;如滿官執延,漢官亦據實奏聞”。

  對官員的嚴格控制,不許結黨結社,不許太監預政。多次嚴令“內外大小官員,各宜恪守職掌,不許投拜門生。如有犯者即以悖旨論罪”。他認為投拜師生即為結黨,定為不赦之罪。

  順治十年(1653)八月,皇上下達諭旨令禮部、內三院查閱前代廢後事例具奏。一時,群臣恐慌,母親孝庄皇太后也大為震驚,他不允許小皇帝亂來。大學士馮銓、陳名夏、張端、劉正宗等人紛紛上疏勸諫皇上說:“皇後母儀天下,關係甚重。前代如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皆稱賢主,俱以廢后一節終為盛德之累。望皇上深思詳慮,慎重舉動。”

  但皇上態度非常堅定,不僅嚴厲斥責馮銓等人不明事理,沽名釣譽,而且當天就奏請皇太后,將皇后降為靜妃,從中宮改居側宮。

  同時,福臨又要求禮部立即討論廢后一事。當時,禮部尚書胡世安、侍郎呂崇烈、高珩上疏勸福臨慎重考慮,並說福臨的“聖諭”中沒提到此事和諸王大臣商量過,如果不公開宣布,那麼中外不會知道廢后之事,如果公布此事,那麼中外就會對此大加懷疑,妄自揣測,產生誤會。

  既然在程序上有漏洞,於是皇上便令議政諸王、貝勒、及大臣、內三院、九卿、詹事、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進行討論,結果禮部員外郎孔允樾及御史宗敦一、潘朝選、陳茉、張暗、杜果、聶階、張嘉、李敬、劉秉政、祖永傑、高爾位、白尚登、祖建明等14人也都堅決反對,上疏力爭,希望皇上能收回成命。其中孔允樾所言尤切:“臣辦事署中,偶聞廢后一事,不覺悚然。然及見馮銓等奉聖諭內,有故廢無能之人一語,更為驚駭。竊思天子一言一動,萬世共仰,況我皇后正位三年,未聞顯有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臣考往古,如漢之馬後,唐之長孫后,敦樸儉素,皆能養和平之福。至於呂后、武后,非不聰明穎利,然傾危社稷,均作亂階。今皇后不以才能表著,自是天姿篤厚,亦何害乎!為中宮而乃議變易耶!設皇后必不諧聖意,亦可仿舊制,選立東西二宮,共襄內治,若夫廢后一節,千古典禮所在,一時風化攸關,實有驚人耳目者。且皇上親政以來,天下以為堯舜復生,今忽有非常之舉,傳之聖子神孫,豈開國之主所宜有耶?臣思皇上,天下之父;皇后,天下之母。父有出母之議,為人子者,即心知母過,尚不免涕泣以諫,況絕不知母過何事,又安忍緘口嚴父之側、而不為母一請命乎 臣忝承聖裔、兼任禮官、值此職掌所在、安敢存畏斧鉞、顧身家之心。”

  皇上又令諸王、貝勒、大臣們集體討論,討論結果還是不同意福臨廢后的動議,仍然主張皇后正位中宮,並建議再分立東西兩宮。

  特別是以鄭王濟爾哈朗為首的滿族大臣均表現出與皇上向左的意見,令小皇上更加氣惱,命令大臣們繼續討論,並諭示孔允樾主動認錯。孔允樾迫於壓力,只好引咎自責,表示支持皇上。。

  皇上是鐵了心要廢后,連母親都挽回不了。在侄女和兒子之間,在家務與國政之間,孝庄皇太後退了一步,到底還是選擇的後者,皇上諭禮部:

  “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后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沖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歷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

  皇上態度堅決,毫不妥協。

  母親孝庄皇太后同意廢后,但又把自己的侄孫女、即前皇后的親侄女,蒙古科爾沁部貝勒綽爾濟之女,又一位博爾濟吉特氏訂立為新皇后。

  順治皇帝共有14個具有名位的嬪妃,其中蒙古族后妃就佔6人;共冊封3位皇后,其中有2位來自蒙古科爾沁部。蒙古科爾沁部首領莽古思他將女兒(孝端文皇后)嫁給了皇太極,又將兩個孫女(孝庄文皇后、宸妃)嫁給了皇太極,后又將兩個重孫女(靜妃、淑惠妃)、兩個曾孫女(孝惠章皇后)嫁給皇太極的兒子順治皇帝福臨。順治皇帝,這位風流少年天子,也享受着“姑侄四人共事一夫”,但有性無愛的婚姻,讓他極度失望,痛心不已。

  一方面要整治朝政,一方面苦讀聖書。小皇上還看《水滸傳》、《西廂記》,為張生和崔鶯鶯“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而大發感嘆。

  他問黨崇雅:“張生都能翻牆尋得愛情,朕為何不能?”

  黨崇雅深受儒家思想,不敢妄自評判皇上,只能對皇上說:“皇上勵精圖治,天下太平;張生和崔鶯鶯有悖常倫……”

  “沒有人給朕說實話,沒有人知道朕的心痛呀!”小皇上搖着頭,順便說了句:“金聖嘆所批《水滸》、《西廂記》,議論盡有遐思,未免太生穿鑿,想是才高而見僻者。”

  黨崇雅直點頭。

  這話傳道金聖嘆耳朵里,感到遇到了知音,抵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揮筆寫道:

  “半夜虛傳見賈生,同時誰會見長卿?卧龍只合躬耕死,老驥何由仰櫪鳴?歲晚鬚毛渾短盡,春朝志氣忽崢嶸。何人窗下無佳作,幾個曾經御筆評!”

  順治皇帝死後,金聖嘆即以“抗糧哭廟案”,假借順治皇帝駕崩契機,組織多名秀前往孔廟哭廟,發泄不滿,後向巡撫朱國治呈揭帖告發縣令。誰知朱任二人早已勾結,捕18名核心人物,反向朝廷告秀才們抗納兵餉,鳴鐘擊鼓,聚眾倡亂,震驚先帝之靈,要求嚴懲。這個放蕩不羈、恃才放曠的金聖嘆敢題舅舅錢謙益:“民眾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死到臨頭,他還邊酌邊說:“割頭,痛事也;飲酒,快事也;割頭而先飲酒,痛快痛快!”何等氣魄!被順治皇帝欣賞,又因皇上駕崩被處“斬立決”。讓人不由感嘆不已!

  當然,這是后話。

  在皇上感情乾枯的時候,孔四貞無疑讓她看到了希望。

  定南王孔有德死後,順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初三,她,孔四貞,孔有德的女兒,一個13歲的小女孩,和官兵押送父親的靈柩至北京。在她的心中,只有北京才能給她安定,讓她感到溫暖。

  白縞素服,想到自己成了一隻失去父母的孤單鳥,孔四貞淚如雨下,滿臉梨花。見到了為他做主,大她四歲的順治帝,皇帝英俊超速,也在她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除了兄長,順治是她覺得最親近的男人了。可惜,兄長當時不知身在河處。

  順治賜孔有德謚“武壯”,並令朝廷大小官員輪流守靈,“設蘸誦經十八晝夜”,建祠“春秋致祭”。她真的感動了。

  她知道報恩。她沒有想到,當時順治皇帝一眼看上了她,只是暗暗壓在了心底。

  儘管她小,但她是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兒,大清需要她這面旗幟。這些,她不會不知道。

  她只知道,智慧的大玉兒、孝庄皇太后讓她住在紫禁城宮裡學習滿漢文字,學習宮中禮儀,學習兵書戰術,還讓她督促順治皇帝讀書學習。

  在她到北京后的13天,順治皇帝迎娶了14歲的蒙古族姑娘博爾吉濟特氏,並被冊封為孝惠章皇后。她看到了盛大的結婚場景,還為皇帝高興呢!沒有想到,皇帝卻只當是母親送了一件禮物,當成了擺設。

  她看到了皇帝的無奈,不滿和反抗。

  在前一年,皇上將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那是孝庄皇太后的女侄女呀!滿蒙一家。就因為是多爾袞包辦,就因為不會漢語漢文,熟讀經史子集的順治皇帝把花容月貌的新娘晾在一邊。

  她懂皇上對她的愛憐之心。但是她不敢多想,一切如夢如夢,

  孝庄太皇后在四月的一天,四貞記得,宮裡春暖花開,花木吐芳。那是順治十二年(1655年)的春天,皇太后和她拉起了家常,顯得異常可親,問她是否完婚,她隨口說:“家父在世時,已將我許配給部將孫龍之子孫延齡。”太后愣了一下,嘆着口氣說:“既然當不了我的兒媳婦,就當我的女兒吧!”孝庄皇太后收她為“和碩格格”,老百姓也稱“和碩公主”,讓她享受榮華富貴。

  她忽然醒悟,忙哭着說:“那只是口頭說過。孫家還沒把彩禮送過來……”後來她聽說,禮部奉聖母皇太后諭:“定南武壯王孔氏,忠勛嫡裔,宜立為東宮皇妃。”皇太后心裡早已經決定冊封自己為東宮妃了。

  “百世修的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

  打心裡,她是喜歡皇帝的,但是又不敢想。孫延齡是什麼樣子她也不知道。她想找自己喜歡的人,但是已經不可能了。

  沒有可能,不由自己,孔四貞無限悲傷,離開京城去了廣西,心中無限牽挂着皇上。

  父親臨死之前說:“此子苟脫於難,當度為沙彌,無效乃父一生馳騁南北,下場有今日。”

  有緣無分,儘管男有情、女有意。看來,自己終身要與青燈為伴了。孔四貞輕輕嘆了口氣。

  順治皇帝感到婚姻百無聊賴,國家基本穩定,四海也算安寧,他,靈敏的嗅覺在尋找自己的愛人和愛情。

  “桃葉渡頭水悠悠,岸下遊船岸上樓;歸客行人爭渡急,歌船畫肪滿中流。”就在少年天子,順治皇帝為自己的愛情大為悲傷的時候,金陵勝地,秦淮岸邊,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十里秦淮是江南繁華所在,一水相隔河兩岸,分別是南方地區會試的總考場江南貢院,另一畔則是南部教坊名妓聚集之地著名的有舊院、珠市。傾國傾城的“秦淮八艷”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柳如是、陳圓圓讓多少風流才子傾倒。“八艷”雖未青樓女子,但個個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詩詞歌舞樣樣精通,指點江山,激昂文字,巾幗不讓鬚眉。“每當夜涼人定,風清月朗,名士傾城,簪花約鬢,攜手閑行,憑欄徒倚。忽遇彼姝,言笑宴宴。此吹洞簫,彼度妙曲,萬籟俱寂,游魚出聽。洵太平盛事也。”她們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與“明末四公子”中的侯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風流韻事被時人傳為美談。

  名士詩酒風流,文采與清談共舉,名妓高張艷幟,才華與美貌並重,二者惺惺相惜,水乳交融,不論談政治,談愛情,或者談詩論文,都在這秦淮河畔一座座精巧華麗的青樓里。

  皇上聽太監說后,心裡都想去江南。

  但國家一日不可無君,孝庄皇太后苦苦相勸,他才作罷。

  皇上懶得去後宮。碩貴妃百無聊賴,讓小太監王仁捶背、捏腿,小太監沒有被閹凈,一來二去,兩人生情,碩貴妃竟懷上了身孕。碩貴妃服了墮胎藥后,渾身亂顫,嚇壞了宮女,慌忙稟吿了順治皇帝。順治命太醫仔細地把脈。太醫吞吞吐吐,最後吐露了真言:“貴妃並沒有疾病,如此虛弱是墮胎所致。”皇上大怒,立即處死碩貴妃,小太監也從此消失,不知去向。

  有人小題大作地上疏皇上參了一本:“龔鼎孳飲酒醉歌,徘優角逐。前在江南,用萬金置妓,名顧眉生,戀戀難割,多為奇寶異珍以悅其心。淫縱之狀,哭笑長安,已 置其父母妻鸞於度外。今歌飲流連,依然如故。且為該妓稱筋祝壽,縻費巨金,張燈開 宴,邀集賓客數十百人前來聽戲,仕宦縉紳,風流歌妓,喧呶達旦,徹夜狂歡。龔鼎孳身為朝廷命官,顧眉生身受朝廷浩封,二人食朝廷奉祿卻絲毫不為國家分擾解難,反而 一擲千金大辦壽宴,請飭部察核,預以懲處,以正視聽,以警同僚。”

  皇上看了,沒有說什麼。他看過柳如是的《金明池·詠寒柳》: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着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 憐低語。

  自己何嘗不想當個龔鼎孳?當個皇上還不如老百姓自有。後宮嬪妃三千,可無一人喜歡。哎,算了,美女愛英雄,妓女愛才子,皇上也愛才,懶得管龔鼎孳的事了,也不想管了。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戈壁灘荒飛酷雪,馬嵬坡陡系白綾。黛龍江女春華短,幸遇福臨享帝宮。”孔四貞和皇上相戀的同時,她還知道,皇上還愛着另一個人,那就是董鄂氏。董鄂氏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董鄂氏入選秀女,被指配給襄親王,那年董鄂氏16歲,襄親王名叫博穆博果爾,是皇太極的第11個兒子,順治的同父異母弟弟。順治皇帝與他第二個皇后大婚時,按照當時清代的規定,王爺們的福晉要進宮侍宴。順治皇帝由此與襄親王的福晉董鄂氏相識,一見鍾情,不可收拾。

  董鄂氏琴棋書畫無所不知,特別精通漢文書法。是皇帝的紅顏知己。孝庄皇太後知道,皇帝對兩次大婚不滿,對自己有反抗的意思,但是再怎麼也不能搶奪自己弟弟的媳婦,這樣,大清帝國有何體面?皇帝成何體統?

  孝庄皇太后已經聽到一些風聲,為了避免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在順治十一年四月初五頒布了“停止命婦入侍”的懿命,以“嚴上下之體,杜絕嫌疑”,斬斷多情天子同弟媳董鄂氏之間的來往,讓他們把剛剛萌生的戀情冷卻、淡化,在無聲無息中消失。

  但是,一意孤行,性格孤傲的風流皇帝順治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董鄂氏接到宮中,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順治皇帝還一度要廢第二任皇后,而冊封董鄂妃為皇后,襄親王博穆博果爾也因此憤而自殺。

  順治真正視為姿容絕代、才華出眾,而且品行清麗脫俗,善解人意的是紅顏知己是董鄂妃,順治帝對董鄂妃可謂是一見鍾情,至死不渝。

  冊立董鄂氏為皇貴妃賜之冊寶冊文曰:

  “朕惟乾行翼贊。必資內職之良坤教弼成。式重淑媛之選。爰彰彝典特沛隆恩。咨爾董鄂氏、敏慧夙成。謙恭有度。椒塗敷秀。弘昭四德之修。蘭殿承芬。允佐二南之化。茲仰承懿命立爾為皇貴妃。錫之冊寶。其尚只勤夙夜。衍慶家邦。雍和鍾麟趾之祥。貞肅助雞鳴之理。欽哉。”

  冊封董鄂氏頒布天下的詔書為: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帝王臨御天下。慶賞刑威、雖當並用。然吉祥茂集之時。尤宜推恩肆赦。敬迓天庥。朕遵聖母皇太后諭上□日。思佐宮闈之化。爰慎賢淑之求。於本月初六日、冊封內大臣鄂碩之女董鄂氏為皇貴妃。贊理得人。群情悅豫。逢茲慶典。恩赦特頒。”

  可見。皇上真正動了心,精神抖擻。

  冒辟疆喜愛的董小宛也不過如此吧?皇上想。

  “夢幻塵緣,傷心情動,鶯鶯遠去,盼盼樓空。倩女離魂,萍蹤莫問。揚鉤海畔,誰證前盟;把臂林邊,難忘往事。金蓮舞后,玉樹歌余,桃對無蹤,柳枝何處?嗟嗟,萍隨水,水隨風,萍枯水盡;幻即空,空即色,幻滅全靈。能所雙忘,色空並遣;長歌寄意,缺月難圓。”

  在愛情的滋潤下,少年天子福臨一改好色淫縱、尋花問柳、喜新厭舊的習氣,專寵一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大家都感嘆道:“長信宮中,三千第一。昭陽殿里,八百無雙”。順治皇帝和董鄂妃譜寫着驚世駭俗、刻骨悲壯的愛情故事。兩個如此相愛的人,發誓雖然不能活着白頭偕老,死後能葬在一起。他下朝時,姿色艷美、聰敏乖巧、賢惠溫柔,懂得體貼的董鄂妃總是親自安排飲食,飯菜做好后更要先品嘗。當他批閱奏章時,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邊。更難得的是,她時常勸說順治,處理政務要服人心,審判案件要慎重。連宮女太監犯錯誤時,她也往往為他們說情。

  天妒紅顏。順治十四年(1657),董鄂妃生下皇子,順治皇帝欣喜若狂,頒詔天下“此乃朕第一子”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賀。舉行頒布皇第一子誕生詔書的隆重慶典,大赦天下。對這個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冊封太子之意。

  順治頒行天下的大赦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繼統立極,撫有四海,必永綿歷祚,垂裕無疆。是以衍慶發祥,聿隆胤嗣。朕以涼德纘承大寶,十有四年。茲荷皇天眷佑,祖考貽庥,於十月初七日,第一子生,系皇貴妃出。上副聖母慈育之心,下慰臣民愛戴之悃,特頒肆赦,用廣仁恩。”

  然而這個孩子生下不到三個月就夭折了,順治下令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為他修建了高規模園寢,並親筆寫下《皇清和碩榮親王壙志》,抒發對皇四子的寵愛和痛惜之情:

  “制曰:和碩榮親王,朕之第一子也。生於順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卒於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蓋生數月雲。爰稽典禮,追封和碩榮親王……嗚呼!朕乘乾御物,敕天之命,朝夕祗懼,思祖宗之付託,冀胤嗣之發祥。惟爾誕育,克應休禛。方思成立有期,詎意厥齡不永!興言鞠育,深軫朕懷……”

  董鄂妃體弱多病,愛子夭折,悲痛欲絕,一病不起。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絕代佳人董鄂妃香消玉殞,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皇上說,董鄂妃崩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薨后數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

  愛妻愛子,撒手而去。風流的天子,年輕的皇帝一下萬念俱灰,愛江山更愛美人。尋死覓活,不顧一切,人們不得不晝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殺。他棄江山社稷如敝履,執意要出家為僧,並讓和尚溪森為他剃髮。孝庄皇太后聞后大驚,連忙招來後來溪森的師父玉林琇,以要燒死溪森為要挾,才逼得皇上打消了出家的念頭。

  順治帝連續五天不上朝,並在戶部資金極為短缺的情況下,在景山建水陸道場,大辦喪事。還將宮中太監與宮女三十人賜死,讓他們在陰間伺候自己的愛妃。同時令全國服喪,官員一月,百姓三日。

  皇上賜木陳忞御書唐詩一幅,詩云:“洞房昨夜春風起,遙憶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又命大學士寫《御制董鄂後行狀》,其中寫道:

  “后素不信佛,朕時以內典禪宗諭之,且為解《心經》奧義。由是崇敬之寶。專心禪學。參究“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語,每見朕,即舉之:朕笑而不答。后以久抱疾,參究未能純一,后又舉前語,朕一語答之,遂有省。自嬰疾后,但憑几倚遢,未曾偃卧。及疾漸危,猶究前說,不廢提持。故崩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化,顏貌安整,儼如平時。嗚呼!足見后信佛法究心禪教之誠也。”

  皇上已經忘記了自己寵愛的天主教湯若望,這個教父“向逾常格”,“奈其時喇嘛僧人,鴟張特甚”。“若望切望皇上奉教,一日密奏其事,多方苦諫”。但皇上不為其惑,說:“瑪法,子之所為,令朕不解。子為修士,而卻不欲朕作修薦之事,朕若強子從朕,子能從乎?則朕之心,亦猶子也。”皇上要按照東方的文化打理國家。

  董鄂妃死後,皇上皈依佛門,為愛妻愛子祈禱。孝庄皇太后也沒有辦法,只能聽之任之,

  順治皇帝還寫過一首《贊僧詩》:

  “天下從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閑。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一日清閑有誰知。

  若能了達僧家事,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無憂無慮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提。

  個個都是真羅漢,披塔如來三等衣。

  兔走鳥飛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洲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卧土泥。

  黃袍脫換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討幾時休,

  我念撒手歸山去,誰管千秋與萬秋。”

  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皇上安排吳良輔出家為僧並舉行儀式,初三,悲傷過度,勞累之際的順治皇帝被天花病毒感染,因生天花病倒在床,初七,駕崩而去,年僅二十四歲。

  豫親王多鐸就是因為出花在順治六年去世。

  茆溪行森秉炬,舉行火化儀式。茆溪森的偈語云:“釋迦涅盤,人天齊悟,先帝火化,更進一步。大眾會么?壽皇殿前,官馬大路。”皇上和董鄂妃的骨灰罐安葬於遵化馬蘭峪,是為孝陵。

  “臣一草木之微,謬蒙天地弘施,總碎首以為期,即捐生其莫報”。 聽到皇上的死訊,孔四貞幾欲自殺,她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給順治皇帝送葬。通往遵化馬蘭峪的路是那樣的熟悉,孔四貞不止一次陪順治策馬馳騁在這條古路上。有一次孔四貞陪皇上來到山腳下,山麓南面是一馬平川,在這塊開闊平地的前面則有天台山與煙墩山作為屏障,兩山之間的山口就成為進入這塊幽靜地方的一條通道。皇上凝視着這塊寧靜的土地,驀然萌生托體於此的念頭,遂一箭射出,以箭落之處為日後魂歸之地。雖說人生百年終有一死,不到20歲的皇帝就考慮到這一步,可謂先知先覺。

  天子多情,情聖天子。

  茚溪森臨終偈一首:“慈翁老,六十四年,倔強遣瘟,七顛八倒,開口便罵人,無事尋煩惱,今朝收拾去了!妙妙。人人道你大清國里度天子,金鑾殿上說禪道,呵呵!總是一聲好笑。”

  “皇上即是金輪王輪世,夙植大善根,大智慧,天然種性,故信佛法,不化而自善,不學而自明,所以天下至尊也。”

  皇上不堪負重,扔下大清帝國,獨自走了,追尋他的愛情去了。

  可,大廈將傾,誰主沉浮呢?

  2014.7.27匆於南山

  來自楊廣虎個人新浪博客:



風流少年帝 標籤: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美孝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