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風箏》的被刪去
剛開始讀書時,課本是傳統的小學課本,後來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原來的課本不用了,讀了一兩年《毛主席語錄》和什麼《章程》之類的。再後來儘管又有了課本,但課文大多是憶苦思甜、階級鬥爭之類的文章,還真沒有讀到過魯迅的什麼文章,直到讀高中以後,那已經是上世紀的七十年初的事情了,才讀了先生的幾篇文章,記憶還是很深刻的。
八十年代,當了教師之後,初中課本里,魯迅先生的文章多了起來,每冊語文課本里,都有先生的幾篇課文。小學和高中課本我不熟悉,就我所教的初中語文課本來看,毫無疑問,魯迅作品是整個課文中的“當家”“扛鼎”之作。我覺得,這倒不僅僅是因為先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而是因為魯迅的作品教師教起來有東西可教,學生學起來有東西可學,也就是說,先生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藝術性、趣味性。不久前遇到了一個學生,他從深圳工作回來,把自己的小孩送回來讓母親看看。與他十幾年沒見過面,沒聊幾句,他居然聊到了我上課時的情景,說起了我當時在講授《孔乙己》時的鏡頭,說是有趣極了,尤其是模仿孔乙己“踱”進“咸亨酒店”店面的“可愛”模樣,不僅他到現在還記得,而且還是他們同學聚會時的“保留劇目”之一,這着實讓我頗感意外,並且“暗喜”了好一陣子:一方面為以前的學生還不時的記起我、談起我而高興,另一方面,更為魯迅先生作品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力而感慨。
昨天看了一篇博文《魯迅的<風箏>是難懂還是難堪》,文章作者對今年人教版七年級教材,以“太深刻”和“孩子們不易讀懂”為由,刪掉了魯迅先生的《風箏》一文,頗不以為然,我也很贊成筆者的意見,並且還有以下幾句話想說出來,頗有一種“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覺。
我們沒有理由否定魯迅先生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不是非得讓你承認魯迅“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還是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這個論述,但是許多資料顯示,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當代,是國內還是在國外,魯迅的作品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思想性、藝術性被許多中外大家們所推崇,有些人即使與先生生是對手、是論敵,也不得不佩服魯迅的思想和筆力,這是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作家有一個作家的風格。魯迅沒有奴顏和媚骨,其作品的不屈風格和戰鬥精神,以及對社會、對人們積極正面的影響力(也可說成正能量)可能是現當代任何一個作家所無可比擬的。這種風格和精神對一個人的成長,一個社會的發展,對一個民族的自立,對一個國家的自強,其意義,無疑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實,以某種理由,刪掉了一篇《風箏》並不是什麼大事,怕就怕在選編教材時被一種非科學的理念所左右,那就是一件大事了。若是這樣的話,今年刪一篇,明年刪一篇,不要幾年,魯迅先生的作品,就要在中小學課本中消失了,橫眉冷對的人就會少了,奶油小生就會多起來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到後來,可能就會悔之晚矣!
我們的語文教育和教學,有一種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傳承祖國優良的文化傳統。燦爛文化史,上下五千年,有許多文化經典需要我們去傳承。我們的中小學課本裡邊,都有所選輯和體現,我們的“孔子學院”辦到美國去了,遍布世界各地,這是值得提倡和自豪的事情。孔子和魯迅,我們無需把他們硬要搬到一起去比較,但是讀《論語》讀《春秋》讀《周易》讀“朦朧詩”的難度,不會難過讀《吶喊》《野草》和《朝花夕拾》吧?何況,魯迅寫文章那可是個書面白話文的孩童時代,還很“萌”呀,但它無論如何已經是白話文了,不會比上面列舉的東西難讀吧?再者說,再難讀,為了傳承,我們也得學,怎不能把這一段相當豐蘊的文化,給刪節掉吧?選誰的作品進課本呢?選徐志摩,郁達夫、陳西瀅、周作人的作品進去,那樣也一樣有點拗口的地方呢,並且真選了他們的作品進課本,你可能沒意見,那估計,讓人煩心憂心的事情可能就會更加多起來了。
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對課程課本作相應的改革調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根據不同的年齡特點,不同的學段,有目的傾斜一些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作家經典進課文,也是相當必要的,而魯迅作品,正是中華文化寶庫里的瑰寶之一。
寫於 2013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