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優美散文>記憶(一)

記憶(一)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童年的記憶是深刻的,也是永恆的。沙家馬場那吉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

  ??那吉是一個自然村寨,以布依族居民為主,還雜居有漢族、苗族等,這裡四面環山,中間是一個船形的田壩,南面的山比較矮,山的背面是烏江上游三岔河,東面是夾山河,西面的裸木河,北面的山比較高,山上有好幾個寨子,分別屬普定縣、六枝特區和織金縣管轄,雖然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域,有着不同的經濟文化指導,但他們始終和諧相處,共同進步和發展,他們沒有紛爭和衝突。那吉的居民沿船的兩邊居住,就和山上的居民一樣,沒有紛爭、沒有衝突,寧靜而和諧。

  ??布依族居住的地方都是風水好,又比較富庶的,那吉有山有水有田壩。

  ??爺爺到那吉這個地方來買田買地置業,我想,除了讓家庭有發展,家族有希望外,應該是看重那吉這塊比較富庶的風水寶地,如果不是這樣,爺爺是不會從織金那本已經不錯的地方跑到那吉來的,在那吉,爺爺置業的田地雖然與雲盤上袁家比,很少,但就一個家庭來講,已經是夠富裕的了。也許就是爺爺真的看重那吉富庶的這塊風水寶地,所以,解放的時候才下決心在那吉定居下來,而且只讓父親隨他到那吉定居,而伯伯們都沒有讓過來,讓他們守着織金那僅有的家業過日子,當然爺爺在解放以前在織金置的家業也不少。

  ??父親讀的書不多,只是在私塾讀了幾年的《四書》《五經》,但父親比較刻苦,對所讀過的《四書》《五經》基本背得,還理解其中的一些含義。父親就是靠這點僅有的知識,充分應用到在那吉生活的實踐。父親對儒家思想比較看重,也認真實踐,所以父親始終用儒家的思想規範着他生活的行為。父親講仁義,在那吉是人人公認的。雖然父親讀的書不多,但在那吉已經是“知識分子”了,就因為這樣,父親被大家推為那吉生產隊會計,一當就到土地包產到戶才歇業。

  ??父親業餘是做木匠,幫別人打一些家什之類的生活用具,如打張八仙桌和四條板凳,打個碗櫃等等,同時也給別人修修門窗之類。以此給換一些人情和極少的收入。就是父親的這點手藝,寨子里對父親是很尊敬的。我家有什麼大頭小路,他們都會主動來幫忙。

  ??父親因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比較仁義和善良,他在那吉的生活實踐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不順和委曲,但父親沒有發過什麼牢騷。由於家庭成分高,在“文革”當中,沒有少到大隊和公社去給大隊的和公社的掃地、生火,甚至進“學習班”,投各種名目的義務工,這樣的洗禮,父親由於堅守他所學習到的那些《四書》《五經》裡面大師們講的道理,所以父親沒有象其他參與掃地、生火,進學習班的那些成分高的人們,去巴結人,去攀關係,從而減少委曲、或者痛苦,所以那樣的洗禮仍然沒有讓父親洗心革面,在風浪里重新做人。特別在“文革”武鬥階段,和父親年紀差不多的本寨子在公社當領隊的同齡人,發一件武器給父親,希望父親參加他們的戰鬥,這也是那位公社老鄉領導給父親改變人生的最好機遇,或者說是給父親最好的恩賜,但父親堅決拒接了。父親後來回憶起這件事情時就說:“我本來就不喜歡熱鬧和打打鬥斗,我拿那武器來幹啥?”是啊,父親是比較木訥的,這樣的機遇都放棄,這樣的恩賜也丟掉,那是千載難逢的啊,但歷史證明,父親的選擇是對的。

  ??父親善良和寬容,父親沒有讓他在那吉生活的委曲在我的心靈里留下什麼痕迹,父親說那是他們那一輩人的事情,與我們這輩人沒有關係,即使是曾經為難過父親或者爺爺,甚至給父親和爺爺帶來痛苦的人,父親都寬容了他們,父親說:“那是歷史造成的,哪個成分高的人的命運不是這樣?”是啊,那個年代就是這樣。也許是受父親深刻的影響,我至今也不會阿諛逢迎,不會巴結人,甚至連那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人力資源都不願意去利用,讓其為自己服務。

  ??父親說:“我在那吉的最大遺憾是沒有入黨”。這不是父親努力不夠,除了自己的成分高外,還有一個伯伯是地主,一個伯伯是“右派”,這樣的家庭出生是肯定不能入黨的。雖然這給父親留了遺憾,但父親作為地地道道的那吉農民,他是很稱職的。

  ??那吉是善良的、寬容的,在那吉成長的父親也是善良和寬容的,是那吉養育了我,也是那吉幫助了我,讓我走出那吉,走出大山;是父親養育了我,也是父親教育了我,讓我學會做人,堂堂正正做人。所以,我要感謝那吉,感謝父親。

  『作者:原理』



記憶(一) 標籤:青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