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村牛腸水圳下游的拐角處有一幢保存良好的建於清初順治年間的民居——敬德堂,屋基為方形,是明末清初民居建築的代表作,走進院子基本可了解一些當時的民居建築的特性以及徽州商人的生活狀況。前廳有一幅楹聯:“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從中可以看出,雖為商人對文化還是相當的敬重,也希望自己及後輩們能有所作為。此幢建築的廳堂背向排列,前後廳均有天井,採光、通風性能極好,兩側是廂房,在廚房后還有個小天井,東側有個大花園,植於花草,可見此院的面積之大。
“千金門樓,四兩屋”,商人們特別重視對門樓外觀的裝飾,予以證明其財富與地位。敬德堂的門樓上雕刻的圖案就有諸多的象徵意義,樓角處有鰲魚,龍頭魚尾,寄望子孫走上仕途獨佔鰲頭。下方即雕刻有梅蘭竹菊四喜圖,以此代表主人的堅強的意志及高潔的品質,四隻喜鵲登於梅花枝頭表示喜慶吉祥、喜上眉梢之意。鹿與馬的圖案是希望後人們生活充裕,馬還能反映在事業上飛黃騰達之意。屋內正廳東西兩側各有六扇蓮花門,均雕刻有五隻蝙蝠,取“五蝠奉壽,萬福萬行”之意。廂房窗欞上均鏤空雕刻銅錢圖案,窗下欄板刻着萬字圖案,其意為多財多福。由此可以看出商人對於外觀的刻意的過度裝飾反而難以掩飾內在的空虛,需要以直觀來證明自己虛有的身份地位。
桃園居則地處村西側,建於清咸豐年間,距今150多年,在眾多民居中屬於較晚的了,可其門樓和室內的雕刻裝飾很有特點,門樓的磚雕刻的非常精細,清獅白象等動物圖案形象生動,在門樓上方的水磨磚砌就的弧形門額,中間鑲嵌一塊很大的弧形磚雕,堪稱少見的磚雕藝術精品。室內的木雕工藝同樣非常的精細,花樣繁多,技法多變,內容豐富,有仙鶴延年及頑童戲耍等圖案,頗具寓意。天井廊間有幅欄板構圖別緻,向上攀盤的葡萄果枝圖,圖案中間還有一插翅飛馬,構思新穎,寓意後輩們子孫滿堂,飛黃騰達的厚望。其它各處的門樓、窗欞都有雕刻精細的圖案,有孔融讓梨、季子掛劍、岳母刺字、卧冰求鯉等歷史典故人物,突出忠孝禮義的民間傳說圖案,四個典故故事分別表現為“忠孝節義”之意,以這些故事來達到對後輩潛移默化的教育,還有掛於牆上的一些書畫軸子及治學、治家的格言,這些都是常見的民族文化傳統。
樹人堂的整幢民居背靠水圳,宅基呈六角形,取“六合大順”之意,堂屋走向座北朝南其正廳堂內樓層欄板和柱拱間的華板異常的美觀大方,天花彩繪,蝴蝶蘭花等圖案精緻逼真,扇門上有漁樵耕讀圖,福祿壽喜人物圖,這些圖案普遍反映了民間崇尚的喜樂祥和附庸風雅的心態。另外在有限的空地上還建有一個小魚塘,水源與外面的水渠連通,一泓活水長流,塘側長條石上擺設盆景,周邊植些花草,魚塘恰似一座小花園,頗有雅緻。
現在所見到的樹人堂內收藏了很多民居藝術品,有明清時期老作坊的機械,石制器具,徽州版畫,民俗用品,徽商書信用具,宏村族譜等,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徽州社會生活的面貌。在魚塘邊還有一處石制器具——水錐,利用水的衝擊功能轉化為動力,帶動龔谷、磨面、舂米的一些器具,整個過程循序漸進。這些土製器具反映出古人的自耕自作的聰明才智,也算是民間工業吧。
類似於這樣的民居建築在宏村還有很多,敬修堂,承德堂,敦厚堂,敦本堂,慎餘堂,松鶴堂,居善堂,培德堂等,從其取名則可以看出他們對文化的渴望,寓意對後輩的寄重和希望。這些民居建築內部結構大體上都類似,有很多相通之處,也有保留各自的特色,那些精細的雕刻,都遍布在各自的門樓及窗欞,陳舊中透射出當年的豪華。商人們長年累月的在外面奔波,家中留守的都是些老人、婦女、孩童,他們的財富最直接的體現無非是在房舍的建築及其裝飾,即所謂的“衣錦還鄉”,建造祠堂與牌坊,興辦義學和義莊,聘請私塾籌備教育,以此向族人證明自己經商的成就,他們覺得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從別人的眼光來滿足自己對財富榮譽的認可。他們把最大的希望寄寓於後輩,也就這樣一代代把那種精神傳承了下來。對文化的敬重,也就反映出了成功商人們的普遍心態。
在宏村可看到徽州最具標誌性的典型建築——馬頭牆,並且一律是白牆黑瓦,這些在別處是沒有的,是徽州民間悠久歷史的象徵,從一堵牆,一塊石都能反映出一段來自於民間的厚重歷史和文化底蘊。磚雕、木雕、石雕是裝飾的藝術,那白牆黑瓦則是建築特色,每一幢房屋的外部或交界處都砌有高高的牆壁,按照屋脊至屋檐的傾斜度,以二級或三級梯形錯落下降,從遠觀看簡約而協調,質樸而自然,因其形狀很像馬的頭,逐取名為“馬頭牆”了,在上面還畫一些簡約的圖案,這些都是徽派建築的一大創意。據說其功能當時是為了防止火勢的蔓延而設置的,當然也可防止賊人的翻牆越壁的偷盜,估計對此會有一定的防護功用的。
白牆黑瓦和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外表特徵,可在內部也有其獨特性,比較普遍的是天井和雕刻。每個院落都有大小不一的天井,在天井下方有水池,連通外面的水渠,以保證其水源的清潔,若是雨天房頂上的雨水都向內流入水池,當地有“四水歸一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說法,也就是財富不外流之故。那些作為裝飾的雕刻幾乎遍布整個院落,有許多堪稱雕刻藝術的極品,且大多還是當時的原物,其價值更是不可低估了。
仔細觀察那些古老的民居建築的外牆都沒有窗戶的,據說由於男人長期在外經商,他們為了預防妻妾紅杏出牆而特意在外牆不設窗戶的,女人們只能在自家的院子內活動,一般輕易不可外出,也許固有此說也未必。可外牆沒有窗戶是事實,院內的天井周邊都有雕刻精美的漏窗,通風、採光的條件都很好,如此結構的設置,是契合山村周邊環境的,也算是融合於自然了。
在宏村的村口有二棵古樹,樹齡都在400年以上。一棵叫楓楊樹,當地人叫紅楊樹,樹桿高達19米,樹圍5米多,枝幹挺拔,樹冠狀如巨傘撐天蓋地,樹丫盤曲交錯,遮陰蔽日達數畝。另一棵叫白果樹,也稱銀杏樹,屬世界珍稀果木樹種,有樹中活化石之稱,此樹高20米,圍3米多,其樹桿形如利劍,直刺蒼穹,枝葉茂盛,成為宏村的“瑰寶”,也就是牛形宏村的牛角。這二棵樹被村民們稱為“風水樹”,是吉祥的象徵。按照村裡延續下來的習俗,村中哪家辦喜事,新娘的花轎要繞着紅楊樹轉個大圈,預示着一對新人百年好合,紅福齊天。若是高壽老人去世辦喪事,則抬着壽棺繞着白果樹轉個大圈,寓示着子孫滿堂,高福高壽。這二棵樹妝點了山村的景色,是宏村的象徵,也祝願着宏村人大吉大利,興旺發達。
宏村,作為一個時代的傑出典範,每一戶人家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段歷史,每一件雕刻作品都是藝術的珍寶,一牆一瓦都記錄著曾經的輝煌,前輩所傳承的不僅僅是財富,更是一種不屈的民族精神,她的每一處都散發著智慧的光芒,雖然這些建築已成為古迹,可從其經過了近千年的發展歷史,不是簡單的文字所能描述的。細雨還在下着,宏村在煙雨濛濛中的美是那樣的嫵媚而不失莊重,高貴而更具典雅,如一位成熟的少婦在人們的心中具有永遠久的魅力。古舊的房屋,白牆黑瓦,高高的馬頭牆,映襯在遠山近水之間,素雅而質樸,“中國畫里的鄉村”當如是也。
山村漫記之---煙雨宏村(三) 標籤:笑貓日記之塔頂上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