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物質資料豐富的年代里,給予已經不再是什麼難事了。那些慈善家們,那些富豪們,動輒就捐獻幾百萬來救濟貧困地區或者是災區來回報社會。這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是溫情的,而非冷漠的。常言道: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因而,我們樂在給予。
給予是人生價值的承擔,一個人想要實現價值,就必須堅持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從微觀看起,洗腳妹劉麗,工資微薄且勞累,卻能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來,為那些缺少資金而無緣大學的學生獻出一份力。他以他瘦弱的肩膀扛起了重任,以善良為力量,無償幫助學子圓夢。儘管只有小學學歷的她,已經無緣大學,他不嫉妒,不忿恨,而是以自己受過得苦別人不要再受為操守,去幫助別人,點亮他們的人生。博大胸懷去給予,不求回報。這是他的價值啊!
可是接受方呢?
如果說接收方一定要回報,那是自私的。給予的目的不能是回報,也不應該是回報,給予是內在心靈的意願,我之所以給,是因為我想給。給的結果不一定是還。但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因此,我們應該做的是坦然接受。
曾經看到的一則新聞,富商捐助貧困生入學,可是當記者問貧困生對富豪的謝意時,貧困生竟說:我們兩者是互利的,他消費我得到了名聲,所以我不需要謝他。顯而易見,毫無謝意的貧困生是沒有胸懷的,他過分重視了利益關係,卻忽視了自己的情況。如果沒有富豪的幫助,他可能永遠也上不了大學。貧困可恥嗎?當然不是。可富裕就可恥了嗎?仇富心理是心理不平衡,又怎麼能對善意地幫助帶上有色的眼睛呢?
城市對農村的幫助也如此,希望工程一對一的拍照,卻顯得對比如此鮮明。巨大的貧富差距讓農村小孩們抬不起頭,讓他們內心的自卑感越來越強烈。
由此可見,給予需要胸懷,接受又何嘗不是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又怎麼能因為一點塵埃,就見不到珍珠呢?
遇上需要幫助的人,給予吧;面對他人對你的關心,接受吧。給予是蒲公英,接受是土壤,只有結合,才能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