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雜文>又品《雨巷》,再憶望舒

又品《雨巷》,再憶望舒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那是1927年的夏天,白色恐怖瀰漫著全國,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在朋友家。於此期間,他孤寂地啃噬着革命幻滅的痛苦,內心充滿了迷惘和朦朧的情緒,於是寫下了他的成名之作——《雨巷》。

  《雨巷》在低沉而憂鬱的格調中,傳達着望舒的彷徨和失望,卻又有一絲希望在交織着。那個撐着油紙傘的孤獨地徘徊的主人公也許就是他自己,寂寞地走在梅雨時節江南陰沉的小巷,逢着一位姑娘,一位”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只是一切,”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於是,只剩下久久不息的惆悵。

  葉聖陶盛讚此詩,說它替新詩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極具音律的美感。這首詩朦朧而不晦澀,低沉而不頹唐,情深而

  不輕佻,把握了象徵派詩歌藝術的幽微精妙的去處。

  今日再次讀到戴望舒的這首《雨巷》,比起中學時代,又

  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品到的滋味也很不同。不管怎麼樣,這首詩將永遠在詩歌史上散發著璀璨的光芒,人們也會記得曾經有個被稱為“雨巷詩人”的戴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