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文化隨筆>《花卉趣味百話》(連載)五十、花卉的味道和調味花卉

《花卉趣味百話》(連載)五十、花卉的味道和調味花卉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花卉趣味百話》(連載)

  陳宣章陳瓏玥編著

  五十、花卉的味道和調味花卉

  植物含有的化學物質各不相同,產生各種各樣的味道:甜、咸、酸、辣、苦、澀等。一種植物各部位的味道也會不同,甚至還有的植物成為調味植物。

  甜味與糖類有關。許多水果、蔬菜含葡萄糖、麥芽糖、果糖、蔗糖。如:甜菜、甘蔗含蔗糖。常言道:“甘蔗老頭甜,10月糖到梢。”甘蔗製造的養料除供應自身生長,多餘的就從下向上儲存起來。有些植物含有澱粉,到嘴裡經唾液澱粉酶分解成葡萄糖和麥芽糖,也有甜味。甘薯越藏越甜,因為澱粉轉變成飴糖、果糖、葡萄糖。霜降后,青菜、蘿蔔的澱粉轉變成麥芽糖、葡萄糖而變甜,細胞才不致凍壞。

  柬埔寨有種糖棕樹,花中含豐富甜汁,含糖率達5%,可用來製糖。一棵大樹一年可產糖50公斤以上。我國哈密瓜被稱為“瓜中之王”,含糖量可達15%。

  鹹味:與鹽分有關。如:鹽角草、鹼蓬等的肉質莖、葉含有大量鹽分,是“真鹽生植物”;匙葉草、檉柳等的莖、葉有排泄鹽分的泌腺,把吸收的鹽分排出,是“泌鹽植物”。我國東北有種木鹽樹,高二丈,干粗枝壯。夏日炎炎,它卻滿身輕“霜”,遠遠望去一副玉質冰肌,細細觀察,卻是凝結的一層鹽霜,品品味道,毫不遜色於精鹽。

  酸味與各種酸有關:醋酸、蘋果酸、檸檬酸、琥珀酸、酒石酒等。檸檬、青梅是“酸”的“名家”。檸檬被譽為“檸檬酸倉庫”,占汁液總量的5%以上,還有奎寧酸、蘋果酸、抗壞血酸等;青梅含多種有機酸,其中檸檬酸佔85%以上,還有蘋果酸、草酸、琥珀酸、枸櫞酸、單寧酸、酒石酸、抗壞血酸等。未成熟的小青梅含有苦味酸、氰酸,吃起來又酸、又澀、又苦。

  三國時期,魏兵南下途中,天氣太熱,人人口乾舌燥,無處找水,渴不堪言。曹操對眾將士說:“前邊不遠有梅林。”將士們聽說后,想起梅的酸味,口水禁不住淌了出來。這就是成語“望梅止渴”的典故。由此,“吳人謂梅子為曹公”。清·王士禎《董起男送風雨梅戲佔為謝》:“吳中五月梅黃雨,想象千年舶棹風。珍重遺來看軟齒,不須將醋浸曹公。”

  我國西北、華北山區普遍生長一種叫沙棘的灌木狀小喬木,又名醋柳。果實成熟后採摘壓汁,色味如醋。當地人用來代替醋。

  苦味與生物鹼有關。俗語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黃連根莖含多種生物鹼,主要是小檗鹼(黃連素,約為5%-8%),其次為黃連鹼、甲基黃連鹼、掌葉防己鹼(巴馬亭)、葯根鹼、非洲防己鹼,尚含黃柏酮、黃柏內酯、木蘭花鹼、阿魏酸等。

  黃柏樹皮的主要成分是小檗鹼、黃柏鹼、木蘭花鹼、葯根鹼、掌葉防己鹼、N-甲基大麥芽鹼、蝙蝠葛鹼等多種生物鹼。此外,尚含黃柏內酯、黃柏酮、黃柏酮酸以及7-脫氫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青螢光酸、白鮮交酯。十大功勞等植物也含有小檗鹼。但是,黃連中含量最高,故曰:“黃連苦,連心苦。”

  金雞納樹皮能治瘧疾,很苦,因為含有金雞納鹼(高達16%)。黃瓜尾部苦是類葡萄糖甙作怪。類葡萄糖甙在葫蘆科(南瓜、香瓜、西瓜等)中普遍存在。

  辣味比較複雜:辣椒含辣椒素;煙草含煙鹼;生蘿蔔(尾、皮更多)含芥子油。

  澀味與鞣酸有關。生柿子含大量鞣酸;橄欖、茶葉、梨子等也含鞣酸。

  調味植物很多。它們的某些部位(樹皮、花蕾、根狀莖、枝、葉、種子和果實等)可直接或經簡單加工處理後用於增添或改變食物(一般為菜肴)的色、香、味,並具有一定的輔助醫療保健價值,大約有13科植物。早在遠古年代,原始人就發現某些有香味的特殊植物能讓食物變得更有味道。這也許就是調料的起源。

  1。花椒:芸香科植物花椒的乾燥成熟果實,氣香,味辣。果皮叫花椒;種子叫椒目。有些地區把同屬的野花椒、竹葉椒代替花椒用。此二種與花椒的區別是:野花椒著英果基部有伸長的子房柄,外面有粗大的腺點。

  2。生薑:常用姜的根莖,辛辣芳香,調味、解腥、解魚蟹毒。特有的“姜辣素”能開胃止嘔,化痰止咳,發汗解表。生薑有稀釋血液、降低膽固醇、改善血管硬化,預防血栓塞、清除自由基、抗禦衰老等神奇功效;還能提神醒腦,增進食慾,補充營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姜還是常用中藥。注意:生薑與乾薑功能不同。

  蘇軾與姜志之飲茶閑談。姜志之說:“君為藥名。”蘇軾不解,姜志之說:“蘇子。”蘇軾說:“你也是藥名,不是厚朴,就是半夏。”姜志之茫然。蘇軾說:“若不是厚朴、半夏,何以姜志(制)之!”志之拍案叫絕:“妙哉!妙哉!”因為中藥炮製法中,厚朴、半夏常用姜制。

  唐·長安香積寺和尚行端,上山砍柴回寺后成了啞巴。長安城名醫劉韜竟然用一塊生薑湯治好了行端。原來,行端是誤食半夏中毒而成了啞巴。

  3。大蒜:辛辣,有刺激性氣味,可食用或供調味,含揮髮油約0。2%,油中主要成分為大蒜辣素,具有殺菌作用。大蒜含鍺、硒等元素,可抑制腫瘤細胞和癌細胞生長。美國國家癌症組織認為:全世界最具抗癌潛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

  4。蔥:含有揮發性硫化物,具特殊辛辣味,重要的解腥、調味品,東方烹調中佔有重要角色。綠色的葉叫蔥青;假莖色白稱蔥白。蔥有大蔥、胡蔥(火蔥)和小蔥(香蔥)等。蔥含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揮髮油和辣素,能祛除腥膻、油膩、厚味菜肴中的異味,產生特殊香氣,並有較強殺菌作用,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慾。

  5。茴香:大、小茴香都是常用調料,是燒魚燉肉、製作滷製食品的必用之品。因它們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大料)為木蘭科常綠喬木八角茴香的果實,學名“八角茴香”。小茴香為傘形科草本植物小茴香的果實,它的莖葉部分也具有香氣,常被用來作包子、餃子等的餡料。它們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

  6。薄荷:芳香植物的代表,品種很多,每種都有清涼的香味。薄荷腦和薄荷素油有特殊芳香、辛辣感和涼感,用於牙膏、食品、煙草、酒、清涼飲料、化妝品、香皂的加香;在醫藥上廣泛用於驅風、防腐、消炎、鎮痛、止癢、健胃等藥品中。

  7。桂皮: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中餐里用它作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桂皮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公元前2800年史料記載中就提到桂皮;西方《聖經》和古埃及文獻中也曾提及肉桂。秦朝以前,桂皮就已作為肉類的調味品與生薑齊名。

  8。胡椒: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實。果穗基部的果實開始變紅時,剪下晒乾或烘乾即成黑褐色,通稱黑胡椒。全部果實均已變紅時採收,用水浸漬數天,擦去外果皮晒乾,則表面灰白,通稱白鬍椒。含有揮髮油、胡椒鹼等,是人們喜愛的調味品。

  美國密歇根大學健康系統的自然療法研究人員建議:最好摒棄傳統調味料糖、鹽和脂肪,代之香草和香料(少量的羅勒和牛至、幾片洋蔥),使我們維持健康。羅勒(一種香草,又稱短糠)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鈣、磷及維生素含量都不低;牛至能殺死食物中的細菌;其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揮發物有較強的刺激食慾、幫助消化、促進吸收等功能。

  多用草本調料和配菜來調味,如:歐芹、肉豆蔻、咖哩粉、孜然、胡荽、多香果粉、茴芹、小豆蔻、丁香、獨活草、雪維菜、百里香、迷迭香(又稱香艾)、辣根、香葉(月桂葉)、香椿、魚腥草、紫蘇、香青蘭、鼠尾草、香蜂草等。

  廣州特別的植物調味料欖角。黒欖去核鹽腌,用來蒸鯪魚最好。潮州人用紫麻的葉子做成腌菜,當作小吃或者佐餐料,味道不錯。十字花科山萮菜根莖含有黑芥子硫苷酸鉀,研磨成醬色澤鮮綠,香辛強烈,日本人作吃生魚片的調味料。十字花科中芸苔屬和白芥屬中的若干種蔬菜,成熟種子碾磨成粉稱芥末、芥辣粉,從周朝起就已開始在宮廷食用。

  雲南省貢山的青拉筒山寨有棵高約八丈的大樹。人們烹調食物時,只要摘其一片樹葉或刮一塊樹皮放入鍋內,菜肴味道便格外鮮美,故該樹享有“味精樹”美名。

  我國西北、華北山區,普遍生長着一種叫沙棘的灌木狀小喬木,又名醋柳,其果實成熟后採摘壓汁,色味如醋,當地人便用來代替醋用。

  水解植物蛋白:以脫脂大豆、花生粕、小麥蛋白或玉米蛋白為原料,經鹽酸分解,鹼中和製成的液體鮮味調味品,含20多種氨基酸,作為配製醬油的母液。傳統醬油俗稱豉油,由大豆、澱粉、小麥、食鹽經過制油、發酵等程序釀製而成。醬油成分複雜,含食鹽、多種氨基酸、糖類、有機酸、色素及香料等,以鹹味為主,亦有鮮味、香味,還能增添或改變菜肴的色澤。其實,醬油也是植物為原料的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