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歲月隨筆>圍屋的記憶

圍屋的記憶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圍屋的記憶 (散文)

  在我的心中,有關家鄉的記憶,總是那樣的豐盈而美麗,溫馨而親切。隨着人生歲月的流逝,這些記憶愈發變得明澈和清晰,顯得更加雋永和悠遠,帶着歷久彌新自然淳厚的芳馨,使我久久地回味,與日俱增地生成濃濃的牽挂。對於故園山水無限繾戀的情境當中,讓我永遠也難以忘懷的,還是家鄉經歷風雨滄桑的圍屋。

  我在故鄉的老屋,原本是一幢兩層高的土樓,屬於祠堂旁邊的襯屋,坐落在一條縱向的“天街”上,外圍環繞着一大圈半圓形的圍龍屋。在圍龍屋的環護拱衛下,以宗族的祠堂為中軸線,兩邊對稱地排列着許多條“天街”。那些興建於“天街”兩邊的房屋,以及外圍交相錯雜的各式“橫屋”,密密層層,重重疊疊,參差錯落,排列有序,組合成一個人口集中聚居的村落,這就是我們祖祖輩輩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如果你是一位初來乍到的訪客,走進這個幽雅古樸的村落,漫步在縱橫交錯被稱作“天街”的巷道上,定然會被眼前紛繁多變的景象所迷惑,如同走進了一個偌大的迷宮。你甚至可能一下子無法辨得清周圍的方向,許久地盤桓在撲朔迷離的村道中間,在街巷弄堂里繞來繞去,最後還迴轉到原來的地點,難得從鱗次櫛比的屋宇之中走出來。

  我自出生的時候開始,就生活在這個圍屋當中。一直到上學讀書的年齡,幾乎從來沒有單獨走出過圍屋,至少我還沒有這方面的記憶。說起來有些好笑,在我們小的時候,幾個小夥伴們常常聚攏在一起,在圍屋的弄堂裡頭追逐嬉鬧,玩一些捉特務、抓漢奸之類的遊戲。有時候,我們走得稍微遠一些,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大人們四下里到處尋找,好不容易找到有點懵懂的我們,只好又好氣又好笑地領回自己的家裡。這樣尷尬的事情,被左鄰右舍當作一時的笑談。

  在圍屋犬牙交錯的巷道里迷路,不僅僅是我們小孩子,即便是大人也在所難免。我曾經聽到過一個不好笑的笑話,說是盛夏的正午,毒辣的太陽在頭頂上曝晒,曬得人頭昏眼花。一個大嬸剛從田裡挑谷回來,滿頭大汗,一邊餵奶,一邊燒飯,突然發現家裡的豬不見了,急忙“嗬哇、嗬哇”呼喚着去尋豬。不料,剛好一個補鍋的師傅也到各家招攬生意,頭頂倒扣着鐵鍋,高聲吆喝着:“補鍋呵--” 在各條巷道里轉悠。兩個人不自覺之間,在不同的巷子里連續碰了好幾次面,每轉過一條巷子,師傅都上前禮貌地問一句“大嫂要補鍋么 ”,惹得大嬸心中非常窩火,於是兩個人大吵了起來,各不相讓,弄得彼此下不了台階。實際上真的不能責怪他們,雙方都不是故意的。你想,一個是心裡有事,正在火氣頭上;一個是鐵鍋遮擋了眼睛,的確看不清對方;所以才會造成如此的誤會和尷尬。其中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因為巷道的曲折迴環,才讓他們如此有緣地一而再、再而三的相遇。

  在我的印象和認知當中,圍屋裡頭就象是一個獨立的世界,一個與外界既相互隔離又相互聯繫的天地。它以博大的胸懷,雍容的風度,豐盈的意象,將我們擁攬在自己的懷抱里。在這個儀態萬方、包羅萬象的圍屋當中,有着極為完美的建築結構,豐富的文化內涵,十分齊全而且實用的內部功能。祠堂以及議事的中心大院,處在整個圍屋的中軸線上,是圍屋建築群的核心地帶。它向圍屋裡面的所有居民,提供了一個經常性活動的中心場所。圍屋裡的所有住民,都可以在這個中心地帶從事各種居家活動,如洗衣、晾曬、娛樂、玩耍、休息、交談、議事等等。它自然而然地將周圍的各家各戶聯繫起來,促成了鄰里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增強了彼此之間的日常溝通和互動,成為維繫宗族團結以及社群關係的重要交流場所。在圍屋裡頭,開辦了私塾書齋、習武演藝場所,可供後生學子讀書練武。開鑿了水井,修築了水塘,可供人們日常的飲用和洗滌。搭建了礱谷舂米等加工作坊,裡面風車、礱、碓、石磨等工具一應俱全。圍屋內部還開設了豆腐作坊、理髮店鋪、副食雜貨店之類的經營場所,保證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也就是說,即使你不離開圍屋,也可以照樣進行日常的生產生活,照樣從事眾多的社會活動,照樣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可以從中經歷和體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一個現實大社會的縮影。客家圍屋所蘊含的實際效用,衍生的多種社會功能,以及其所產生的空前的歷史和現實影響,確實如胡錦濤所說:“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

  正因為圍屋具有如此超凡的內在功能,不但其外觀上看上去氣勢磅礴,宏偉壯觀;而且其內部結構也匠心獨運,精巧合理,兼取安全性,封閉性,防禦性於一身。所以,如此精巧完美的建築體系,才會被客家人奉為神聖的樂園,與自己以及家族的命運相互連結,成為寄託身心和安身立命的堡壘,與其內心契合成為生命的共同體。由現在溯源到幾百年乃至上千年以前,從最先開基創業的先輩們開始,我們在這裡生生不息,蕃孕傳承,螽斯衍慶,經歷了一個個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迴,傾情地覽眺月亮的陰晴圓缺。度過了每一個旦夕晨昏的日夜交替,虔誠地矚望太陽東升西落。在這樣一個安全寧靜的空間里,從事春播夏種、秋收冬藏,世世代代安居樂業,休養生息,耕讀傳家,其樂融融。以自己所特有的從容和淡定,走過與別處不完全相同的人間歲月。

  顯然,這些圍屋的外觀造型,以及所在村落的整體布局,是經過認真勘測和精心設計的。說起圍屋的實際功能,除供人們棲身其中休憩安身,進行日常生活以外,其最為重要的內在功能,就是側重於對外的防禦。人們在此合族而居,用石砌高牆四面拱圍,外牆幾乎不開窗戶,牆上還設有炮口和搶眼,牆頂上開闢有貫通的巡道,設置有火攻水淹的機關暗道。四個角樓上還築有碉堡,能夠瞭望觀察周圍的情況,起到抵禦外來進攻、必要時進行防衛出擊等方面的作用。

  當然,花大力氣設置這些防衛設施,絕對是有其現實考量的。由於我們老家地處山區丘陵地帶,村子四周重巒疊嶂,溝壑縱橫,山高林密,從前經常有老虎等兇猛的野獸出沒,狼奔豕突,蛇蟲肆虐,地理環境相對險惡,給人們的生存安全帶來嚴酷的威脅。加上歷史上朝代更迭,中原逐鹿,狼煙四起,烽火連天。一旦戰爭波及,則豺狼當道,匪患橫行,地方受苦,百姓遭殃。因而,先人們根據自身生存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經過對自然和社會歷史長期的觀察和實踐,總結出了建造封閉式的圍屋,加強內部縱深的防禦,以抵禦外敵入侵和野獸襲擊的經驗。在如此的大背景下,各式的圍屋建築群應運而生,成為廣大客家地區一道特殊的景觀。

  客家先民原系中原的漢族士民,在兩晉以後至唐宋時期,因戰亂和飢荒等原因,從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被迫南遷,歷經五次大遷徙,先後輾轉流落到南方。這些因戰亂和災荒等原因輾轉南遷的客家先民,發現平坦的區域已有先來者居住,只好遷移到山區或者丘陵地帶,在閩、粵、贛三省交界的荒僻山區落籍,逐漸繁衍生息,流布四方,故有“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之說。當時朝廷委派的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戶籍時,將其視為來此做客的“臨時人員”,因而立為“客籍”,稱為“客戶”或者“客家”,這就是“客家人”之稱謂的由來。客家先民經過長期遷徙,定居於荒僻的嶺南以後,不但傳播和推廣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而且其民宅建築也在中原傳統建築風格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地理氣候特點,進行了適當的改良和創新,創造了鮮明的地方特色。

  圍屋在堪輿選址上,既講究天人合一,又兼顧風水地理。圍屋的正中,必然背靠 “龍脈”極盛的山峰,屋后定然是青山逶迤,古木參天,植被茂盛,蘊藏豐沛充盈的“龍氣”。整個圍屋的正堂以及其他的襯屋,都處在青山綠樹的環抱之中,加上祠堂門前修築一灣寬闊的水塘,總是蕩漾着一池盈盈的碧波,組合成一幅和諧的山水圖景。它們順應風水堪輿學的原理和規範,山水照應,虛實結合,布局精巧,氣勢非凡,整體上縝密和諧的構思,常常令人讚嘆不已。

  在建設規制上,圍屋承襲了中原傳統民居的優勢。根據南方天氣潮濕雨量充沛的特點,形成“三堂兩橫”為核心的家居單元,再配以左右兩邊相互對稱的建築形制,形成一個龐大的建築群體。作為圍龍屋中心的祠堂前面,一般都會修築一個半圓形的水塘,使得整個圍屋群總體看起來,如同一個陰陽太極的圖案:陸上的屋舍為陽,屋前的水塘為陰。如此陰陽相交,上下相對,自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當然,有一些圍屋的建築結構及風格,也會根據當地的地形特點,進行一些調整和改變,使其從外形到內部的結構更臻完美,也更具有實用性。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總體的布局還是會依照基本的形制進行鋪排,顯得和諧莊重,不失威儀。

  在平面布局上,整個圍屋建築群主題突出,層次分明,左右對稱,井然有序。中間一條以祠堂為核心的中軸線,主要的建築物都沿着中軸線布置,其他建築則設置於主建築的兩旁。如此巧妙的布局和安排,恰如北京故宮紫禁城的建築特點,這也正好說明了一種歷史傳承。作為圍屋“心臟”的宗族祠堂,理所當然地雄踞於圍屋的中心點,這裡是族長召集宗族父老兄弟議事的地方。逢年過節,合族各家各戶都要挑着供品,到這裡祭祀祖先。每當家族中的男性娶親,須在祠堂敬拜天地,叩謝祖先,宴請賓客。每當閨女出嫁,要向列祖列宗叩拜辭行,行禮後方可罩上蓋頭,踏着象徵圓滿幸福的大圓篩子出閣。家族中那個人家喜添新丁,元宵節時都要前去祠堂上燈和鬧燈,新丁取名要將喜聯張貼於祠堂內,以示向祖宗報告喜訊,祈求保佑長命富貴。如果有人讀書高中或者求取功名,也要先向祖宗稟報祝禱,以求得步步高升。族中的老人謝世,祠堂便成為舉哀發喪的靈堂。就這樣,無論紅白好事,祠堂都會將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遂行天道人倫之禮儀。

  在材料結構上,建築圍屋的材料取材十分簡單,主要使用山坡上的黃粘土和砂土,用特製的牆架圍築夯實,既經濟方便,又實惠耐用。圍屋重建時,舊牆土還可以再次利用,不致於破壞耕地的土壤。一般的土牆內部,放有杉木枝、竹片等作為“牆骨”,可加大牆體的柔韌性和拉伸度,使整體結構更加穩固。在建築祠堂或者塾館等大型公共設施時,一般使用的材料都比較考究。需要使用經過長時間漚制的熟泥,加入大量的糯米、紅糖、石灰、紙筋等材料,反覆過濾攪拌,洗磨拋光,使牆基堅如磐石,牆壁光潔細膩。然後,再進行修飾臨摹,雕樑畫棟,以達到金碧輝煌的效果。

  從廣義上說,無論是圓形土樓,還是方形土樓,其實都屬於圍屋當中的一種。而其中的半圓形圍屋,是圍屋中最常見的類型,也是客家人最典型、最具特質的民居建築。其中包含極強的傳統倫理觀念,融匯濃厚的風水堪輿意識,蘊含豐富的天文地理相諧共進的思想,符合“天地人”合而為一的觀念,也即是今天所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所以說,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從建築風格到民情風俗,處處都展示了客家燦爛的人文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和集中體現,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築的奇葩。

  如果你站在巍峨的高山之巔,朝着遠方的山水極目遠眺,可以看到廣袤的藍天白雲之下,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之中,在蒼莽碧綠的山野叢林的邊緣,矗立着許許多多圓形或者半圓形的群體建築,掩映於蒼翠的山林之上,飄逸在縹緲的雲霞之中,構成一幅幅美麗壯觀的圖景。這就是客家人的圍屋,客家先人奉獻給大自然的精美傑作。這些客家圍屋,留存於山野之間,雖然遠離通都大邑,卻以其厚實穩固的形體,滄桑古樸的形象,宏圖巨制的規模,廣博包容的氣魄,和諧完美的意蘊,讓人震撼,令人傾慕,使人感慨。

  我們老家所在的圍屋,應該是眾多客家圍屋中比較後期的建築,但也有四百年左右的時間了。從遠方的山頭上望過去,其形狀就像是一個偌大的“太師椅”,泰然穩固地倚靠在叫做“豹虎頭”的山腳下,背後聳立着形象酷肖豹子的山頭。縱觀整個地理形態,圍屋後面有雄峻的靠山,山勢迤邐,群峰聳竦,龍脈綿遠。圍屋兩邊砂水納配,左騰青龍,右踞白虎,龍虎圍護拱衛,相得益彰。從圍屋的門前遠眺,案山羅列,形如筆架,雄奇靈秀,。祠堂及其門樓氣勢軒昂,朱梁碧瓦,飛檐翹角,氣勢非凡。明堂兩邊流觴曲水,左右映帶,溫婉而行,得聚生旺之氣。察觀此靈山秀水之形,福地陽宅之象,氣韻悠長,意象萬千,誠為風水寶地。

  在這座古樸厚重的圍屋裡,曾經萌生過我們無數少年的夢想,留存着許多我們兒時溫馨的記憶,也在心靈深處留下過零碎的陰影。我清楚地記得,處於圍屋中軸線上的祠堂,原本是宗族聚會的場所,但是在文革動亂時期,這裡變成了政治漩渦的中心,成為造反派肆虐的重災區。狂飆乍起,祖宗的神位牌被一舉搗毀,連同祠堂里的各式牌匾,以及其他的祭祀設施,悉數被投入衝天大火中焚燒殆盡。一群狂熱的莽撞少年,天天在這裡敲鑼打鼓,張貼標語,呼喊口號,唱歌跳舞,如鬼哭狼嚎般地鬥私批修,揪鬥牛鬼蛇神,把宗族父老嚇得膽戰心驚。後來這裡成為生產隊的會議室,天天開會討論抓革命促生產,為了收入分配的瑣事大吵大鬧。特別有意思的是,社員們會前唱《東方紅》,會議結束時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天天雷打不動,有的高門大嗓,有的五音不全,魚龍混雜,甚是滑稽。直至多年以後,祠堂才恢復它原有的形貌,回歸行使其供奉祭祀祖先的職能。

  圍屋外圍最上端的山門,正中寬敞的廳堂為合族出資興建,屬於公共建築,也是我們兒時最喜歡光顧的地方。因為有許多老年人喜歡在這裡休憩閑聊,所以顯得頗為熱鬧。他們常常在我們的懇求下,講一段以前的“古事”,也即是今天所說的故事。他們所講的故事五花八門,有他們放木排到潮州汕頭的經歷,也有古代的民間神怪故事,最精彩的還是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梁山伯與祝英台、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征西之類的故事,常常讓我們神魂顛倒,想入非非,如痴如醉,甚至忘記回家吃飯,害得大人到處尋找。讓我記憶最深的人,是其中輩份最長的三叔公太,滿頭雪白的頭髮,滿面紅光,煙癮奇大,喜歡口裡銜一根大煙筒。他經常讓我們往煙筒裡面填煙絲,用草紙捻成的紙引為他點火,嘴裡便吧嗒吧嗒地抽個不停。那支長煙筒被煙熏得金黃,泛着閃亮的光澤,煙筒里塞滿了煙膏。有時他讓我們抽上一口煙,或者讓我們稍微嗅一下煙筒,我們就會被嗆得咳嗽不止,頭腦被熏得昏沉半天的時間,實在太夠味了!

  說實在話,發生在圍屋當中的記憶,雖然顯得有些零碎,但卻異常的親切,經常縈繞於我的腦際,讓我久久地沉緬和回味。儘管我們的人生經歷有限,但是與圍屋有關的故事,就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圍屋以及其代表的文化,蘊涵了一種原始之美、一種簡約之美,一種神秘之美。它將以其原始質樸的形象,體現豐富的客家精神,透射傳統文化的張力,給我們以心靈的叩應,帶來生命無限的啟示。客家的圍屋,不但是孕育我們生命的搖籃,也是我們生命之中永遠不變的情結。它將始終珍藏在我的心頭,成為我永生的記憶。

  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圍屋的記憶 標籤:青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