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公司棚戶區改造步伐的加快,鹽場職工住房條件將進一步得到改善,一幢接一幢緊靠鎮區的住宅樓不久將拔地而起。欣喜之佘,時常勾起我對住房的深情記憶。
小時候住在鄉下,整個童年都在毛草屋子裡度過,那是一幢三間土坯茅草房,住着媽媽、弟弟和我,父親在鹽場工作,媽媽含辛茹苦拉扯着我們,在那“大鍋飯”的年代,家裡一貧如洗,鋪床、土灶連在一起,夏天異常悶熱,蚊子又多,經常睡不好覺,到了冬天,北風呼嘯,屋裡又格外的冷。記得每年雨季過後,父親探親回家都會用茅草編織成草簾,伴上稀泥將房屋四周土牆封好度冬,年年依舊。那段時光,雖然艱苦卻很溫馨,每每想起來,心裡就滋生一種特別的情感,忘不了屋裡那盞朦朧的煤油下,母親納鞋底、補衣服的場景;忘不了我與弟弟藉著暮色在屋外做作業的鏡頭;忘不了在月光下,與鄰居孩子們在房裡房外做遊戲、瘋跑的情景……,這些都在我的記憶里沉澱封存,完美如初,成了抹不去的記憶。
八十年代中期,我們家準備建一幢磚牆瓦蓋的房子,可是苦於囊中羞澀,父母在那塊新宅基地上打了地基之後,卻遲遲造不上去,後來終於借到一筆錢,好不容易造了五間磚瓦結構的房子,住在寬敞又明亮的屋子裡,讓全家人興奮了好一陣子。後來,隨着經濟條件的改善,屋裡安裝了電燈,購買了黑白電視機,從此,我們家的生活蒸蒸日上,這樣一住就是十多年,前年,這裡被劃到縣政改造的範圍,折遷的那些日子,讓父母留戀了好一陣子,直到現在,父母還時常懷念它。我離開家到了鹽場后,在那計劃經濟時代,鹽場住房條件也不寬裕,圩下小組的住房很緊張,三個單身職工擠在一間不足24平米的宿舍里,很不方便,直到結婚後終於分到了一間24平方米的房子,那是我“獨立”后的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家,但廚房是租的人家的,廚房到宿舍有近20米遠,一天三頓飯來回跑,別提有多累了,而且還時刻還擔心人家要房子,這期間的酸甜苦辣,只有我和妻子有最切身的體味。直到我擔任領灘手后,調離了原小組,工區才破格給我添置了廚房,伹主屋是個“丁頭舍”,異常簡陋,雖然“蝸居”在這樣的環璄里,伹我們還是十分的滿足,因為不再去租用人家的廚房,不再去看人家的臉色。那年月,每到冬准過後,灘上人員經常調動,我累計搬了四次家,感到異常疲憊和無奈。
近幾年,社會經濟的發展異常迅猛,鹽場人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鹽場居民的生活和住房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率先靠勤勞、發家致富的鹽場人,甚至走出鹽場到市區、縣城購房,融入了都市生活。我們一介平民,不敢奢望在都市購房,便在場區買了一套兩間一廚的平房,經過一番裝修,倒也有模有樣,妻子似乎是十二分的滿足。如今,一家三口住在裡面,其樂融融。現在聽說場里將棚戶區改造規劃將設在國家一級漁港—黃沙港鎮,妻子又心動了,從她喜悅的表情中,我知道她又有了新思路,新想法。
房屋的變遷,見證了鹽場人生活的日漸飽滿,以及飽滿中所蘊涵的美麗和幸福。我想,屋子不管位於什麼地方,只要有家人,有愛填滿屋子,到了哪裡都是魂牽夢繞的家園。
房屋的記憶 標籤:青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