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思想鉤沉>論寫作

論寫作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論寫作

  我是一個文人,拿起筆就能寫,放下筆就會想。寫出來的不一定就是字字如今,不過想得到的卻總都會是山水圖畫。文人,不寫,還能作甚?因為寫的多了,自然就會悟出寫作的一些道理。這就和熟能生巧差不多吧?

  古往今來,觀之,但凡是大作之家,其文學成就無不與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有關。與其說他們的文筆流暢,還不如說是他們遭遇不幸或是萬幸,當然更不能否認他們超強的筆工,與非凡的想象力或是情感功底。寫作不都是情感的爆發?不都是在宣洩情感立場?就比如說魯迅先生,面對國破山河,軍閥混戰,他的文章無不抒發著自己對混亂社會強烈的不滿,其文章立意深遠,諷刺趣味極其濃烈!所以有人就稱魯迅的筆像一把鋼刀直插敵人的心臟!再說那艾青的詩是最慷慨激昂的了,面對國家的蹂躪,就作出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愛這片土地》等等的優秀的愛國詩歌,所以季羨林老先生一再強調:有血有肉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

  文人生活的時代背景更與其創造文學的風格息息相關,甚至是滲透到了他們的骨髓里了,融入了他們鮮活的血液中去了。他們的詩、歌、詞、賦、散文、雜文、小說……哪一類不與面臨的現實生活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有人說:藝術源自生活。如此看來文學的創作也是來源於生活的題材。生活是現實的瑕疵體現,而文學就是生活完美的化身!無論是情感也好,還是嚮往也罷。莫不是如此,生活的不裂痕,經過文人墨客的筆之後就能變得好無缺憾,象電影電視書之中的超越時空的愛情,出神入化的功夫,乃至破案高超的警察,甚至街頭的乞丐一夜之間成為一國之君(或者國君的後人),好人最終都能戰勝壞人,好人的槍總是打百發百中……這些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就有嗎?據韓國統計廳的數字,近年來韓國離婚率平均以0.5%的速度上升。2003年韓國統計廳發表的《2002年結婚和離婚統計結果》顯示,離婚件數每年都在刷新歷史最高紀錄。一年中,約30.6萬對夫婦結婚,而有14.5萬對夫婦離了婚;而像美國的9。11事件至今也未查明整個恐怖主義行動的計劃……這些不都是現實中的例子而一旦被寫上了書,翻上了銀幕就顯得尤其誇張。不過這些都僅僅是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美好化。

  時代的背景就是塑造文人墨客最好的模子了。但凡是一個文人,你好好品讀一下他的文章,哪一個不都是所生活的社會的背影。就拿被尊稱為“詩聖”的杜甫來說:在天寶元年到長安(今西安),士進無門因此困頓了十年,才出仕一個參軍的小職。之後在官之間又經歷了“安史之亂”,又顛沛流離,竟為叛軍所俘。之後又輾轉東遷,最終還是病死途中。他生活在唐朝一個由盛轉衰的末期,飽嘗艱辛,所以其詩詞大多涉筆於社會動蕩不安,政權黑暗,人民疾苦的題材。所以又被稱為“詩史”。比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日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就深深地反映出面對人民飽嘗壓迫,他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寧願自己凍死也死不足惜!再如《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形象的描寫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壓迫。被魯迅先生稱之為:當前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蕭紅,她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一個女性。她的一生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出生在東北的一個大地主家裡,見慣了地主階級壓迫勞動人民的慘烈的手段,於是終於走上了反叛地主家庭的道路,在民族危難之中,經歷了反叛,覺醒,抗爭的艱辛歷程。她的每一部小說都有自己的身世、經歷和深受壓迫的背影:《王阿嫂的死》就見證了當時地主階級壓迫人民的醜惡的嘴臉,王阿嫂丈夫王大哥的死,直到自己的死,都掩蓋着悲劇的。所以在她的作品之中《生死場》、《夜風》、《黃河……都是在重現一部自己生活時代的歷史。就拿當代作家郭敬明來講。給他冠以“愛情小說家”或“青年人的作家”應該還不為過分?他也是80後文壇之中新起之秀,又一次開創了文壇新風,從網友們稱他為“小四”、“明太子”“四仔”、“四姐”……就可以看出這一代青年人對他的狂熱。在現代物質文明充裕的社會背景下,精神文明就顯得尤其重要。男人與女人之間無非就是性,而性無非也關鍵在於一個“情”。沒有“情”的性就不是真性;所以愛情小說在當代青年人之間流行也就不足為奇了。青年人渴望完美的愛情,而郭敬明就是緊跟了時代的潮流,所以就大功大成。每一部愛情小說就能在這一代人之間名聲大噪一陣子。象《丘比特來電》、《悲傷逆流成河……數不勝數,無一不讓80、90后的人追捧。青年人就是憧憬愛過程的美好,與愛的結果的完美。郭敬明也正是為他們量身打造了衣裳。所寫作從來都不是憑空而來,都有一定的社會背景,時代潮流,再加上情感的基奠就會顯得是一片完美的文章。

  再說封建社會時期。女的足不出戶,見了生人要迴避,還不能帶陌生人進入閨房;衣服不能穿的太露,否則都是被視為是不守婦道的女人,是要被唾罵的;而現在呢?女的環遊整個地球;見了生人就微笑,更甚至放一次電;跳起舞步來穿的衣服盡量的露出豐滿的胸部,狹窄的肩,白嫩修長的腿,盡量露出人體的美感和性感;而畫家呢?就更是不得了之。畫裸體的動物,到畫赤裸裸的人體。若是在西方國家,那就更難說出口了,把赤條條的人體的雕塑站在廣場上。這些在藝術人眼睛里是高雅。而到了眾人的眼裡卻成了淫穢。不過用專業人的術語這叫欣賞人體藝術的美。( : )

  所以綜上觀之,無論是藝術也好,文學也罷。都是時代發展的一種產物。說通透一點文學就是藝術,藝術又能體現文學。所以不能否認的是:時代引領着藝術與文學的道路。他會引領着文人墨客朝着這個道路走下去。以前是這樣走過來,現在也是這樣走下去,未來還是這樣發展下去,從不間斷過。

  文人,用時代背景寫出適合時代人閱讀的文章;藝人,則會根據時代前進的步伐編排適合這個時代人心理需求的藝術作品。亂世造就英雄,時代引領眾生!

  當然,寫作離不開這個時代的背景,也不否認離不開人為因素。比如寫作天賦、閱讀量、積累量等等。寫作也不是吃零食,想什麼時候吃就吃;寫作更需要的是感情在文字之間的流露,就比如蕭紅《孤獨的生活》就在她赴日本時有感而作,就是如此數不勝數。大凡文人都是如此。寫作就像是在下雞蛋,在釀酒;只有雞蛋長好了才可以下來,選取好的釀酒的配料才能釀出好酒,寫作如果你沒有思路,沒有題材,腦子一片空白,又拿起筆胡編亂造,那又怎麼能寫出好的文章?所以寫作時隔過程,是個很漫長的醞釀的過程,只有過程走好了,文章才會更加有力度,深度,廣度。曹雪芹在寫《紅樓夢》時曾: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作是個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走的路越長,欣賞到的風景就會越多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