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演講稿>國旗下講話>國旗下講話稿一

國旗下講話稿一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學會做人,對於各人來說,不是一時一事之功,而是一生中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要面對的課題和考驗。活到老,學到老,是一輩子的事情。毛澤東主席講過:"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懊悔,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我希望同學們以這種勇於獻身的英雄主義精神激勵和鼓舞自己,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守信,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好品德。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26、讀書吧,你的人生將因此而改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讀書吧,你的人生將因此而改變!》。

  我今天的講話從一個故事說起。

  1809年2月12日,一個男孩出生在美國肯塔基州鄉村一個窮苦農民的家裡。因為家裡窮,他沒有機會上學。他一生中進學校上學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年。他的母親能閱讀,但從來沒有學過寫,而他的父親也僅能寫他自己的名字。

  可是,他卻被書籍強烈地吸引着。他7歲開始上學,每星期只去學校2~3天。從那時起,他開始了自己的啟蒙教育。他把燃燒過的木頭當成"鉛筆",在粗糙的木板上練習寫字母。夜晚,他向母親大聲朗誦《聖經》,還反覆閱讀《伊索寓言》。

  十幾歲時,他從50里範圍內的所有鄰居那裡尋找並借回很多書,包括《本傑明弗蘭克林自傳》、《華盛頓的一生》和《天路歷程》。他抓住一切機會認真閱讀。當其他小夥伴在山上玩捉迷藏遊戲的時候,他卻手捧書本在一棵樹下閱讀。吃完飯後,他又很快拿起書本。

  9歲時,他深愛的媽媽不幸去世。他和姐姐用讀母親最喜歡的《聖經》章節的方式來安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當他父親再婚時,繼母帶了幾樣傢具和三本書到她的新家:《韋氏大字典》、《魯濱遜漂流記》和《天方夜談》。他把這些書讀了一遍又一遍。他漸漸成為了一位精通寫作的人,以至於他的鄰居們願意出錢請他寫信和簡單的遺囑。

  21歲時,他決定外出。最後在一個住有100多個新移民,位於西部邊境的小村莊安頓下來。這個小村莊有6位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其中包括兩位知識淵博的內科醫生,他們允許他隨時借閱他們的書籍。

  在此後的7年,他做過兩份工作,都是允許他可以長時間讀書而不受打擾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商場店員,第二份工作是郵遞員。他在接待顧客之餘,廣泛閱讀了哲學、科技、宗教、文學、法律和政治學方面的書籍。事實上,通過閱讀,他自己授予了自己一個優等的大學畢業文憑。

  1837年,28歲的他雖然連小學一年級都沒畢業,卻已經是伊利諾依州的執業律師了。

  1861年,他通過參加競選,成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他就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亞伯拉罕林肯。

  在人類歷史上,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因勤奮讀書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數不勝數。他們的故事影響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認識他們,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辦法仍是讀書。

  你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結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通過讀書,就有可能。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說,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現在,而讀書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在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地球的每個角落。

  文字、書籍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而如果你能夠利用,卻不去利用這個最偉大的發明,那真是最大的愚昧,枉到人世一遭。

  讀書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學校。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首先意味着書籍"。沒有供師生閱讀,充實師生精神生活所需要的豐富的書籍,或者雖有豐富的書籍而缺乏熱愛讀書的師生的學校,不能算是一所真正的學校,可以說只是一間"製造、生產勞動力的工廠"。

  據學校圖書館統計,從2003年11月至今,全校師生辦理借書證共250人次,其中教職工68人次,占教職工總人數的13.5%;學生182人次,只佔在校學生總人數的4%。借書情況如此,到圖書館閱覽室閱讀報刊的情況又如何呢?如果在正常情況下,你走進閱覽室(偶然情況,如某些班學生在老師組織下集體到閱覽室除外),你會發現,在閱覽室閱讀的人數屈指可數。幾百張椅子每天都在耐心地、靜悄悄地等待着、盼望着它的主人的到來,可謂望穿秋水。

  讀書吧!不論你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也不論你是中專畢業、大專畢業還是本科畢業的老師。讀書已經改變了你的人生,如果你想繼續改變你的人生的話,讀書吧!世界每天都在變,你可以不變嗎?

  謝謝大家!

  27保護地球母親,凈化校園環境

  大家都知道,由於人類向自然界過度的索取,已經導致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颶風、暴雨、暴風雪、洪澇、乾旱、蟲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災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乾旱等原因而造成的遷移性難民預計到2025年達到1億人。

  慘痛的生態教訓,已經引起世界各國和全人類的重視,國際奧委會評估團視察申奧城市,就把生態環境改善列為其中重要的內容。我國高度重視環保工作台,先後出台了許多保護環境的政策和法規,開展了許多保護環境的工作和活動。

  我國同時也非常重視保護環境的教育,“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就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我校的環境保護和綠化工作已取得豐碩的成果。

  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同學在校園裡的各個角落撿拾果皮紙屑;用自己的雙手去保護校園環境的優美。但是,我們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仍然有人亂丟紙屑、食品袋廢棄物;仍然有人在草坪上肆意踐踏;學校的綠化帶中,不時發現有深深的腳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重要標誌。我們應當切實地樹立起時代責任感。心繫全球,着眼身邊,立足校園。多彎彎腰撿撿果皮紙屑,首先是不要隨地亂扔亂丟;多走幾步,不要穿越綠化帶,踐踏綠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地球母親,凈化綠色校園。讓我們的校園更加美麗吧!

  28、身在福中要知福

  同學們:

  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的時候,當我們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五彩繽紛的少兒節目的時候,當我們和爸爸媽媽漫步在林蔭大道上的時候,我們可曾感受到今天的生活是多麼甜美、幸福?

  同學們,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為了五星紅旗升起,我們的革命先烈浴血奮戰,寧死不屈。"小蘿蔔頭"--中國革命史上最年輕的烈士,他叫宋振中,犧牲時,還不足9歲。1942年9月不到1歲的他和母親一起被捕入獄。在他極其短暫的一生中,穿的是媽媽改做的"囚衣"住的是陰暗潮濕的地牢,鋪的是爛草,吃的是發霉的米飯,幾乎很少見到陽光,在國民黨的牢籠中,艱難頑強地生存着。

  他長到七八歲,可個子還只有四五歲孩子那樣高,是個頭大個小的面黃肌瘦的畸形孩子。但他非常聰明,從父母和他親身遭遇中,親眼目睹了國民黨的殘酷和共產黨的英勇,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就知道了愛誰恨誰。每逢大人們在牢房裡商量工作,他就主動到門口為他們放哨。

  "小蘿蔔頭"在獄中鬥爭很堅定,是個很勇敢很機智的小英雄。在他身上有一種讓敵人害怕的氣概。這位小英雄面對敵人血淋琳的屠刀,和難友們毫無畏懼地走向刑場。

  同學們,祖國的春天是先烈們用鮮血澆灌;解放的大地,是先烈們用身軀蒲城;鮮艷的紅領巾,是先烈們用熱血染紅。是他們送走了嚴冬和黑暗,迎來了春天的黎明。我們應該懂得,生活在社會主義新中國,不愁吃,不愁穿,在黨的陽光雨露下,像盛開的朵朵鮮花,愉快地生活,茁壯地成長。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身在福中要知福。

  29凈化語言,美化校園

  同學們: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聊聊美化校園的話題。我想現在可能會有一些同學在想,美化校園?我們的校園不是很美嗎?你看校園裡:操場上乾乾淨淨無紙屑,四周圍綠樹草皮話爛漫,樓房整齊一排排,同學們穿紅着綠好漂亮,外面還有綠水青山來擁抱,誰敢說我們的校園不美嗎啊?可是今天,老師要實話實說:我們的校園裡還有美中的不足,還存在着"丑"的東西。

  那麼這個"丑"到底藏在哪裡呢?

  我說這個"丑"就藏在一些同學的嘴巴里。前些天,我路過教室門口,竟聽到有同學在相互傳唱這樣的一首打油詩:(什麼)讀書苦啊,讀書累,讀書還要繳學費,不如參加黑社會,有吃有喝有地位

  下面還有更難聽的,我也不好意思給大家再背下去了。當時,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辦公室,跟老師聊起這樣的事情。老師們在生氣之餘告訴我,前些時候還流傳過這樣一個順口溜:(什麼)一年級是小偷二年級是賊,三年級的美女沒人追,四年級的帥哥排成對,五年級的情書滿天飛,六年級的鴛鴦成雙對。

  這是什麼話?是怎樣的人編造的?其編造的目的又在哪裡呢?同學們對這樣的一些問題思考過嗎?昨天,老師對這些問題,思考了一個晚上,現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對於第一個問題--這是些什麼話?我說是瞎話瞎講,以為根本沒有這個事實,純屬胡編亂造。第二個問題--是些怎樣的人胡編亂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無大志,不願學習,只貪圖眼前舒服與享受的,又別有用心的人編造的。他們的別有用心又再哪裡呢?--他們學壞了,還想讓更多的人也跟着學壞。打個比方,他們已經落水了,快要淹死了,還想多找幾個人下水陪他們一起淹死,這就是他們的目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小心啊!

  古人說:"言為心聲",就是說,一個人的語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說,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什麼樣的語言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想做一個文明的學生,首先應該從學會說文明的語言開始。

  校園是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園應該是一個美麗而純潔的地方,所以我們絕不允許此類不文明語言來玷污我們美麗純潔的校園,毒害小朋友們純潔美麗的心靈,大家說,對嗎?

  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地抵制這些不文明語言的傳播。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來自覺地使用文明禮貌語言。

  讓我們人人都來用美麗的語言,給我們的校園再添一份美吧!

  30時代需要雷鋒精神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1963年,3月5號,毛澤東欣然提筆寫下"向雷鋒同志學習"。回覓20世紀60年代,在中華大地上掀起的轟轟烈烈的學習雷鋒熱潮,雷鋒事迹在大江南北撥動着炎黃子孫的心弦,每一個公民都從雷鋒精神中深深體味到榜樣的力量。

  四十一年過去了,有不少人認為雷鋒精神已經過時了,有人甚至說,學雷鋒簡直就是傻冒,那麼,當又近3月5日,我們真的有必要再次審視雷鋒,再次走進雷鋒精神的本質世界嗎?

  提起雷鋒,助人為樂基本上是其精神主體,坐火車,他幫列車員托地板,在路上,他為丟失票的大嬸買票,在部隊,他為困難戰士家裡捐款。多少普普通通的人在困難中,感受到了他的溫暖,甚至重新找到生活的理由,誰沒有碰到過困難的時候?誰又可以撇開別人的幫助獨自生存?沒有!那麼,渴望幫助,得到幫助,便是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嚮往的。幫助別人,也是每個人都應盡的責任,一首流行歌曲唱遍了中華大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那便是對雷鋒助人為樂精神的最好延伸,毛澤東同志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是啊,助人,堅持不懈地助人,並以助人為快樂,雷鋒以他的一生實踐着,也就成就了他光輝的榜樣形象。助人為樂,正是人類最普遍的共同需要和選擇,那麼,有怎麼可以說雷鋒精神過時呢?

  雷鋒有崇高的集體觀念。他說:"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是一架機器上的螺絲釘"。擰在哪裡,我就在哪裡閃閃發光。螺絲釘的精神,並非壓抑人的本性,其精神的閃光點在於準確地找到了自己地心理位置,真確地選擇了自己的社會職責,科學地確定自己的價值。那麼,今天當我們面對日益紛繁的社會,當我們與我們的集體息息相存時,螺絲釘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倡導和弘揚傳統美德。

  雷鋒秉謙虛為美德。雷鋒打過這樣的比方:"比如一個碗,如果已經裝得滿滿的,哪怕再有好吃的東西,像海參,魚翅之類也裝不進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裝很多東西"。他始終實踐着永遠做一個"謙虛的人"的諾言,見困難上,見榮譽讓,做一輩子好事卻不留名。"我叫解放軍,我在中國"這是他每每用以回答受助者的口頭禪,榮譽不是他的高度卻是他的起點。真是這樣,謙虛使雷鋒這位偉大的戰士光彩照人,使雷鋒這樣一位普通戰士千古流芳,這是榮譽的邏輯:謙虛,贏得的是永遠的頌揚!這也是拿一個時代,哪一個社會,哪一個集體的邏輯!

  雷鋒的釘子精神,雷鋒的艱苦朴志作風,雷鋒的激情人生。試想想,哪一樣又是時代所不需要的!愛心,構成雷鋒為人處事的行為準則,愛國,鋪墊了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基礎。

  其實,細心地觀察我們身邊,為山區捐一點錢,為同學講一道題,為小朋友撐一把傘,為集體現一計,然後說一聲"不用謝",這樣的人很多,他們都在延續,詮釋着雷鋒精神,這種精神已漸漸地形成了我們社會行為規範的坐標,已成為國民精神的一個強音,有人說,缺少精神的民族永遠是蒼白的民族。我們有理由大聲的說:"雷鋒精神就像一切屬於民族,屬於時代的東西一樣,永遠地珍藏在億萬群眾心底。

  今天,讓我再一次詠頌這麼一首詩,作為我今天演講的結束語:雷鋒叔叔,小時候起,我們就着樣呼喚你,後來我投入你獻身的那支隊伍,如果說有什麼動機的話,一半為了活的更有出息,從此,我們擁有了你的名字,你的生命在我們身邊延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國旗下講話稿一 標籤: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