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的十大新論
作者/ 石仲泉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十六大以來十年的奮鬥,我們黨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我以為十八大報告本身也是如此,在近3萬字的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根據我的粗淺體會,這裡主要講以下十大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一)科學發展觀理論地位和指導作用的新提升
科學發展觀是在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正式提出的,並在2007年10月十七大上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寫入黨章。但在十八大以前,它是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的方針定位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對它的理論地位的新認定,是對其指導作用的新提升。
為什麼這樣提升呢?從根本上講,有這樣三點原因:
第一,這是由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創新性決定的。科學發展觀將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在總結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基礎上,吸收人類現代文明進步最新成果,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新的科學回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乃至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作了很大的豐富和發展。這主要表現為:對中國共產黨關於社會主義的發展理論的重大發展;對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自身的發展理論的重大發展;對長期存在的以社會為本的發展觀的重大發展;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理論的重大發展。
第二,這是由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優特性決定的。從實踐層面看,科學發展觀至少有四大特點:一是科學內涵更具明確性。它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一言以蔽之,就是發展的科學性。只要把握“科學”二字,就把握了它的本質和精髓。二是思想要素更具實在性。內涵的四大要素,都很實在,一目了然。三是宣傳解讀更具普及性。科學發展觀提出10年來,其認知度比較高,受眾面比較廣,普及層更大,深入人心。四是貫徹執行更具操作性。10年的實踐證明,它提出的各項要求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對於堅持各項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起了十分顯著的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這是由指導思想發展的歷史邏輯性決定的。從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升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看,都經歷了由醞釀提出、實踐檢驗、再正式確認的過程。關於毛澤東思想,在上個世紀40年代初開始延安整風后,全黨首先是黨的高級幹部,越來越認識到毛澤東的思想理論和政治路線是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指南,因而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被確立為指導思想。關於鄧小平理論,在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后,這個理念逐漸成為全黨共識,1997年十五大將鄧小平理論正式確立為指導思想。關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歷史進入新世紀之際,面對世情、國情和黨情出現的新矛盾新挑戰,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執政黨和怎樣建設執政黨的問題日顯突出,它回答了歷史需要,2002年十六大將其確立為指導思想。(政治學習 )關於科學發展觀,是在新世紀新階段,面對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新問題,對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回答,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自覺地堅持科學發展。十八大將它提升為新的指導思想,乃與時俱進的客觀需要之勢所必至,是我們黨指導思想發展的歷史邏輯使然。
(二)過去五年工作和十年歷史的新總結
十八大報告總結十七大以來的五年工作講了十大成就,也講了工作中的許多不足和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是實事求是的。對過去10年歷史總結的評價,是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階段,從而更加明確了這些年來講新階段的內涵。
對於新時期新階段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的原因,報告作了兩個層面的分析。從具體層面講,一是靠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正確指引;二是靠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奠定的深厚基礎;三是靠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從深層原因講,則歸結為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這是對科學發展觀提升為指導思想的歷史說明。正因為如此,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報告強調:必須更加自覺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其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
這裡,胡錦濤同志講了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將其歸結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這就是說,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報告號召全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勇於實踐、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把握時代發展要求,順應人民共同願望,在黨和人民創造性實踐中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報告儘管沒有專門論述解放思想問題,但由於它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最根本的精神實質,而科學發展觀是十八大報告的靈魂,因此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際上是貫穿整個報告的活的靈魂。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大砥柱的新認定
十七大的一個重大貢獻就是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兩個重要內涵。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包括些什麼內容;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哪些理論。在2011年慶祝建黨90周年的七一講話中,胡錦濤同志又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概括了它的基本內涵。這是過去一直沒有講過的新思想。十八大報告繼續發揮了十七大報告和七一講話的觀點,並作了新的概括,又有新的提法。
一是將黨的90多年歷史,歸結為是在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報告說:毛澤東那一代領導集體帶領人民進行的革命和建設的艱辛奮鬥,既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又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鄧小平那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實行的改革開放決策,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江澤民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在國內外形勢十分複雜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把它推向了21世紀。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對黨的歷史的一個新概括,勾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準備到開創、捍衛和發展的四步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一目了然。
二是對道路、理論體系增添了新內容。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加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個內容需要增加。因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體現“五位一體”布局。增加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兩句,前者體現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核心;後者體現社會主義本質。這樣,講發展的目的性全面了,突出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這樣,對道路的表述更全面、更完善。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隨着科學發展觀指導作用的提升,對它的表述當然要修改。
三是對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者的關係和作用有新的定位。在2011年七一講話中,只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這次報告又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這樣,三者的關係和作用更加明確了,也講完整了。對它們的歷史意義,報告有三個維度的定位。(1)從歷史維度言,改革開放30多年來,以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行的接力探索,都沒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為黨和人民90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2)從實踐維度言,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是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最鮮明特色。並且,報告對中國特色作了兩個層面的界定。就其實體內容講,即指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者;就其表現形式講,則是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四種。(3)從理論維度言,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明確了三個“總”,即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樣講是全新的視野。它說明了為什麼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正因為對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的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有上述新的定位,因此,我將三者稱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大擎天砥柱。也正因為如此,報告強調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堅持八個基本要求。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
十八大的十大新論 標籤: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