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浙江省臨海市發展民營經濟的經驗體會
臨海市位於浙江省沿海中部,全市共有耕地面積15萬畝,轄15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10萬人。200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4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3億元,其中來自民營企業稅收占財政收入的9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49元,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的排名中位居第47位。近年來,臨海市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始終堅定不移地把發展民營經濟擺在戰略地位,他們堅持抓政策推動,促進民營經濟全面發展;抓重點帶動,促民營經濟上規模、上水平;抓轉變作風,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抓組織協調,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有力地推動了民營經濟跨越式發展,他們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臨海市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臨海市是浙江省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民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已佔主導地位,占工業總產值和稅收的90%以上,並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推動了當地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整個社會充滿活力和生機。他們民營經濟發展主要有以下五個特點:
1、發展速度快,規模大。臨海市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規模大、層次高。改革開放以來,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遞增,有的年份增長速度甚至在30%以上,三年就翻一番,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3年全市的個體私營企業戶數達到8000多戶,民營經濟已佔全市經濟總量的90%以上,私營企業註冊資金已經超過500億元,其中超千萬的有374家,凈資產超億元的有29家,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有15家,吉利、德仁、偉星、華海、臨亞、遠洲集團進入了全國民營企業500強行列,民營經濟正朝着集團化、股份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2、投資經營領域寬、範圍廣。目前,臨海市民營經濟投資發展的領域不斷拓展,不但涉及工農業、商貿流通,而且還包括基礎設施、金融、旅遊、文教體育、醫療衛生、社區服務等各個領域。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除了炸藥和雷管之外,其他都可以投資經營”。臨海市兩家按股份合作制組建起來的銀座、泰隆城市信用社,到2003年底存款餘額達43億元,貸款餘額達28億元。臨海市共有民辦教育機構764個,在校生6萬多人,社會力量辦學總投資超過6億元,股份制醫院有5家,總投資1.71億元。此外,全市的大型體育場、公共設施的建設都有民營資本的參與。
3、區域特色經濟和園區經濟凸顯。臨海市往往是一個村或鄰近的幾個村是某一類或某一種產品的產銷小基地,一個鎮或鄰近的幾個鎮是某一類或某一種產業的產銷大基地。如尤溪鎮是全國最大的紐扣產銷基地,紐扣產銷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以生產紐扣、服裝輔料為主的偉星集團號稱東方第一鈕扣生產集團,下設有近百家鈕扣生產企業,近千個鈕扣品種,鈕扣年產銷額近15億元,是全國鈕扣的集散地。臨海市還擁有全國最大的“休閑用品禮品生產基地”,這種區域性塊狀經濟具有高度的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協作的產業體系,這些行業的高度專業化分工協作的基礎和與之配套的頗具規模的生產資料市場、產品交易市場和專業設計機構、信息機構、展覽機構等,表現了“小商品、大市場”、“小企業、大協作”、“小行業、大規模”的特點。同時,全市還建立了東大道口工業園區、江南外商投資園區和西部工業園區等經濟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4個,集聚科技型、質量型、名牌型和集約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727家,是全市稅收的主要來源,如吉利豪情汽車有限公司、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每年稅收都超億元,2003年全市進出口7億美元中,民營企業進出口額佔八成以上。
5、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多。臨海市非常重視品牌戰略,提出了要把抓質量、打造品牌、創名牌作為打開市場之門的“金鑰匙”。2003年全市私企業註冊商標達2334個,有2個中國馳名商標,有145家通過ISO質量體系認證,通過省級鑒定的24個新產品中,有17個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中臨海市強力繩纜廠生產的丙綸繩應用於“神州5號”載人飛船。他們實施的名牌戰略,在促進商品的市場化、國際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6、經營方式多樣,管理體制創新。臨海市的民營企業十分重視營銷方式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相當數量企業打破了家族制管理模式,正在向以股份製為主要形式的現代企業制度過渡,企業在產權制度上由家族式、封閉式向多元化、開放化、生產要素股份化變革,在董事會制度上實行董事和經理相對分離,外部專家董事和內部執行董事互相結合,在企業家制度上實行了總經理職業化、市場化,實現了個私營企業在結構和管理體制方面的自我調整和完善。伴隨產權制度的變革和營銷模式的變遷,民營企業的經營方式也不斷升級,專業配送、連鎖經營、虛擬經營、電子商務等新的經營方式在不少企業出現。
二、臨海市發展民營經濟的主要經驗
臨海市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民營經濟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其主要是: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始終堅定不移把發展民營經濟擺在戰略地位。他們各級黨委、政府善於因勢利導,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與時俱進,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如在個私經濟發展初期,他們不斷消除農民怕冒富的顧慮;在個私經濟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又切實消除小富即安的思想,使一部分私營企業家在思想上較早地實現了從致富到創業的跨越。他們始終堅持不唯成分看發展的觀念,以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增強區域經濟實力為目的,大力扶持個私經濟。對發展民營經濟提出“四個不限”、“四個放”:即不限發展比例、不限發展速度、不限經營方式、不限經營規模,放心、放膽、放開、放手。在民營經濟走上良性發展軌道后,他們又提出不再按企業的所有制性質來鼓勵發展,而是要按經濟規模來扶持發展。他們把企業按規模分為大企業、大集團和中小企業兩類,分別制定措施來扶持,已跨越了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歷史階段。改革開放以來,他們抓住了改革開放初期、小平南巡談話和十五屆三次會議歷史性機遇,進行了三次思想大解放,實現了民營經濟三次大飛躍,現在他們又以十六大精神為動力,進行新一輪的思想解放,掀起第四輪民營經濟發展熱潮。可以說,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他們發展民營經濟的根本經驗。
2、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措施,促進民營經濟全面發展。他們非常重視政府在發展民營經濟中的引導和政策扶持作用,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僅涉及面廣、靈活便捷、配套完善,而且力度大、操作性強、管用。如在土地政策方面,通過土地置換、造地、功能轉換等措施,千方百計滿足企業用地特別是大企業用地的需要。他們的做法有兩點值得借鑒:第一是土地置換。臨海市通過補貼的形式,在東北、江西等地開墾、整理耕地,以易地土地開發實現占補平衡,擴大用地指標;第二是向大企業集團實行傾斜。在財政扶持方面,從1998年起,臨海市推行財政貼息政策,到2003年底全市各級財政共安排貼息資金3.6億元,帶動和激活的銀行貸款、社會民間投資技術改造的資金達100億元。在稅收優惠方面,臨海市對民營企業進行分類,分為農業加工流通型、出口創匯型、高新技術型、就業型、從事服務業型等,根據不同的企業實行不同程度的稅收優惠,如對高科技企業所得稅實行減半徵收,對民營企業所得稅優惠與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實行“減二免三”優惠。他們的各項扶持政策和措施為民營經濟發展不斷注入了新的活力。
3、抓重點、抓關鍵,推動民營經濟上規模、上水平。一是突出抓好扶優扶強。臨海市確立一批規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的重點民營企業,加以重點扶持。他們不但堅持樹強扶優,加大對超億元企業的扶持力度,而且高度重視後備骨幹企業群體的培育,着重抓好產值幾千萬元的“第二梯隊”企業,扶持他們儘快成為帶動一方經濟和整個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二是抓質量興市、名牌興業戰略。他們各級把抓質量、創名牌作為提高區域經濟整體素質的戰略性措施來抓,列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的行業和產品,進行重點培育。並對創名牌的企業實行重獎,全市普遍實行了對創國家級名牌產品的企業由市本級獎勵100萬元的政策。三是抓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促進產業集聚,推動產業升級,形成產業規模優勢和區域品牌優勢,使之成為民營經濟的龍頭。四是抓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臨海市是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的地區,他們較早就對國有企業和城鄉集體企業進行產權制度改革,90年代中後期就全面完成了企業轉制的任務,為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領域和發展空間,掃清了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臨海市國有集體企業轉製為非公有制企業的達97%。同時,他們不斷推動民營企業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允許個體私營企業自主選擇適合生產力發展階段、符合社會化生產要求和企業特點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自主經營,自我發展。並且以產權+市場為主線,引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他們還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大力引才引智,採取政府引導、企業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通過建立成果孵化中心、高新園區、技術貼息等措施,提高民營企業的競爭力。
4、轉變政府職能,搞好服務,為民營經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他們各級政府切實抓好對民營經濟的服務,對民營經濟實行“六個平等”:登記申報平等、規費標準平等、稅負平等、金融貸款平等、市場准入平等、部門服務平等。一是轉變機關作風,搞好辦事服務。通過改革審批制度、簡化辦事程序、政務公開、整治“三亂”等,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和機關作風,提高了對民營企業的服務水平。臨海市近三年取消不合理涉企收費項目265項,為企業減輕負擔3.69億元,去年共削減審批、審核、核准事項261項,減幅為64%。他們還實行投訴追究制,對所有機關幹部,凡是被投訴經查證屬實的,第一次給予通報批評,第二次調離崗位,情節嚴重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二是提供融資服務。臨海市設有企業擔保公司,切實解決了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市裡每年專門撥出1億元建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資金。三是開展維權服務。為保護個私經濟的合法權益,臨海市較早就制定了《私營企業權益保護條例》,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市上建立了維權中心,通過個私協會和工商聯抓好維權工作。四是積極為民營引進人才和開拓市場做好服務。他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應該由企業來辦的,政府不干預,凡是一家一戶企業該辦而辦不了的,政府主動提供服務。針對企業在人才和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政府積極開展招才引智工作,促進一批企業與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術合作關係。同時,通過舉辦境內外商品交易會、博覽會、展銷會,鼓勵企業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
5、加強管理和組織領導,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保障。臨海市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視加強對民營經濟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工作,切實把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責任到位。他們把個私經濟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立相應的目標責任制,促進個私經濟加快發展。市上專門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擔任組長的個體私營經濟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抓好個體經濟的日常工作,並專門組織督查組,對全市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措施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保證了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他們及時總結典型,推廣經驗,在全社會大張旗鼓地表彰民營企業家,營造了關心、重視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同時,他們十分重視發揮行業協會等民間組織的積極作用,通過他們溝通上下,搞好協調,理順關係,為推動民營經濟的發展發揮了橋樑作用。
三、主要體會
通過在浙江省臨海市一個多月的掛職學習,使我受到了一次如何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教育,受到了一次如何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的教育,思想震動很大。目前,我縣民營經濟的發展規模、層次和效益與臨海市相比,差距還比較大,尤其是思想觀念上的差距更大。認真分析臨海市發展民營經濟的主要做法法,結合我們縣的實際,我認為我們要把民營企業做為全縣工業經濟的重中之重來抓,牢固樹立抓民營企業是全縣的大事、匹夫有責的觀念,廣泛宣傳動員,在全縣迅速掀起發展民營經濟的熱潮。着重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落實第一要務的主題,形成共識和合力。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良好的發展機遇往往在猶豫中喪失。我們必須用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毫不動搖地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要求統一思想,緊緊把握新一輪民營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老百姓經濟”、“民心工程”來抓,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體行動,擺到戰略地位,抓緊抓好,務必取得新的突破。認真學習浙江民營企業那種不斷開拓進取和創新的精神,破除“小富則安”的守舊思想,樹立“放水養魚”、“先發展、后規範”的思想,增強發展民營經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樹立干大事業、求大發展的雄心壯志,切實把民營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來抓緊抓好,要用抓招商引資的勁頭抓民營經濟,迅速興起新一輪的民營經濟發展的熱潮。
2、制定一個符合全縣實際的民營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思路。既要從全縣實際出發,又要體現干大事業、求大發展的良好精神狀態,自我施壓,確定好民營經濟的發展目標。在今後若干年內,民營經濟的發展力爭要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長,並做到速度與效益相統一,要以這個目標作為考核各級黨委、政府政績的主要考評標準,並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堅持放開、放心、放手、放膽“四放”的發展的方針;堅持內資、外資、民資一起上,大中小企業一起發展的思路。重點放在抓好啟動和激活民資、內資,鞏固提高和大力吸引外資,進一步推進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實行“公轉民”,推動資本民營化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混合型經濟的發展,為民營經濟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制定一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必須制定一套管用的政策措施來體現出我們的比較優勢,推動新一輪的民營經濟發展。要重點研究啟動民資、引進外資的新措施辦法,以及在放寬領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技術改造、提高服務方面的新措施。要借鑒臨海市的做法,在政策方面採取更大的靈活度。縣委、縣政府的政策措施出台之後,各部門要根據職能制定出具體的實施細則,要強化督促檢查工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到底,“決不放空炮,決不掛空檔”,為全縣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4、轉變政府職能,改善機關作風,搞好協調服務。要進一步規範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的行為,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務效能,對民營經濟要多支持少干預、多指導少指責、多服務少設卡、多協調少扯皮,真正做到寓管理、檢查、監督於服務之中,減少政府對經濟事務的行政性審批,實施民營經濟發展的暢通工程,堅持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對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人和事要一查到底,嚴肅處理,堅決維護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主的合法權益,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5、切實加強對民營企業的管理、引導和組織領導。縣上成立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負責協調各級、各部門做好民營經濟的指導工作。經常分析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解決。加大發展民營經濟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根據民營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及時加強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堅持每年召開一次民營經濟的總結表彰會,及時總結推廣民營企業的先進典型和經驗。重視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機構的積極作用。大力開發人才資源,尤其是加強企業家和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加大外出培訓力度,全面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保障。通過各項措施的落實,開創安西民營經濟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