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送春教學反思

送春教學反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篇一:送春教學反思

  《送春》是宋代詩人王令寫的一道惜春之作,詩人從殘花落更開,燕子飛回來,子規啼血喚東風,暮春時節景色描寫表達詩人對春天的眷戀之情。

  在我教學時從本單元的訓練點入手,本單元是以“春意”為主題。《詠柳》一課突出初春柳樹抽新枝發新芽的欣喜。而本課卻隱含作者一點點傷感之情。所以在教學時我先通過複習使同學明確一點,就是作者的心情不同會對同一景物產生不同的情懷,便於學生明確詩的思想內容。

  在教學時,我從朗讀入手,通過朗讀感到學生對詩意的把握不好,於是我便相機引導學生:“同學們當我們對詩的朗讀不能入情入境時怎麼辦?你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嗎?”“是的同學們那是因為你們沒能把握詩句的含義,導致朗讀的不到位,那麼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理解詩意呢?”孩子們因為有了學習古詩的經驗,所以很快就說出了,可以結合註釋,查閱工具書來解決問題,理解重點詞。感悟詩意要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完成,於是我便結合詩句引導學生說一說詩人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通過聯想和想象,了解詩中所描寫的暮春時節的景色。但很遺憾,學生的體會只在眼前,看到的是花殘滿地的景象。所燃起的是一種哀思,一種對美好的惋惜之請。尤其是啼血的杜鵑引發了學生的憐惜。雖在我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走出情境,但學生受到這種感情的渲染,情緒仍很低落。我藉機引導學生,春天是美好的,正是由於它的美好,才會有人們對春的眷戀,這種眷戀才增加了我們的傷感,使學生最終發現,原來同一事物由於寫作角度不同,選擇材不同,最終表達的效果也就不同。

  本文是雖是惜春之作,但在字裡行間我們又能體會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當我在教學時揭示這一主題時,孩子們又都充滿了一絲傷感,同時也悟出了些許道理!

  篇二:送春教學反思

  課後有這樣一道“討論”題:對於這首詩,你有問題嗎?把它寫在下面。學生們提出了幾個問題我們通過不同的方式都解決了。

  如:

  1、“殘花”是什麼樣的花?我們聯繫生活理解“殘花”就是凋謝的花。我們教室窗台上正好有一盆一帆風順花一朵花漸漸凋謝。學生們親眼所見,印象深刻,自然理解了“殘花”的含義。

  2、子規為什麼啼血?我們上網查閱了有關傳說,自然也明白了。

  3、學生小谷問:“這首詩題目叫《送春》,而詩的最後一句卻說‘不信東風喚不回’,這邊‘送’,那邊還要‘喚回來’,到底是‘送’還是‘留’哇?學生們一聽都紛紛響應。我思考片刻,說:“這個問題值得思考!我們討論討論。”有學生建議把題目換一換,《惜春》《留春》《戀春》……不也很貼切嗎?我尊重學生們的建議。課間,我與同年組教師討論這個問題,有的贊同學生們的想法,有的贊同作者。

  贊同作者的同事說:“家裡來了客人,客人離開的時候我們要送客人,那時會有很多的不舍、留戀之意,多希望客人不走哇,形式上是‘送’實際上充滿了‘留’的情感。我思前想後,覺得都有道理。我還要查找有關的資料,更深入地理解這首詩。



送春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