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后的感受(一)
考完試了,卷子發下來了,我心裡感覺很不是滋味兒,特別是評卷子的時候,我的心情很傷心,很痛苦……本應該做對的題,卻因為馬虎而寫錯了。我覺得“馬虎”兩個字害得我太多了,我相信有一些同學也是這樣的。我要吸取這個痛苦,嚴重的教訓,是它們化成認真,細心的力量。讓每次考試都能得到高分,只有這樣,才能改正馬虎。
我要多知道一些詞語和成語的意思,這次考試我在這方面扣分比較多,比如說:“無緣無故”的“故”字是什麼意思,本應該是“原因”的意思,而我卻寫成“事故”的意思。還有“出類拔萃”和“鳳毛麟角”的意思。
我還要多練習一些閱讀短文理解的題,是因為“永遠坐在前排”這個閱讀題,給我了沉重的打擊,所以我要練習閱讀題,去理解閱讀題蘊含的意思,去明白寫這個閱讀題的作者的用意。
我對“句子訓練營”這個大題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這道題我全做對了,不過,我還要虛心,使它成為我的強項,我要練更多的句子,讓我寫出來的句子更完美,更美好。
“填字成詞”這道題對我並沒有什麼大礙,只要書上的詞語會默寫,就會做這道題,就會填字組成詞語。所以,書上的知識是最基礎的,就像這道題中的詞語一樣。
下次考試,我要努力進取,讓“馬虎”這兩個字從我身邊消失,是徹底的消失,只有這樣,我才能取得一個優異的好成績。同時,這次考試也讓我得到了一個教訓:題要做的認真,做的細心。做完卷子以後,要細心檢查試卷,以免輸給“馬虎”兩個字。
考試后的感受(二)
隨着下課鈴聲的響起,心驚肉跳的期未考試終於結束了。考試前,我有十足的信心,三科成績平均分要在95分以上。考試后,我的心一直懸着,為什麼呢?事情是這樣的,坐在我後面的吳小冰問我:"你數學考試中的判斷題是什麼答案?”“對,對,對,後面就不記得了,反正兩個錯,其它是對的。”我回答。
“對了,那小倩睡覺的那題呢?”她又問。
我說:“6時30分,對嗎?”
“錯了。”她說,“是7時40分。”
“啊!”我叫了起來。因為我要的是95分以上,如果這道題錯了,就要扣5分,天啊,要是再有一點錯誤,我的95分將不保了。千萬不要扣我的分了,唉,要是扣了分怎麼辦,我在胡思亂想中掙扎。
放學后,我在家又計算了一遍,原來是我對了,9點30過9個小時不會是7點40的,我虛驚一場。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相信自己,別人說的話不一定正確,如果別人說你錯了,就想想,我真的做錯了嗎?多想一下,正確的答案就已經在腦海里了。
“Yes!”今天老師在微博上公布了成績,我平均成績95.8分,哈哈,今年生日老爸要請我吃山珍海味啦。
考試后的感受(三)
“從黑暗中出發的人,迎接他的是黎明,在月考後出發的人,迎接他的是期中(考試)。”日新月新“考”常“興”,月考之後不久又迎來期中考試。唉——真沒個喘息的機會。看來頭髮又得“集體犧牲”了。
俗話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昔日抱得多了。現如今不抱呢,心裡不平衡,抱呢,又嫌太多餘了。思來想去,還是抱了牢靠些,於是拼了小命複習,可惜結果並非如我所願。總結兩點:其一,晚上過於激動,翻來覆去影響了心情與睡眠;其二,就是佛腳抱得太多了,難免會出亂子。其實我只是緊張了點,倒是沒啥大問題——話說回來,我為何而緊張呢?
其實答案我們都心照不宣。又為何“不宣”呢?哈佛的校訓有言:“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為友嘛,自然,是有生死之交的。但誰也保證不了是不是一面之交或狐朋狗友。這就是哈佛所擔心的。也是哲人與凡人的區別——同樣,孔老夫子也只能稱“哲”而不是“聖”。
如果,月考時我處於沸點,那麼現如今我便是跌入了冰點。不過沒事,懂就行了。平日里,一直以來我似乎有些張狂。老師同學送我兩個字“幼稚”,我不知是否是我太不明白中庸之道了。但是,中庸不過“藏鋒。”既是“藏”,勢必有出鞘的時候!現如今,藏“卻意味着石沉大海,消失了。能被社會消磨的,絕不是把好劍。但如“魚腸、扁褚”,頂尖的,永不會消失,也同樣永不會被完全駕馭。我雖說不是“巨闕湛蘆”,亦不是“幹將莫邪”,但質量卻也是百分之百的。一次失手,傷不了!
我們厭惡美國佬,但我們有想過現狀嗎?應試複製打工者;放養生產領導者。對於這個銳之族,中國人,這些“藏鋒者”,準備好了么?
感受,就是想着想着就多出來了。應試教育,你是否能夠給我們這些學子留下些空間呢?在這片為了紙片拚命的12年戰場上,我捫心自問,疑惑不解。
考試后的感受 標籤:期中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