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伊豆的舞女》讀後感2篇

《伊豆的舞女》讀後感2篇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伊豆的舞女》讀後感(一)

  溧水縣供電公司 曹陽

  有種愛情註定不能在真實生活中被尋得,就像川端康成筆下的這個空靈、靜謐、卻又瀰漫著淡淡哀傷的故事。在這段故事裡,沒有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沒有纏綿悱惻的長相廝守,甚至於沒有一點點的世俗脂粉。

  故事的情節很簡單:在一個煙雨迷濛的季節,一個就讀於大學預科的少年,在一次本該孤獨的旅行中邂逅了一位美麗的舞女。到這裡,如果按照世俗人的想法,那麼接下來便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但在這個故事裡,少年與舞女卻僅僅只是通過幾眼凝眸、幾句片語來演繹這段青澀而又朦朧的戀情。不能怪他們年少無知,不能怪他們懵懂青澀,這樣的悲傷就像是那美麗的相遇,是註定好了的。一個是身世孤苦的少年,一個是輾轉漂泊的舞女,或許對他們而言,能夠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季節相遇便已是最大的緣分。當旅途結束時,來送他的舞女雖然心中有說不出的難受,但卻始終沉默。船開了,舞女的身姿漸漸遠去,消隱。少年沮喪地躺在床上,眼淚撲簌撲簌地往下淌。而那個關於冬天裡的約定,我們無從知道是否能夠實現,或許也只有這樣一個無果的結局才能讓人感到雋永,才能讓人細細回味。

  故事讀完,突然想起了一段對於伊豆的評價:伊豆不同於東京,東京的繁華它沒有;伊豆不同於奈良,奈良的睿智它沒有;伊豆更不同於京都,京都的古風古韻它也沒有。它所擁有的,只是那淡季的憂鬱與純真的自然吧,而這份憂鬱與自然又恰恰適合這朦朧的初戀,因此這段故事只有發生在伊豆這種地方才讓人覺得合情合理。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如同日本這般狹長而美麗:春有櫻花樹海;夏有野芳佳木;秋有楓葉素潭;冬有雪山溫泉。四時不同的美景幾乎都可以在這個小島國里尋得。然而,正是島國的特性又使得日本人骨子裡透露着一絲淡淡的絕望:村上春樹如此,山島由紀夫如此,川端康成自然也不例外。他用濃郁的日本情調將這牽挂人心的初戀渲染得極具東方美感,那種日本人特有的哀愁、頹廢,也讓整篇文章充斥着說不出的情調,時而甜蜜,時而哀傷。

  川端康成曾寫過:“‘平安朝’的物哀成為日本美學的源流”;“美與悲是相通的”。物哀,是日本的美學觀點,是日本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其含義簡單說便是觸物傷懷,真性流露。大概正是源自於這種觀點,日本人遂養成了重生輕死、追求瞬間美的精神內涵。這種內涵其實不僅僅體現在文學方面,像東山魁夷的畫,日本民俗樂器中的尺八,以及多有重複疊唱的日本民謠,這些但凡帶有日本特色的東西都有着這種內涵,彷彿天生帶來一般。

  其實從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那種維特式的煩惱我們每個人也都經歷過。就設想故事是真實的,少年在和舞女分離后或許便會永不相見,更或許,有那麼一天,舞女的聲音、笑容、甚至名字都會消失在少年的記憶中,但對少年來說,這段朦朧的初戀是絕不會忘記的。因而對於我們而言,如果遇到過,不管是人還是物,那麼就別錯過,或許就因為那一瞬間的轉身便會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讀完這個故事,突然想起一句古語:“知君情深意也厚,憶人全在不言中。”或許這便是這個故事結局的最好詮釋,沒有結局的結局,一切盡在不言中……

  《伊豆的舞女》讀後感(二):青春少男的心路歷程

  王光輝/文

  偉大的作家總是能寫出全人類共同的感受。所以,偉大的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往往是超越種族、階級、文化層次等界限的,是普遍存在於各種讀者當中的。

  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說《伊豆的舞女》(人教社《語文讀本》第二冊第三課),就飽含着這種深刻又普遍的感情。文中的“我”,二十歲,頭戴高等學校的制帽,肩挎一個學生書包。不正是年少情狂又善良真誠的大一學生嗎?抑或是渴望美好又難耐衝動的高中生?下面就“我”與舞女同行的過程為線索,講一講“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我”到伊豆旅行的原因是“忍受不了那種令人窒息的憂鬱”。這表明,“我”是帶着苦悶和躁動來到伊豆的。生理迅速成熟,內心的慾望像氣球一樣吹起來,學習生活又是那樣的枯燥和繁重,很容易造成青少年莫名的鬱悶和孤獨。這一點,正如文中的“我”。

  “我”和舞女第一次邂逅,是在湯川橋。“我不時地回頭看她們,一股旅行的情趣油然而生。”“我”帶着苦悶和躁動到了異域他鄉,而且是獨自一人,正是可以“為所欲為”的機會。恰好遇到一個十五六歲的漂亮又單純的小姑娘,而且她是舞女(當時,日本的舞女很多是妓女)。“旅行的情趣”是什麼樣的情趣呢?我想,不僅僅是弗洛伊德的“本我的喚醒”還有“渴望被愛、渴望陪伴”的感受。所以,“翌日晚上在湯島”“我”“聚精會神地觀賞着那位舞女在門廳里跳舞”。這“聚精會神”,是潛意識的進一步展露,是快感的前奏。

  “我”先處心積慮地摸清了舞女這一行人的路線。(“白天在修繕寺,今天晚上來到湯島,明天可能越過天城嶺南行去湯野溫泉。”)然後,“我”故意讓人家先走,再“浮想聯翩,急匆匆地趕來”。“我”甚至冒着大雨追趕,“因為一個希望在催促我”。這個“希望”實際上是“我”到處尋找的情感出口。

  在茶館,“我如願以償”,卻“氣喘和驚慌”地“沒有言語”。這種驚慌和恐懼也是青少年心理能量突然獲得釋放時的一種心理反差。

  茶館老太婆說,那舞女“哪兒有客人,就住哪兒唄”。這句話“煽起了我的邪念”。初露端倪的性的慾望終於被點燃了!邪念的火苗勢不可擋卻有種種顧慮。目的一旦明確,這驚慌和恐懼必然更加強烈。所以,當“我”在山路上“追上了她們”,用“佯裝冷漠的樣子”來掩蓋內心的恐慌。幸好,善解人意的漢子(舞女的哥哥)欲言又止,為我遮羞。“您走得真快……正好,天放晴了。”

  舞女和“我”的對話,是開啟“我”心底秘密之門的鑰匙。我問“冬天也能游泳嗎?”,顯然對“學生哥”來找舞女(不是主人公薰子)的真實目的不清楚。這懵懂地了解,恰恰激發了強烈的好奇。(如果是透徹地知曉,也許會坦然處之)四十歲的女人說,“這孩子有戀情哩”。一句“意外的話”,“戛然中斷”了“我”的遐思。此時,“我”心裡有煩躁、情趣、邪念和恐慌又增加了嫉妒。

  小說第二部分尾部,“我”在溫泉旅館里輾轉難眠雨夜聽鼓。“遠處隱約傳來了咚咚的鼓聲”是舞女在為人表演。“我幾乎要把擋雨板抓破似的打開了它,把身子探了出去”充分表現了“我”為舞女擔心的焦慮。“那舞女今晚會不會被人姦汙呢?”“我”嫉妒“男人們”肆無忌憚地與舞女調笑,然而,“我”鄙視他們。“我”需要,但是“我”高雅;“我”追求,但是“我”怯懦。更糟的是,“我”恨自己的怯懦。這很像郁達夫小說《沉淪》里,中國留學生聽到日本妓女在隔壁與客人調笑時的感受。

  翌日上午,“我”問漢子:“昨夜裡鬧騰得很晚吧?”“我”想盤問舞女的情況。漢子遮遮掩掩“裝出無所謂的樣子”,就更讓“我”擔心了。其實不是擔心,是衝動和嫉妒。當然,漢子的偽裝是在“我”看來的偽裝。

  “我”在南伊豆的溫泉浴池目睹了舞女“潔白的裸體”。這是“我”心路歷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那一刻,“我”竟然不再恐慌也不再有“邪念”,“我”只是“快活、興奮,又嘻嘻地笑了起來”。舞女青春靚麗的胴體,像“一股清泉蕩滌着我的心”。舞女舉止大方毫無忸怩。這從心靈到軀體的美,給我安慰讓我放鬆。多日來積壓的情感得到了釋放,就像一隻快要爆破的氣球得到疏導。躁動的心漸漸平息。

  接下來,“我”從容地與舞女交往。“我”饒有興緻地與她下棋讀書。“我”滿懷同情地答應要陪他們去給寶寶做七七。“我”愉快而悠閑地和她在山頂聊天。“我”心存感激地答應“帶她去看電影”。舞女的陽光氣質,完全照亮了“我”心裡的陰霾。

  至此,“我”的心路歷程基本上走完了。縱觀全文,“我”帶着荷爾蒙憂鬱和煩躁去旅行,邂逅了美貌又單純的舞女薰子。“我”內心產生一種情趣,很快就燃起了邪念的火苗。“我”一路追隨舞女,每一次接觸都有一陣狂喜一陣心慌意亂。本性衝動,寂寞煎熬,妒火中燒,“我”的精神幾乎崩潰。這時,舞女青春美麗的身體讓“我”滿足,舞女純真和清雅的心靈讓“我”平靜。

  “我”懂得了要享受美首先得欣賞美尊重美。“我”懂得了騷動可以平息,情感需要撫慰,但必須用“愛”做根基。“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諦,人性的本真。

  在跟隨舞女輾轉奔波以後,在蠢蠢欲動幾乎偷嘗禁果以後,在目睹了魂牽夢縈的人間尤物以後,在與舞女愉快交往以後,二十歲青年的躁動的心,平靜了,塌實了,滿足了,感動了。所以,小說結尾,“我任憑淚泉涌流”,“頓時覺得舒服了”。

  男人的成長,是從有女人開始的,不對嗎?

  (責任編輯:陳薈楠。本文作者王光輝,現為中學語文教師)



《伊豆的舞女》讀後感2篇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