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讓寶寶愛上幼兒園讀後感
今天我有幸閱讀了《讓寶寶愛上幼兒園》這本書,這是 董旭花教授和袁霞園長寫的一本關於寶寶入園問題的一本書。這是一本涵蓋寶寶家長從寶寶入園到幼兒園畢業所能遇到的幾乎所有問題答案的“錦囊妙計集”。它不僅僅是一本教育策略的教育書,這本書里支撐每一個策略和策略中每每折射出的兒童觀、兒童教育觀是更值得我們熟讀和深思的。
作為母親,我體驗到了和所有父母一樣的甜蜜和滿足,也體驗到了一樣的困惑和掙扎。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幾乎每天都和孩子打交道,和家長在交流。每每看到新生入園時,寶寶撕心裂肺的哭啼、死死攥住父母的衣角頭髮不肯放開的拉扯、用噙滿淚水的雙眼盯着我喊“我要回家,我要找媽媽”的請求以及在個別家長交談中流露出的“該送”還是“不該送”的內心糾結、一天好幾個電話打給我背後的那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揪心、幾乎什麼也不想干只要可以在幼兒園的某一個角落看到自己的孩子的內心祈盼等等,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的令人心酸。此時的我,既要擔負起引導幼兒儘快的度過入園焦慮期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責任,又要做好家長工作,隨機的解決家長提出的這樣那樣的問題,幫助家長緩解比幼兒還要焦慮的心態。經過不懈的努力,幼兒適應了幼兒園,可每一個幼兒都會有不同的特點,每一個家長都會有不同的觀點和態度,針對每一個個體都會有需要我們解決的不同問題。這使我們絞盡腦汁,在這本書里讓我們找到很多教育孩子和向家長解答問題的對策。
篇二:第一天上幼兒園讀後感
看了《第一天上幼兒園》,我發現小恐龍貝兒不想上幼兒園,因為她任認為老師會很兇,而且那也沒有她的朋友。而她的哥哥很想上幼兒園,因為奧斯卡上了兩年的幼兒園了,所以他知道幼兒園的樂趣。吃早飯時奧斯卡告訴貝兒:“我會把我的朋友介紹給你,有熊布魯諾、倉鼠戴奧、狐狸莉莎。”然後貝兒決定上幼兒園。河馬老師一邊歡迎新同學,一邊跟家長說話,然後老師讓其他同學帶貝兒參觀一下幼兒園。媽媽說五點接他們。參觀完他們吃午飯。下午他們一起玩球。對了,貝兒在學校有一個特別的標誌,就是微笑太陽。他們玩得很開心 ,完全沒有感覺到一分一秒過去了,五點媽媽來接他們。貝兒問老師:“我明天可以再來嗎?”老師說:“可以。”回答到家,爸爸問:“在幼兒園裡好嗎?”貝兒說:“太好了,和我今天早上想的完全相反,老師很好,同伴們都是我的朋友。”奧斯卡、爸爸、媽媽都笑了,貝兒也笑了。
看完故事,我想起了我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把握送到老師身邊。幼兒園有許多朋友。我最好的兩個朋友是宇航和陳紅哲。我們三個組成了一個小隊,下了課,我們常常在一起玩。對了我忘說小隊排名了。陳紅哲老大,宇航老二,我就是老三,因為我長得最矮這就是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我很開心,也很愛上幼兒園。
篇三:從幼兒園到清華園讀後感
在我的孩子第一次以一個小小學員的身份慶祝“六一”的那一天,我獲得了優秀家長這個光榮的獎項;獎品就是一本《從幼兒園到清華園》的書籍。我很期待,也很好奇,這究竟會是怎樣的一本書呢?
一直以來,我只知道清華是一個讓人神往的名牌大學,雖然我沒有去過那裡,但是,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會常常聽我的父母講起她的名字。上學之後,每一任老師也會把這個名字掛在嘴邊,極盡嚮往的給我們描繪她的樣子。也許老師也並沒有真正的去過那裡,但確實清華大學是每個莘莘學子的夢想,她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獲得最高的崇拜和讚美。
但是,當我看到書中關於清華身世由來的時候,我真的震驚極了,不可置信的把那一章一字不漏的又看了一遍。沒錯,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太多恥辱的、不堪回首的往事和記憶。那些恥辱的印跡由清代開始,並且以清朝為最多,真的很讓人氣憤。中國是一個歷史大國,居然淪為一些小國家瓜分欺負,可見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慈禧太后和清政府是多麼的腐敗無能。儘管如此,我還是不能想象,清華大學居然是在那樣一種國難當頭狀態下的產物,她是美國人妄想培育美式中國領袖製造的搖籃?!
美國人的邪惡太讓人氣憤了,我血脈僨張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以至於今天在寫下這一段話的時候又憤慨了一回。是的,所有的中國人都會因為那一段歷史悲憤,並且感同身受。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摘錄:“……不幸之中,清華獨幸而受國恥之賜。既享特別權利,自當負特別義務。”
歷史已經成為過去,留下的傷痛被歲月慢慢滌盪出堅強。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身世,每一個進入清華的學子才更能深刻的理解肩上背負的擔子和使命。那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時刻鞭策着自己,不忘國恥,自強不息,奮發圖強!
老實說,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一本好書不應該單從頁面上來決定看完與否的,我認為好書就應該慢慢的看,一邊看一邊品味,那樣才有意思。
書中引薦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大膽,它直面了我們國家教育方式的不足。雖然說這個“錢學森之問”已經引起了上至國務院總理下至普通百姓的深思,但是它還沒有直接當做議題用來改善我們的教育現狀。怎麼說呢,我覺得從我讀書的時代乃至追溯到更早以前,一直到現在,衡量一個孩子優秀與否就是單看他的考試成績。成績好,得分高,自然就可以上好的大學,這樣的孩子同學羨慕,老師喜歡,其他孩子的家長也逼着自己的孩子以他們為學習的楷模。我知道分數固然可以檢驗一個人到底學了多少東西,但關鍵是這些學到的知識可不可以轉換到生活中,應用到生活中,這就值得我們深思了。因為有的人會讀書,會考試,但畢業之後走向社會反而找不着點。動手能力差,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心理壓力不知道如何排解,感到無所適從。正所謂“讀死書,死讀書”,就像清華校園裡的雕塑“悟”一樣,往上看,是在知識的海洋里徐徐崛起,展露頭角;向下看,他正在書山書海中慢慢沉淪,湮滅。
我不知道其他孩子的家長對教育孩子有什麼樣的想法,但是我對待孩子以後讀書的態度就是:分數並不重要,因為它並不能決定一切。我會努力地嘗試一種教育方法,能夠讓孩子學到東西,並且運用於生活。她打滿分我當然高興,她考試不及格也會有其它的路徑。只要讀書的方法正確,不盲目施加壓力,又怎麼能不愛上讀書呢?
還有一個我認為最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其實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品德修養,心理素質,口才藝術等等。大家應該都有發現,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傳奇故事,我們所看到的,勝利總是屬於那些代表正義,心態平和,內心充滿力量的人。從小時候起,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揚善懲惡,只有善良才會永垂不朽。所以做人首先還是要具備善良的品性。
我非常喜歡書的第十七章 “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最的的歸宿”這一篇,人除了善良,還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他說:一個人如果管不好自己的情緒,其結果必然是:原本簡單的事情迅速變得複雜,原本雞毛蒜皮的小事釀為人命關天的大事,原本希望達成的目標愈來愈遠。像早一段時間的新聞“葯家鑫案”,還有早幾年的“馬加爵案”等等,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材生,結果卻觸犯法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的罪過。所以,我們還會以為只有讀書成績好才是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嗎?世界上原本沒有“惡人”,也沒有真正的“壞孩子”,是父母的教育忽視了最基本的東西,影響了孩子的一生。如果真的對孩子負責,那麼在教會孩子各種各樣的技能之前,先培養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吧,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品德修養抓起,正如王紅兵老師說的那樣,如果父母能懂得一個人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哪些是關鍵素質在起作用,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能配合學校給孩子這些關鍵素質,那孩子上不上清華,其實已無足輕重。
感謝這本書的作者王紅兵老師,他不僅在書中帶我遊覽了我少年時代心中的那個夢想聖地——清華大學,而且還 給了我很多思考的引子,以及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我相信這本書我會看很多遍,每一次都會有新的認識和感受。為了做我孩子的優秀母親,我會繼續努力的!加油!
篇四:幼兒園指導綱要讀後感
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深入的去讀《幼兒園指導綱要》。這次我也就利用空隙時間把綱要仔細的讀了一遍,領悟了一邊,我的腦細胞也跟隨着我閱讀的視線,一次又一次的沖刷着,洗禮着,讓我有了更入一步的熟悉,也有了很多的感受和自己的一些見解和想法 。
作為擔任十年的幼兒園教師,深刻體會到:要得到孩子的喜愛,尊重。必須要學會尊重、信任孩子。要用發展,個別差異、全面的眼光來看待每一位孩子。要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才能使自己走進孩子的世界,做到真正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個性,從而幫助自己更好的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比如:我們一再說要“蹲下來”看幼兒,尊重幼兒,從形體語言來看,要做到蹲下來是一件不難的事。事實上,在幼兒園很多老師已經在傾聽孩子、與孩子交流、應答孩子、幫助孩子的過程中蹲下身來;而有時往往做法是:從動作上真的蹲下來了,但卻做着訓斥孩子的事,類似這樣,即使老師的高度降的再低,幼兒也不會感到絲毫的平等,從而影響到教育的實施。不能真正營造了《綱要》所說的“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呢?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教師要將“心也蹲下來”,“……,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給予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師生互動”(《綱要》)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真誠的對待幼兒的精神情感世界。說實話,我也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再讀《綱要》,我發現我做得遠遠不夠。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細緻觀察了解幼兒的行為,用心地傾聽孩子的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教學中,教師蹲下身體傾聽孩子的聲音是將幼兒置於平等地位的基礎,是營造良好心理環境的基礎。正如巴特爾所指出的 “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師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僅僅投向學生的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
其次,要做到真誠,真誠就是認真、誠懇、關切、不欺騙、不虛假DD真誠地對待孩子的提問,真誠地對待孩子的“告狀”,真誠的對待孩子的表達,甚至是孩子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每一點變化,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毫不吝嗇的給予每個幼兒肯定的態度,關注的目光,鼓勵的話語,盧梭認為兒童具有不同於成人的精神生活“兒童具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