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小小說>故事新編>《方水寶塔村的故事》作者:三川賢夫

《方水寶塔村的故事》作者:三川賢夫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方水鄉的西南面,即從永鎮場往安縣花荄方向前行約三公里左右,有一處老地名叫彭家祠堂。傳說清朝嘉慶初年,這裡住着幾十戶姓彭的人家,人丁興旺,財路通達,成為當地少有的大富大貴人家,彭氏家族便在此修建了一處青磚青瓦的大四合院,作為供奉祖先、議事聚會的彭家祠堂。其中有一家叫彭啟功的老人養育了四子,大兒叫彭天衛,從小愛舞刀弄棍,特別喜歡練習舉重。起初用兩個擔土的撮箕裝些卵石練習兩手平舉,練上月余就往撮箕里增添一個卵石。一年後,兩個撮箕里的卵石都裝滿了,一次練習時卵石從撮箕口滾出來砸傷了自己的腳趾仍堅持練習不停。其父多次阻止無效,心想:此兒愛好習武舉重,不如打兩個有提手的石墩供其操練,說不定以後能考上武狀元呢。石匠請來后按照兒子的要求,打了兩個一尺見方的石墩,每個約莫五、六十斤重,從中穿孔安裝鐵環作為提手;又打兩個分別為八十斤、一百二十斤重的圓石球,作為雙手舉重練習。彭天衛十五歲這年已長成一個大小夥子,個頭不高一米五左右,但手腿粗壯有力,雙手平舉兩個石墩可以左右轉圈半小時之久;雙手能將最重的那個一百二十斤的圓石球從地上捧起舉過頭頂又輕輕地放下地面,可以連舉十次臉不紅氣不喘,周圍大人都讚不絕口,同齡少年更沒有誰敢招惹他。

  這年彭天衛前往安縣府參加童試考中武秀才;十八歲時又到成都參加鄉試考中武舉人,從此彭家成為當地勢力顯赫之族,彭天衛也開始驕橫起來稱霸一方,外姓人都處處讓着他、遠避他。二十一歲時前往京城參加武進士的會試未中,後來又參加過兩次武進士的會考均未中,沒有取得殿試的資格,想成為武狀元的願望也就落空了。在彭天衛三次參加京城會試的九年期間,彭啟功的另外三個兒子也先後到了考取功名的黃金年齡時期,遺憾的是都只過了秀才關,與舉人、進士無緣。因為四個兒子都未實現“狀元”夢,已過知命之年的彭啟功日夜焦慮、鬱鬱寡歡,久之積鬱成疾,一病不起,四處求醫無效,病情日益加重。彭啟功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叫大兒請來陰陽先生為自己看一處能讓後人發達的墳地。陰陽先生說:“我若為你看準了陰地,你葬於此,家族必然興旺,後人必當官發財。但是我就會瞎眼跛腳、斷子絕孫、老無所養啊!”彭啟功向陰陽先生保證道:“你為我……看準了……寶地,我兒……考上狀元,會把你……當作……義父,為你……養老送終……願立據為憑。”立即叫來二兒寫下字據一式兩份畫押蓋章,交與大兒與陰陽先生各存一份。

  字據寫好后第三天,還差半年才滿55歲的彭啟功帶着遺憾與希望死了,葬在了看好的那塊風水寶地。又過了半年果然陰陽先生的幾個子女都先後病死了,自己的左眼瞎了雙腳跛了,喪失了謀生的能力,按照先前的字據協議,便來到彭天衛家養老。初來彭家,彭天衛幾兄弟都熱情地尊稱陰陽先生為“義父”,一日三餐好酒好菜相待。陰陽先生也以“義父”自居,並托自己的徒弟說媒,不到三年便為彭家大兒與二兒、三兒辦成了三件婚事,只有四兒還在埋頭於考取功名的學業之中,不願談及婚事。彭天衛滿三十歲時也是他的小寶貝滿周歲,於是大擺酒席宴請近鄰與親朋。酒宴上有客人敬酒賀壽時稱彭天衛為彭武爺,大家都知道他好習武考中過武舉人,於是都這樣借敬酒恭賀他為彭武爺,一些小孩子直接叫他“武老爺”了。後來時間一久“武老爺”的稱呼就代替了他的名字;時間一久“武老爺”也更加驕橫,常常替彭氏家族大打出手;時間一久“武老爺”也不叫陰陽先生為“義父”了,反而叫陰陽先生幹些推磨、劈柴的苦力活,也不讓陰陽先生與彭家同桌吃飯了,甚至只讓陰陽先生吃些殘湯剩菜。

  陰陽先生對“武老爺”的冷淡與虐待敢怒不敢言,漸漸產生了報復心理,悄悄叫來自己的徒弟商量了一番。第二天,陰陽先生告訴“武老爺”說:“如果彭家要想考上武狀元,還需要在正對彭家祠堂的那段小河上架一座石板橋,這樣有路有橋,彭家後人考取文武狀元就暢通無阻了。”“武老爺”覺得此話有理,便請來石匠在陰陽先生所指的河段修好了一座石板平橋。陰陽先生說要去踩橋查驗質量,便在他徒弟的攙扶下離開彭家來到橋上,來回走了三遍,小聲地念念有詞地詛咒道:“河似彎弓橋是箭,射死彭家大小官。彭家女人成寡婦,男子難滿花甲年。”踩橋詛咒后讓徒弟帶他另尋別處去了,從此渺無蹤影。“武老爺”不見陰陽先生回來,覺得如丟了一個多餘的包袱,也並不派人去找。

  說來也奇怪了,那陰陽先生的話盡然得到了應驗。自從那石板橋修起后一直到清朝同治時期近八十年裡,這裡的彭家連秀才也沒有一個,更別說當官了;彭家的男人也都是在四五十歲左右便病死或意外死亡了,女人又不能改嫁只有守寡到老,彭氏家道逐漸中落。有人說這是“因果報應”,當然此話未必可信。因為在封建社會,因缺醫少葯、瘟疫流行,病死者甚多,何止彭姓家族呢?

  清朝光緒年間,彭家又找陰陽先生想法改變本家族的破敗運。陰陽先生說:“彭家運敗於那正對祠堂的石橋。”彭家說撤掉那石橋算了。可是陰陽先生又說:“只有修橋補路做好事,哪有撤僑毀路的?最好的辦法是在祠堂前方的路邊修一座七米高的字庫塔,既能抵擋那石橋之箭、復興家運,又可在塔內焚香燒紙,並每年擇吉日焚燒廢棄的書本字紙於塔內,讓其羽化成蝶以拜祭古聖先賢。這樣堅持數年,你家後生便可金榜題名、仕途通達。”彭家眾人聽后便籌資修建了一座七層字庫塔,彭家人稱之為寶塔。此塔修好後到民國時期,彭氏家族超過花甲、達到古稀之壽者逐漸多了起來。新中國建立后,彭氏家族中有當教師的,有擔任村幹部的,也算是家運復興了吧。

  土改時期,彭家祠堂所在的這個村因有一座字庫寶塔而改名為“寶塔村”,而彭家祠堂在土改中也被分給好幾戶了。後來有的在原址拆舊修新,有的拆往別處重建住房,彭氏家族共享的“彭家祠堂”已不復存在了。“文革”期間破四舊拆毀了寶塔村的字庫塔,拆下的石料修了河堤、路道、抽水站等。因鄉村路道的規劃改變,原有的那座石板平橋也拆往小河下游修建了石拱橋。

  與寶塔村有關的“彭家祠堂”、“石板平橋”、“字庫塔”,在該村歷史中確有其物,而今卻已蹤跡全無。關於寶塔村彭氏家族的興衰故事僅是民間傳聞,無據可考,還望彭氏今人不可對號入座、耿耿計較。

  (2014年9月24日)



《方水寶塔村的故事》作者:三川賢夫 標籤:鹿和狼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勵志故事 100個品德故事 紅色故事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