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涼快惹的禍!
(短篇小說)
一
下班,我和同事老鄭在22路站牌等車。
大街上,滿筒子爬行的地王八(小轎車),把路都擠窄了,可擠公交的人還是不減。同事老鄭感慨地說:“車門快要擠扁了。”
我仔細地觀查着帶“K”字頭和不帶“K”字頭的公交車,並對二者“容量”進行比較,雖然帶“K”字頭的比不帶“K”字頭的車裡涼快、舒服、寬敞,但不過擠不帶“K”字普通公交車的人,還是比擠帶“K”字頭空調公交車的人多得多。便也酸溜溜地附和着老鄭一句:“都怨咱挎兜癟呀。”
22路不帶“K”字,當然我和老鄭就擠它了。
擠公交最頭疼的事是“熱”。一到伏天,雖然冰城,最高溫度也竄到零上30攝氏度以上。車廂烤的溫度和人們呼出的溫度摻和在一起,讓汗水把小襯衫與座背粘在一起。即使打開車窗,在上下班高峰里,車速跑不起來,車內進風也不大,汗照樣從後背上往出冒。
其實,我和老鄭還算幸運。我們上車的站牌,都在離始發站很近的站上車,大多數時間上能弄個坐,不用擠過道。雖然汗還是要流的,也得用手帕一個勁地擦汗,不過跟站在過道的比,還應該知足。
老鄭五十齣頭,平時我叫他“活寶”。現他坐在那,很不“安分”,跟我一個勁地打趣:“公交車上的汗,你就別‘養’了。”
我無奈的苦笑,也只是苦笑的無奈。心裡自語道;“誰讓你沒車了。”
二
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出來,陽光還沒到熱時候。
我和老鄭又一起在站牌等車,他知道好獃,帶把傘,戴副墨鏡,很酷,又有點幽默。
他說:“天氣預報今天高溫度33℃。”
我說:“又是一天難煞的上下班。”
公交車上,找坐猶如搶坐,象獵人尋找獵物似的,眼睛要有活的。當我和老鄭擠上車,正在迅速地用目光撒網一樣找坐時,眼前的場面一下子讓我們目瞪口呆了。
這那裡是車廂,分明是客廳:每個坐上放在新的涼坐墊,靠背的兜里放把小巴扇,還放本《巴士》的雜誌。
喇叭里反覆播送着:“為了方便乘客和解除旅途悶熱的苦腦,公交公司特備涼墊、巴扇、《巴士》雜誌供大家使用和閱讀,希望大家保護好用品和讀物,謝謝!”
我的心立馬就涼快不少,坐在坐位上這個舒服勁,甭提了,擠了幾十年公交車,還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老鄭拿出小扇,試着扇幾下風,臉上爽出縐花,又冒出句風涼話:“這是太陽從哪邊出來?”
我翻開公交公司自編的《巴士》雜誌,沒有直面回答老鄭的問題,只是盡情地享受着“涼”中的“溫謦”……
三
出差一周,很想公交的。
回來老鄭就告訴我一條有關公交車的信息:“22路的‘涼貨’五花大綁了。”
我不解。
他說:“你上班坐下就知道了。”
早晨,在22路公交站牌,我們又擠公交車。
老鄭有點懸乎,我的眼神告訴他,這東西還在這麼放着呢。
老鄭示意,你拿拿看下。
我從前面坐背兜里拿出巴扇,一根白繩拴着;拿出《巴士》雜誌,一根白繩拴着;再移動下坐墊,還是一根白繩拴着。
一陣酸楚襲上心來,我心裡似乎也明白點其中點奧妙:一定是乘客的文明程度和公交車的文明舉動不在一個平台上,所以……
老鄭又努努嘴,讓我再繼續往前看。
幾個坐背兜前,只剩下兩根白繩在隨車擺動着,象丟了魂似的很無奈的在那牽挂着。
老鄭賣完關子告訴我:“就這樣,還不少都讓人順手牽羊了。”
我無語了,想了很多,很多……
四
時間往前走個不停,22路公交車還在原路線跑個不停,我和老鄭還在22路公交車上擠個不停。
一天晚上下班,我看到一個讓人心裡瓦涼瓦涼的場面。
車裡,人多,沒坐。我和老鄭都扶攔桿站着。
突然,老鄭大聲喊叫起來,冷不丁地還嚇我一跳:“你倆這樣,真讓人鄙視!”
我和乘客一樣,都順聲往老鄭方向望去。
原來,老鄭身旁坐位上,坐着一對男女小青年,象是戀人。男的把《巴士》拽掉正往兜里擱,女的把巴扇正往挎包里放,讓老鄭抓個正着。
所有車上的人心裡大概都明白了發生啥,都七言八語地幫着老鄭說了幾句譴責的話。
可道是,這對男女小青年兩人臉不紅不白,卻還理直氣壯地說:“這算啥大不了的事,別多管閑事。”
到站牌了,司機站起來制止這種行為,並邊往過擠邊說:“這些東西都是在車上為乘客服務的,你怎就好意思拿走歸為己有。”
男女小青年手腳利落,還沒等司機過來,便提前抬腳下車了。男的搖着《巴士》,女的晃着巴扇,在地下車口扔給司機一句話:“拿走也是為乘客服務。”之後,兩人便挎着胳膊,摟着腰,揚長而去了。
公交車繼續走着,我的思緒也在飛着:
A公交公司為乘客“解熱”,而有些人為啥不護守道德規範,佔有意識極強去“偷涼”,看來整個民族的素質教育是當前國民的頭等大事呀。
B我身邊共事多年的老鄭,平時整天能扯片欄,侃大山,而今天瞬間蹦發出的光亮卻直剌激我的雙眼。那麼,人世間的所謂英雄,可能就是在這平平常常的瞬間誕生的吧。
呵,不解的謎!
五
第二天早晨,我又和老鄭擠公交車。
落坐之前,我們倆人幾乎同時發現個新秘密:坐上的“涼”東西沒了,巴扇沒了,《巴士》沒了,涼墊也沒了,連拴的白線繩也沒了。
司機與老鄭非常有好示意,有些老乘客也與老鄭打招乎。
一會,車上的喇叭響了,在報站的間隔時間向大家解釋道:“各位乘客,對不起。我們為乘客方便準備的巴扇、《巴士》、涼墊,只用了二十天就丟失三分之二,目前失去了使用功能,經公司領導研究,今天把剩餘的全部撤下,請大家原涼。”
司機好象還在生氣,接着播音的話茬大聲說:“一個巴扇5毛錢,一個涼墊8塊錢,一本《巴士》也就5塊錢,你說都歸為己有,都是什麼素質。”
車內,一陣附合的譴責聲之後,很靜。
老鄭一陣嘆息,也沒說什麼。
我心裡也明白,“都是涼快惹的禍。”
其實,老鄭的嘆息,我的明白,還真不如其糊塗。
六
從這往後,22路公交車又恢復了“原生態”,車內“涼貨”不再出現,人們再也沒有聽到“拿走也是為乘客服務”的怪叫聲。
冰城的熱季節過去了,但第二年又來了,輪迴着;22路公交車還在原線上跑着,我和老鄭還在22路公交車擠着,流着汗……
201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