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孩子的記憶之 汆烏魚片
家裡老人在湖裡鑿冰捉到一條烏魚,好大也好肥,決定用來做汆烏魚片。將烏魚去頭,從尾部斜開刀口,沿背鰭剖開為兩半,剔掉中間的骨架,去掉尾巴和胸鰭,一點小骨頭都不留,只剩下兩大片肉。就可以切魚片了,片肉是很不容易的,要片得極薄,需要魚皮在下,先從魚肉下刀,切到魚皮需要前後拉一下,保證魚片被切開。烏魚會滲出像膠水一樣又粘又稠的粘液,很滑,很難收拾,刀不快片不了薄片,快刀也很容易傷到手。可以將魚稍冷凍一會,魚肉稍稍有些硬再來片就容易得多,肉片也會片得大小厚薄齊整。千萬注意不能凍太久,否則凍太硬了反而是切不動的。凍過的魚味道總感覺要差些,如果是凍過的,魚片要在自然的溫度中充分解凍,將魚片在盤子里攤開,解凍會比較快。
梁實秋先生是很講究吃的,吃的很雅緻,做菜的道理也談得明白,他說要順應食材的特性,極鮮的要保留本來的味道,不需複雜的加工,不用添加調料奪了原有的鮮味。我想烏魚片應當是鮮的,所以用汆的法子來做,水燒開後放入一點薑末,將烏魚片倒入,用筷子快速將魚片分開,倒點橄欖油,隨手就關火了,放入一點精鹽就可以了,汆的時候手腳要麻利些,那道程序慢了就汆老了。家裡有細的香蔥栽在花盆裡,掐一兩根折成小段放在碗底,將魚片湯倒入,蔥的香味立刻就漂散出來了。汆了好多次烏魚片我卻沒有嘗過,生了孩子的媽媽為大,媽媽說好吃,我想應該是好吃的,竟然一連吃過好多次都沒有反感。
說到烏魚想起小時候在農村抓烏魚。江南的農村水塘眾多,村裡就有三口水塘半環繞着村子。魚是很多的,其中烏魚經常可以抓到。春夏間水塘里經常可以看到烏壓壓一片小烏魚群,一般都由魚媽媽帶着,老家稱為“烏魚婆”。在魚鉤上穿了只小青蛙放到小烏魚群中,烏魚婆很容易會被釣起來。烏魚是很貪吃的,小時候釣青蛙也是用魚鉤穿只小青蛙,甩到池塘的荷葉上,慢慢拖動,青蛙看到會跳過來咬,有時烏魚會竄出水面來咬小青蛙,結果有了意外的收穫。每年年底村子都要把水塘抽干,每家都可以分到好多魚以備過年。水塘抽幹了卻見不到烏魚,他們都在泥里藏起來了,一般發現不了,如果仔細找就能看到泥水中有個稍稍突起的小洞,那是烏魚張着嘴,用腳一潑烏魚就甩着尾巴竄了出來。村裡人用叉稻草的叉子在泥水裡划,這種叉子鐵齒長柄,鐵齒可以插入泥里半尺多,像掃地一樣仔仔細細一點一點劃過泥水不放過任何角落,一會滾出一條,收穫極多。找到烏魚簡單,要抓住卻不太容易,烏魚身子很滑力氣很大,需要一手掐頭一手抓尾,快速有力將烏魚按在泥里用力抓緊瞭然后提起來,否則強有力的尾巴甩你滿臉滿身的泥。烏魚極能藏的,總有漏網的烏魚可以一直在泥里等待雨水的來臨,因此有時在乾枯的水塘挖藕從泥里還能挖出活烏魚來。小時候烏魚比其他的魚便宜,烏魚極多也很耐養,養在水裡可以慢慢吃。烏魚刺少,父母放心給孩子吃,烏魚是吃了很多的,味道卻差不多忘乾淨了,我的父母沒有時間也沒有梁實秋那樣的雅緻,精緻地做汆烏魚片。後來傳說烏魚很補,有的地方烏魚叫財魚,吃了又補又能發財,想想烏魚的命運就不可能好了,因此現在烏魚少了就顯得精貴。家裡老人捉到是野生的,當然要首先伺候給孩子的媽媽吃,不過將魚頭和剔下來的魚骨、魚鰭、魚尾巴煮酸菜味道還是不錯的。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