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技巧——獻給2009屆畢業生
一、提出“辭呈”要慎重
辭職,對實習生來說本是一種正當的權利,但對用人單位和學校來說卻非同小可。實習生對目前的工作單位尚不滿意或又找到所謂更好的單位就自行突然提出辭職,客觀上,打亂了用人單位的工作安排,常會使得用人單位對學生產生反感,以致於對學校產生不滿 , 特別是辭職的學生過多,勢必會影響到學校在社會上的信譽,並影響學校後續畢業生的就業。學校當然應對學生負責,同時也必須對用人單位負責。因此 , 我認為較好的做法是 : 學生在提出辭職之前,應慎重思考 , 並先與學校負責就業指導工作的老師取得聯繫,講清辭職原委,再由學校向用人單位提出請求 , 爭取得到用人單位的諒解 , 以最大程度保證校企關係不受損害。 學生走出校門,步入社會,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所面臨的環境與學校大不一樣,人際關係也不同於師生、同學關係,對社會不能期望過高,要恰當定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要理智對待,妥善處理,及時調整心態,不要固執地認為彼山總比此山高,要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做到先謀生存,再求發展,相信成功一定會屬於你。
二、影響自己成功的忌語
語言是求職者在求職面試中與招聘人員溝通情況、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求職者敞開心扉,展示自己知識、智慧、能力和氣質的一個主要渠道。恰當得體的語言無疑會增強你的競爭力,幫助你獲得成功,反之,不得體的語言會損害你的形象,削弱你的競爭力,甚至導致求職面試的失敗。那麼,在求職面試中要注意哪些影響自己成功的忌語呢?
(1)缺乏自信
最明顯的就是“你們要幾個?”對用人單位來講,招一個是招,招 10 個也是招,問題不在於招幾個,而是你有沒有這 1/100 或 1/2 或獨一無二的實力和競爭力。“你們要不要女的?”這樣詢問的女性,首先給自己打了“折扣”,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面對已露怯意的女性,用人單位正好“順水推舟”,予以回絕。你若是來一番非同凡響的介紹,反倒會讓對方認真考慮。“外地人要不要?”一些外地人出於坦誠,或急於得到“兌現”,一見招聘人員就說這麼一句,弄得人家無話可說。因為一般情況下,不得不要外地人,也不是所有的外地人都要,這要看你的實際情況能否與對方的需求接上口,讓人家覺得很有必要接納。
(2)急問待遇
“你們的待遇怎麼樣?”“工作還沒幹就先提條件,何況我還沒說要你呢!”談論報酬待遇無可厚非,只是要看準時機,一般在雙方已有初步意向時再委婉地提出。
(3)不合邏輯
考官問:“請你告訴我你的一次失敗經歷。”“我想不起我曾經失敗過。”如果這樣說在邏輯上講不通。又如:“你有何優缺點?”“我可以勝任一切工作。”這也不符合實際。
(4)拿腔拿調
有一位從新加坡回國求職的機電工程師,由於在新加坡呆了兩年,“新加坡腔”比新加坡人還厲害,每句話後面都長長地拖上一個“啦”字,諸如“那是肯定的啦”。半個小時面試下來,考官們被他“啦”得暈頭轉向,臨別時也回敬了他一句:“請回去等消息!
(5)時下的招聘已經從主觀印象發展到科學評價
用人方不僅要和應聘者見一面,更開始在形象儀錶、自信心及潛在心理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如果你是一位求職者,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去適應。
法寶一:寫好簡歷好的求職簡歷對於應聘是否成功極其重要。“求職簡歷”要“簡”。內容簡潔、易懂、清楚的簡歷很容易引起招聘者的注意。
法寶二:做好準備工作
參加求職面試,除了隨身要攜帶必要的證書、文憑、照片等常規物品外,還應做以下準備工作。
準備好同所申請的職位相吻合的“道具”。身上穿的、手上戴的均能反映出求職者對所申請職位的理解程度。
準備好同自己身份相吻合的語言。每個人都應對語言和遣詞用字有所選擇。面試不同於閑聊,每句話、每一個詞、甚至每個字都應有所挑選。
準備好同選擇的職業和身份相吻合的行為規範。面試時的細小行為最能說明一個人的真實情況。
法寶三:塑造專業形象
適當衣着。在求職時,盡量不穿牛仔褲、涼拖鞋,以免給招考官留下太隨便的印象。同樣,頭髮和化妝也會影響形象,化妝越淡雅自然越好。
流利的表達。語言能力是主考官評估的一個重要指標。說話時經常用“恐怕”、“那”、“這”等口頭語,給人的印象將是猶豫不決、緊張,甚至遲鈍。
保持自信。一般主考官都認定應聘者應該有社交能力,以及有在大家面前開口說話的勇氣,這是最基本的商業技巧。
法寶四:把握結束時間
成功的面試有適當的時間限制,時間長了對應試人不利。談話時間的長短要視面試內容而定,一般宜掌握在半小時至 45 分鐘左右,在高潮話題結束之後或者是在主試人暗示之後就應該主動告辭。
應試人做完自我介紹后,主試人會提出問題,然後談工作,接着讓應試人談談今後工作的打算和設想。爾後,雙方會談及福利待遇問題。這些都是高潮話題,談完之後應聘者就應該主動作出告辭的姿態,不要盲目拖延時間。
(6)預就業生的就業常識所謂就業
是指通過選擇並確定某項職業后,正式從事此項工作。所謂擇業,是指經一定的途徑選擇職業。目前中專畢業生選擇職業的途徑有:國家分配、學校推薦、供需見面、雙向選擇自我推薦、親朋推薦等等。
三、人才市場
人才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包括單位自主擇人、個人自主擇業、中介組織提供中介服務在內的人才流動體系。江蘇省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人才市場,縣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市場中介組織是人才流動的主渠道,其他具備條件的部門、單位可以建立專業性人才市場中介組織。人才中介組織的服務對象包括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其他具有相當的專業特長和管理水平,從事專業技術和管理工作的人員。人才市場中介組織的主要服務範圍是:
( 1 )提供人才供求信息及相關服務。
( 2 )提供人才流動法律政策諮詢。
( 3 )接受用人單位委託,組織人才招聘。
四、雙向選擇
是指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直接見面相互選擇的就業方式,即以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為主體的市場就業方式。這是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目標之一,既是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組成部分。 “ 雙向選擇 ” 的具體做法是學校向畢業生出具推薦表,由畢業生通過人才市場或各種形式的供需見面活動等途徑與用人單位直接見面洽談,進行雙向溝通,雙方達到一致意見后,簽訂 “ 雙選合同 ” 或 “ 就業協議書 ” 經學校和地方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簽證同意后,即可形成就業計劃。 “ 供需見面 ” 是指畢業生的培養單位,如大專院校、中專學校等供方,與個部委人事司(局)、地方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以及企事用人單位等需方,經過充分協商,提供分專業,分用人單位的畢業生就業方案。學校向用人單位介紹本校的畢業生生源情況、各專業培養目標、使用方向以及畢業生的具體情況和適宜從事的工作等,用人單位向學校介紹本單位情況,需要畢業生的專業、認數、使用意圖以及對畢業生的具體要求,然後,經雙方協商落實畢業生的就業計劃。人事代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它是指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流動機構為三資企業,私營企業,外商駐華機構,股份制企業,民辦科研機構等無主管單位以及不具備人事管理權限的單位,要求委託代理的其他企事業單位,自費出國或以辭職等方式流動后尚未落實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人事檔案保管等有關人事方面的事務代理。
一、畢業生應如何培養自己的開放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