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卓越軍事思想集大成之作,被譽為東方思想寶庫的“明珠”,與《孫子兵法》並稱為“古代兵法雙絕”。書中的計策集合了古代多種兵書戰略。
這本書中的計名來源頗廣,有的來源於歷史典故,如圍魏救趙;有的來源於古代兵書,如聲東擊西;有的來源於日常用語,如指桑罵槐;有的來源於詩人的詩句,如擒賊擒王,李代桃僵。
最初的《三十六計》只用于軍事,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與流逝,它早已超越了軍事着作的範疇,已經深入民間而與大眾生活緊密相連,每一計都成為一句琅琅上口的成語,上至朝堂大臣,下至市井百姓,廣為傳誦運用,成為了一篇不朽的着作。
其實,在生活中,到處都能見到《三十六計》當中的計策。在學校里,我們經常不遵守紀律。老師在班級里掛了一面榮譽牆,每次同學有好的表現時都會獎勵一顆小星星。同學們為了得到更多的小星星,就很少不遵守紀律了。這就是《三十六計》中的“拋磚引玉”,老師用小星星這塊“磚”,引出我們遵守紀律這塊“玉”。
還比如,同學或者其他人過生日,開生日聚會,我們經常會蒙住生日者的眼睛,帶他到聚會上來,給他一個驚喜,這是《三十六計》中的“瞞天過海”。
而我最感興趣的是《三十六計》當中的“圍魏救趙”。此計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通俗一些講就是說與其強攻集中的敵人,不如使用計謀將它分散成各個群體,然後逐一擊破;與其出兵正面打擊敵人,不如迂迴到它虛弱的後方,之後便可將它置於死地。再通俗一些就是一起打敵人,不如把敵人分散,一個一個的打;從正面攻打敵人,不如打敵人虛弱的地方。
雖然這些計謀表面上好像跟我們的現實生活並沒有任何關聯,都是一些打仗的方法與技巧,但是我們卻可以從中得到許多生活啟迪、做人道理及學習方法。讓我更開心的是這本書還讓我結識了一大批古代傑出的謀略家與軍事家。它不僅適合大人看,也適合我們看,裡面既有原文,譯文,點評,又有許多扣人心弦、生動有趣的故事,讓我們深深地沉浸在書海之中……
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用得着《三十六計》。我想說平時你們學習可千萬別“瞞天過海”“渾水摸魚”瞎闖禍哦!看到“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的事情別“隔岸觀火”袖手旁觀,班級的榮譽都需要你們來獻計獻策,我在這裡“反客為主”“拋磚引玉”了!
河南鄭州金水區金沙小學六年級:宋欣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