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

白雲飄飄網 編輯:zeimm

1、文化苦旅讀後感


  在墨跡中漂泊

  浙江省寧波市效實中學1512班 徐螈

  我拿到的《文化苦旅》是牛皮紙的封面,書內的紙張泛着青黃。我不知這樣安排是否刻意,只是當我翻開它的時候,不禁莞爾:它,與余秋雨先生自命的“漂泊旅程”倒真是十分相襯。

  讀它的時候,我也正在旅途中,同樣懷了一份“旅”的心情,只不過,我的這段旅程要舒適安逸得多。合上它的時候,我仍在旅途。坐在一輛稍有些顛簸的大巴車上,輕輕撫過牛皮封面上四個工整卻厚重的黑色大字,心中久久無法平靜。我想,我和先生一同,作了一次漂泊,只不過,我,漂泊在墨跡里。

  山

  先生寫過的山很多,我卻偏偏記住了一座沙山。那座依傍着月牙泉的,鳴沙山。閉眼,是大漠一望無際的黃沙。可當我睜開雙眼,看到的卻是那幾座連綿的沙山。鬆軟,緩緩滑動的細沙,時而隨風高旋,時而沉默於腳下。血色殘陽,金黃戈壁,美不勝收。

  這一路,雖然我僅將手指覆於書頁上的墨跡,卻分明感到自己和先生一起爬了這沙山。我彷彿可以感受到腳下所踩的沙地的起伏和柔軟,感覺到下陷的沙粒流動的觸感。我心中的那份急躁,竟是由“不能迅速登頂”而生。所生一雙健康善於爬山的腿,卻奈何不了這眼前的鳴沙山,換了誰,都難免有些急躁。但先生教會了我怎樣心平氣和怎樣忍耐與堅持。慢慢地,一點一點向沙山的山頂靠近。站在山頂俯瞰月牙泉的那刻,我只想抬頭與先生相視一笑。

  那明晃晃的月牙泉對我的誘惑不比先生小,於是“哧溜、哧溜”的幾步,又一次來到山底。順順噹噹地,沒有前仆,沒有後仰。

  突然被自己的會心一笑驚醒,回想腦海中的那座沙山,金燦燦,明晃晃,熠熠生輝。

  洞

  人們說,這是一個普通的溶洞;先生說,此洞要麼不進,進去便是半個詩人。

  踏着先生的足印,我也同樣跌跌撞撞地往裡面走。這是一個漆黑的洞。伸手可觸到凹凸不平的石壁,抬頭就是無數尖銳的鐘乳石。頭頂蝙蝠橫飛盤旋,腳底盲魚游竄,或許,這就是闡述歷史應有的氣氛?

  有水聲,或許是千百年前的水?有叫聲,或許是千百年前古老生物的後代?我不知道。只是我知道,當我的手撫過一行行墨跡的時候,我彷彿正撫過一扇石幔,那上邊嵌着海螺貝殼,還有古老的珊瑚,在我心底重重一擊。那一瞬,滄海變桑田。

  我是追隨先生的腳步進入這個洞的。這個洞,在我眼前是那麼神秘,卻又那麼滄桑。人類的祖先曾出現在這裡,他們舉着明明滅滅的火把,如電影片段快速在我的眼前回放閃過。歷史磕磕絆絆,終於走到了今天,這個洞似乎就是它的眼,漆黑深邃,卻帶着讓人無法抗拒的親切感,靜靜地看着如今的人們,給這沉寂了千年的洞穴,再一次帶來人的生氣與新鮮的腳印。

  它的名字,是白蓮洞。

  湖

  西湖,是一個太老太老的話題。世人皆寵的西湖,總一次又一次被提起。儘管已去過多次,岸邊的石板石磚,細小的土粒,以至柳樹榦上有個特殊的紋路我都記得清晰。但再次看到先生寫這個題目,一時竟有了初次邂逅時的心動感覺。西湖很厚重,的確,就像先生說的,它積澱了太多的朝代。跟着先生,從未觸碰過西湖水的我,終於觸到了。它細細地從我的指縫間穿過。我跟着先生,從宋代勝跡游到清代遺宅,恍惚着穿越了四個朝代,誰能在此刻告訴我歷史的真諦?怕是,誰都道不清吧。

  在這西湖畔,我看到一位位文豪、詩人、才女、隱士從這裡經過,還有兩段神話般唯美的愛情故事。猛然抬頭,我看到先生定定在湖岸迎風而立,若有所思。

  眼前那被薄紗蒙了許久的西湖終於除去了迷茫,斷橋無言,荷群無言,碧水無言,可我,卻什麼都聽見了。

  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觸碰着青黃紙張上的墨跡,我想,我是作了一次漂泊的。在墨跡中,跟着先生從荒涼大漠,行至溫婉華中,再到精緻的江南。一路顛簸,一場苦旅。


2、文化苦旅讀後感


  隨筆三則——讀《文化苦旅》有感

  方雅靜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兩三行人。

  我猜想現在並不是來這兒的最好時節。正值五月,陽光微灼。初夏的粉蓮尚未長開,全然無了六月的旺盛艷麗。

  漫步北山街口,不難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極盡怎樣的富麗堂皇,實在是稱得上"一步一風景,一景一傳說"的美譽。

  "沒有了西湖,杭州也將不復存在。"

  第一次接觸這個名字,是在小學的文化課上。還不識字,用不標準的拼音念出蘇東坡三個字,然後慢慢會一筆一劃地寫在紙上。

  蘇東坡作為詩人,文采驚世;作為朝臣,憂國憂民。或者可以說,在蘇東坡后,才有了容光煥發的西湖,才有了極度奢華的南宋國都,才有了許仙白蛇的傳說。

  我很難忘記結局並不圓滿的故事。漫無目的地走到堤邊,在這裡可以看見斷橋,可以看到雷峰塔。總是驚艷於她的一襲素衣,驚嘆於她的為愛痴迷,惋惜於她的百年孤獨。

  寺廟晚鐘

  "衰的,靜的,冷的,是吳山廟;榮的,動的,熱的,是學校。"

  搬家前,我並不在這座校舍里。

  記憶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還在老家的時候,住在一條小巷子里。

  巷裡的人並不多,所以鄰里都互相認識。巷裡有間小校舍,說是校舍其實有些誇大了,實際上也只有七八個五六歲的孩童和一個老校長。

  校舍挨着座寺廟。同樣也很簡陋,廟沒有名字,只有四五個僧人。校長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說來也奇怪,校舍是沒有散學鈴聲的。幾個學生掐時間掐得極準確,一到點上,老校長正搖頭晃腦講得興緻正高,"唰唰"就閃個沒影。老校長自然是信不過我們的,請了隔壁的老僧整點撞鐘。不過結果還是差不太多,老校長講得唾沫橫飛,少得可憐的幾根頭髮甩來甩去,底下的學生鬧得起勁,紙飛機飛來飛去。"噹噹當"一陣響后,學舍又只剩了老頭兒一人。

  那段時間我一直期待着寺廟震耳的晚鐘聲響起來。整一天寂靜的寺廟因為晚鐘聲熱鬧了起來,清脆的木魚聲,和尚念經的聲音,寺廟因為這變得稍顯活力了些。

  讀到余秋雨先生書里的這篇寺廟,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陽關

  "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沒有被吞食、被遮蔽,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讀了書中的《陽關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親眼見見王維詩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無數將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長途跋涉的饑寒,進退兩難的大漠,對故人的極度思念,造就了將士們心頭的哀音。但卻那樣從容。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猶是這種豪放,不得不使人嘆服於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渾厚,奪人心魄。漸漸被朔風吞沒,消逝於一個民族風塵的歷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涼的雪。

  回去吧,時間已經不早,怕是還要下雪。

  塘棲二中910班 方雅靜 指導老師:陳雲燕


3、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

  苦途文化——讀《文化苦旅》有感

  作者/韓剛建

  冥思,許久都不曾回醒……

  步履在莽莽蒼蒼的大地,面對這赤裸的文化,心中有種莫名的悸動。拈起一腳腳尾頁,方才知這《文化苦旅》的厚重。卻又如酒般盪醉,麻痹你的經絡。於是,我將文化含在唇間,味道比秋茶還要苦澀。當我凝神文化聖潔的神韻時,思緒隨風飄散。

  冉冉的日光,喚起我沉醉許久的無限遐想。他正用破舊的掃帚,刷去百年的燦爛;他正用冷白的石灰,掩蓋千年的輝煌;他正用蒼白的思想,粉砌着“自以為是”的鄙薄。他,一個道士,活生生地擄走了我們的遺產。我看到了駝隊遠去的背影,我聽到擄略者大聲的狂笑……我的心被揪得生疼。

  夕陽血染一般的紅。古老的民族,滴血的傷口,在潰爛……

  我真想化作那根韁繩,勒住那罪人的喉嚨,不讓他用那粗略的手去碰觸佛家瑰寶,不讓他將人世的污濁滲入瑰麗的文化。我還要去阻截遠行了的車隊,“和你各乘一匹戰馬”“決勝負於城下”!可我深知——我太渺小,太卑微,太愚鈍。我留不住被馱走了的文物,留不住早已枯竭了、走失了的年代。

  文化的歇息將永遠帶着悲痛與苦楚。

  什麼才能鐫刻雋永,我帶着迷茫與痛楚義無反顧地踏上文化的征程,縱他山遠水長,我都要用深層的記憶打響前奏,叩開歷史的生命。此刻的我才明白,守望也是一場苦旅,即發的記憶,是被人們遺忘的步履。而時間將我蝕成戰火中的殘垣,正如些許文化嫣然老去般長久。

  因此,守望變成了我追溯的根源。把自己凝望成一春的晨,一冬的雪。雪也伴着胡笳與羌笛,缺少了些悲壯的情意。若我將我心給予陽關,墳墓是否會將我掩埋。如峰的沙堆,如劍的月光,如冰的軀殼。煙繚繞,我心也朦朧。

  文化因萎靡柔弱而席捲半壁華榮?我如魔鬼般嘶吼,竭力釋放我內心的渴望。一切都在遠去,而無半點追逐的腳音。我面對的蒼涼的文化,看它們如雨一般的落下,轉眼又是風雨交加。

  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沙漠中,光影斑駁交錯。只有從沙漠中走過,才會有腳印證明來過。林則徐,“他是中國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擁有他的個體,他的靈魂,他不會物化成無動於衷的頑石。是他,傾瀉了這一襲華裳。

  亭台樓閣,清風寒雪,白蓮洞勝似煙雨桃源。一個暮春的雨天,一版墨清的江水。自然的造次,渾然天成的作畫。“廬山沒有了文人本來也不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我在親近人文,正在親近一部浩渺的文化。

  江南小鎮,鄉野隨風,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為伴,自然小鎮就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詩意。江南小庄,我只能對着記憶中的周庄空想,柔美而妖媚的色澤是你別緻之處,水星木屑,自然又多了一份浪漫古典而精緻的明眸。

  我用雙眼,瞥見了投影在眼瞼的殘骸——一片廢墟。 我並非人為廢墟即是終點,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它便是古典的醞釀,一種見證。它很頑強,它沒有被時光的紋理遺忘,它很倔強,即使傷痕纍纍也不會讓別人看到它的滄桑,廢墟是寧靜的,它抵抗着現世的浮華與躁動。

  面對都江堰,我如蒼茫的士卒;面對江南的小鎮,我神怡心曠。面對箋墨,我祭奠敬畏……我深知,只有面對文化時,一切迷茫,一切虛幻才會變得真實。所有依附於瑰麗的文化,風俗習慣,山水奇景,人文景物,也都被賜予生命。

  生是魂,歷史長久,華夏悠悠。

  藏書堪憂,而書房真的是集文化精神之大成。離開了我們,又有誰來守護?文人的光鮮與他們的悲哀又該怎樣割捨?靈魂又該往何處寄託?——文化苦旅何時能夠停留。

  我們守望文化,守望民族生生不息的天空。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二十九中學初二5班

  使人們寧願謊言,而不願追隨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也不僅由於真理會約束人的想象,而且是由於謊言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英】培根


4、文化苦旅讀後感


  大地山水,才是文化的步履

  ——讀《文化苦旅》有感

  適之中學 908班 汪逸秀

  回望過往的時光,總會發現如此多的極好的詩文都是在文人墨客的足跡中誕生的。他們總會以自己的獨特感受寫出壯美的山河,而同時也會令一個個不為人知的美景躍入人們眼中。雖說如今有無數大學,圖書館講授着人文或古代文化,但那種就只是“紙上談兵”而已,真正的文化卻是這天地間的山山水水。

  初讀《文化苦旅》,只覺作者的細膩的筆觸將我帶入了那些各異的景色之中:敦煌莫高窟,三峽,洞庭湖,天柱山,西湖……但他又不只是單單記錄景色這麼簡單而已,內里有着許多對過往人們故事的描寫,使得旅程中似乎又融入了一絲絲的沉重與思索。

  也許是人生的經歷讓作者深感蒼老,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說:“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人生滄桑感。”坐着的心思或許正是古時文人的心思,都會在如畫的景色面前大發感慨。當自己的回憶與經歷與某地的自然、文化、人情相融合式便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思想。

  如今的我們早失了那種與萬物融為一體的美妙感覺了。每天都為生計而打拚着,沒了欣賞和善河山的閒情逸緻,更沒了關注文化生活的心。我們都懼怕於闖蕩那些人煙罕至的地方,即使那裡有着非塵的美景,卻還是寧願身居嘈雜的都市,假惺惺地與別人相處,卻不願遠行,感受真性情。這是進步,亦是倒退?

  而同時,國慶長假的各個景點令人望而興嘆的擁擠,一片片山林因旅遊開發而失了自己本真模樣,儘管有許多的人前去遊玩,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我們遊歷的似乎並不是自然的瀟洒,而是人潮的壯觀了。真正的欣賞不是這樣的。

  古時文人墨客的遊歷總是伴隨着詩詞文化的欣賞,他們只微微佇立,便有了聯貫千年的力量。這力量只由少少的方塊字組成,卻能穿透時光,使人文的力量注入大地之中。這種微妙的力量是只有在遠離塵囂的寧和境地中才能真切感受到的。山水千萬年間不曾改變過,如今的我們也應只用與古人同樣的眼光打量世界,而非改變它們的面貌。

  聽自然之聲,感受古風古韻。

  賞美景如畫,回味人文悠長。

  《文化苦旅》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余秋雨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凄苦的哲語,讓我們閱讀後留下了絲絲揮之不去的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