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鄭板橋作文300字
鄭板橋
鄭板橋是清朝的一位書畫家.他一生最傑出的成就,是在詩書畫方面獨樹一幟,堪稱"詩書畫"三絕.
他的詩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亂石鋪路.但是給人一種特別的美,自成一家,這就是他的"鄭板橋體".至今還有不少人模仿他的書法呢!
他的畫也聞名於世.他特別喜歡畫蘭竹石,他認為蘭花四時不謝,竹子百年長青,石頭萬古不移,是值得歌頌的.
鄭板橋在濰縣當縣令時,因那裡鬧災荒,他私自開倉救濟老百姓而被罷官.從此,他回家鄉以賣畫為生.
他賣書畫所得的錢,大多數給了窮人.聽說,他身背一個長口袋,賣畫的銀子放在裡面,一路散發給窮苦百姓,走到家,銀子也散光了.
鄭板橋活到七十三歲,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永遠值得我們懷念.
2、有感於鄭板橋臨終教子作文600字
90年以後出生的小孩,正如一些教育家所言是一些好逸惡勞的傢伙,是獵鷹的幼兒,可是就算是鷹的兒子自小不能自己捕食,但總有一天他們會像爸爸那樣翱翔天際。他們一樣需要經歷風風雨雨,才能成長起來。我們也是,人總不能越過生命的規律,弱肉強食的世界需要的是斯巴達勇士的強力,需要的是諸葛孔明的智慧,可是這些都必須自己努力來獲得。
看了鄭板橋對於兒子的不悔教導,對現在物質城市上生活的糜爛,每個小孩手上的MP4、PSP、手機等物質的麻痹下,看見上課精神萎靡就不難猜測他晚上與遊戲的激烈對戰,就更不會幫助家長做義務勞動了,而學業便會裹足不前,沉淪下去。見到社會的如此變遷,大概早就失去了鄭板橋說的好漢:“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漢。”溺愛已成了社會的重要色調了,這樣只會不堪一擊的,難怪連我自己也不想生存在和平時代了,日漸感到自己的不足,抱怨自己“太弱了,太弱了”。等社會再美好,人們再富有,那麼失去精神就會越多。文學家說過“人失去依賴的精神力量而變得奢糜時,那麼他便不會有美感了。”再這樣不久,連生命的價值也失去,上演的只會時某某人在家中自縊,某某人跳樓不遂。絕望了,或許我是負面思想者吧,的確這種事讓我憂心忡忡了。
花開放着,是紅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閃耀着,是紅的星、綠的星、白的星。是美的觀賞,是精神的追求,什麼時候才可以不憂心呢?什麼時候能將整個社會的人變得像鄭板橋的兒子那樣呢?嶄新的未來可否會像今天的太陽那般光耀。
3、走進鄭板橋作文1000字
很想走進鄭板橋的內心世界,可是他,卻總讓人琢磨不透。正如他畫的竹子和蘭花,時而高潔清秀,時而狂放不羈,每一筆每一枝,都有其獨特的靈性。
有時候的他,頑皮的就像他畫中的嫩竹葉:詼諧處更顯才學,幽默中不乏機警。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關於他的故事才多如春筍,鮮嫩嫩地夾着幾百年的文化內蘊,從他們那個時代鑽到我們這個時代來。對於目不識丁又欲附庸風雅的暴發戶,鄭板橋不動生色地題之:竹苞堂“即“個個草包”,對於不可一世的傲慢富商及仗勢欺人的權貴,他又從容揮下怪畫妙諷。這一切不僅表現了他高潔傲岸的情操,更使我們眼中的鄭板橋顯得十分可愛。他雖然十分聰明,卻也不免上當。比如揚州一鹽商求畫,他卻說什麼也不願去作。鹽商無奈之下,得知他喜歡吃狗肉,便定下一條“狗肉計”。鄭板橋聞到肉香,很快來到一撫琴老翁的家中,只覺得院子中布置得乾淨整潔,老翁彈出的曲子也侍奉寧靜悠遠,好似天籟之音。鄭板橋以為遇見了知音,就揮毫潑墨,連字帶畫作了好幾幅。等到鹽商大擺宴席邀請賓客欣賞鄭板橋的字畫時,他才知道上當了。如果沒有聽到這類故事,鄭板橋便顯得有些脫離世俗,高高在上,可有了這些故事傳說,他就和鄰家哥哥一樣親切了。
鄭板橋號稱“書畫印三絕”,無論哪一方面,都表現出他高超的技藝。他的畫,竹子勁秀挺拔,蘭花秀妍柔美。有時竹石相間,有時蘭竹相伴,但無論哪幅畫,都是充滿“空山新雨後“的自然氣息,卻絲毫不見半點媚態,一如他的性格。他的詩如”和君胸次有幽蘭,竹影相扶秀可餐。世上哪無荊棘刺,大人容納百千端“,“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夷,一枝一葉總關情”等,總能融情入景,由最樸素平常的東西中透出真理來。他的印,隨心所欲,盡顯狂士風采。有些雖讀起來十分可笑,但轉念一想,卻能品味出鄭板橋獨有的自尊與個性。如“雷婆婆同日生”、“麻丫頭針線”等,有些則是他為紀念自己遇到的一些事而作的。這些印,真實記錄了鄭板橋的一生。還有各種閑章,字體大多收縮有致,就如畫兒一般瀟洒自如。他的書法(儘管我不太懂)字體勁秀,畫中題款大都別出心裁,既平衡了畫面,又抒發了自己的情感。
時隔百年,每當想起鄭板橋,想起他代表的眾多傳說故事,眾多名作古畫,以及他如竹般的節氣,如蘭般的靈氣,如石般的傲氣,都令我產生了想早生些年,親自拜訪他一下的遐想。然而,時光是不可逆轉的,我也無權選擇,那麼,既然找不回當年的鄭板橋,就努力使自己成為“鄭板橋”吧!
天津英華國際學校初一:鍾熒
4、鄭板橋紀念館作文600字
鄭板橋紀念館位於興化城中,古典式建築,迎門有大型白石雕塑鄭板橋全身像,照壁牆刻有鄭板橋代表作品蘭、竹、石。陳列室介紹板橋生平遺物遺迹以及字畫真跡。並集多種展覽廳館,為興化市文物博物中心。鄭板橋紀念館是中國歷史人物紀念館1984年7月,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鄭板橋紀念館,位於江蘇省興化市原縣政協桂花樓。
該館藏品1181件,其中鄭板橋書畫墨跡33幅,金農、閔貞、鄭鑾、劉熙載等人的書畫348件,當代名人為紀念鄭板橋、施耐庵而作的書畫833件。 該館基本陳列為“鄭板橋生平及藝術成就”。陳列“昭陽鄭氏家譜”、板橋老人的遺物、7種版本的《鄭板橋集》、板橋墨跡的複製品和照片以及有關的研究論著、資料和劇本、金石、傳說故事等。
紀念館所轄的鄭板橋故居,為南北8間的清代民房建築。粉壁黛瓦,蘭竹蕭疏,保持“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的原貌。故居內不定期地舉辦小型書畫展覽,播揚鄭板橋的藝術成就。 興化市博物館,館址牌樓北路。現有建築面 積4000多平方米,住居全省縣級博物館前列。收藏各類文物藏品3000多件,其中,明清字畫、文廟祭器、 出土銀錠等為特色藏品。現有展廳8個。1997年被定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所轄的鄭板橋故居,為南北8間的清代民房建築。粉壁黛瓦,蘭竹蕭疏,保持“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的原貌。故居內不定期地舉辦小型書畫展覽,播揚鄭板橋的藝術成就。 興化市博物館,館址牌樓北路。現有建築面 積4000多平方米,住居全省縣級博物館前列。收藏各類文物藏品3000多件,其中,明清字畫、文廟祭器、 出土銀
5、鄭板橋吟詩退小偷作文200字
鄭板橋吟詩退小偷
一天夜裡,天寒月黑,鄭板橋未能入睡,剛巧小偷光顧他家。如果大聲呼喊,小偷可能動手行兇,自己又難以對付;佯裝睡着,任小偷隨意拿東西,自己又於心不甘。
他想了一下,低頭吟道:“細雨??饕鉤臉粒?荷暇?由銜頤擰!斃⊥滴派?稻??揮甚娌講磺啊V0邇龐忠韉潰骸案鼓謔?櫬嬙蚓恚?餐方鷚?薨胛摹!斃⊥堤?耍??牢抻退?衫蹋?妥?沓雒擰V惶??0邇龐忠韉潰骸俺雒判菥?莆踩?!斃⊥迪耄杭熱揮泄罰?豢刪???緩梅?蕉??U饈敝0邇龐忠韉潰骸霸角僥?鵠薊ㄅ琛!斃⊥底邢敢豢矗?酵飛瞎?揮幸慌櫪薊ǎ?托⌒謀芸?
他剛跳到牆外,又聽到了兩句:“天寒不及披衣關,趁着月黑趕豪門。”
6、走進鄭板橋作文1600字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大家知道這是誰的詩嗎?沒錯,就是鄭板橋。
說起鄭板橋,那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呀。
你呢,你對他了解多少呢?我對他可謂是“熟識”,下面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他吧:
鄭板橋生於1693年,1765年逝世。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着有《板橋全集》。
說到鄭板橋,就不得不提他的畫,說到他的畫就不得不提他畫的竹。
鄭板橋畫竹,“神似坡公,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清代學者像傳》他一生的三分之二歲月都在為竹傳神寫影,他曾有詩寫道:“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少年時,屋旁有一片竹,他於是在窗上糊上白紙,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色將竹影投射到窗紙上,他覺得零亂的竹影就是天然圖畫。後來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過觀察和藝術創作的實踐,提煉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論。“眼中之竹”是自然實景,是對自然的觀察和從中體驗畫意;“胸中之竹”是藝術創作時的構思;“手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實現。他把主觀與客觀、現象與想象、真實與藝術有機地融為一體,創造了師承自然,而又高於自然的境界。在《題畫竹》中,他總結自己的畫竹之法:故板橋畫竹,不特為竹寫神,亦為竹寫生,瘦勁孤高,是其神也;豪邁凌雲,是其生也;依於石而不囿於石,是其節也;落於色相而不滯於梗概,是其品也。他的《墨竹圖》,嫩竹老竹,潑墨有香有淡,11枝竹,新、老、前、后,層次清楚,既互相交叉,又各自獨立,極富立體感,是一幅優秀的作品。
鄭板橋最令人敬佩的還是他在臨終時給兒子的遺囑。
鄭板橋老年得子,可他深知“愛子必以其通”。臨終前,他把兒子叫到床前,不是給兒子許多金銀財寶,而是叫兒子蒸饅頭給他吃。手下人出面求情:“少爺不會做饅頭,還是讓廚師代勞吧。”而鄭板橋固執地堅持要兒子自己動手。兒子只得向廚師請教,終於蒸出一鍋饅頭。當他把饅頭送到父親床前,老人已經與世長辭了,床前只留下一張遺囑:“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這個故事發人深省。一個古人,對子女的教育如此有遠見,就是在臨終前想到的也是教育孩子如何自強自立,立足社會……而我們現在一些做父母的是怎麼想的?
當前,有不少家長認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理由”是自己這一代受過很多的苦,不能再讓孩子受苦了,現在又只有一個孩子,怎能忍心孩子受委屈、遭挫折、泡苦水呢?因此,一味對孩子的呵護、溺愛,就連一些穿衣、穿褲、洗衣以至收書包等孩子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也要大包大攬,生怕孩子受累。這種“雞蛋殼裝湯——撒不開手”的做法,從表面看來,似乎是在關心着孩子,實際則是貽害了孩子,使孩子養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產生過分依賴心理,從小不愛勞動,連獨立生存的起碼能力都沒有,哪有什麼好處可言?
家長們須知道,孩子終究有一天要長大,要脫離父母自己去奮鬥、去生存。如果不從小磨鍊他們的意志,鍛煉他們的能力,當他們長大了離開父母時,面對挫折勢必手足無措。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得好,溺愛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是可以殺死孩子的“毒藥”。
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中,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我們截然不同。他們凡事都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孩子也從不依賴父母。即使是總統的孩子上大學,也要靠打工供自己讀書,不這樣將被世人笑話。而我們的孩子卻把依賴老人當作一種美事,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從清代着名書畫家鄭板橋這個教子故事中,使我們領悟到一個道理:只有培養孩子從小認識勞動的價值,着力培養自食其力,艱苦奮鬥,富有開拓精神,才有益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我認為鄭板橋吩咐兒子親手做的那鍋饅頭及其那一派金玉遺言,遠比金錢的遺產珍貴得多。
這就是鄭板橋,一個畫家,一個出色的父親。
六年級:周月雯
7、有感於鄭板橋誤中“狗肉計”作文1500字
一個人,面對各色人等,難免會有把“魚目”混同“珍珠”的時候,就連智者也不例外。
據清人宣鼎所著《夜雨秋燈錄》一書記載,有着“鄭三絕”之稱的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酷愛吃狗肉,性格豪爽,喜交儒雅之士。凡鄉鄰朋友只要將狗肉送他,他就會欣然揮毫,以詩、書、畫慷慨奉謝。
到乾隆年間,官居知縣的鄭板橋更是聲名遠揚,世人爭相購買並以珍藏有他的墨跡為榮。當時,揚州有一個叫甄小泉的鹽商,幾次上門重金相求,鄭板橋因厭惡其為人,一直沒理他的茬兒。甄小泉心有不甘,苦思冥想之後,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一次,鄭板橋到郊外賞竹,行走期間,忽聽得從遠處傳來飄來悠揚的琴聲。循聲來到幾間幽雅的茅舍前,只見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正在撫琴吟詩,眉宇之間,頗有隱士之風。旁邊一書童在烹煮狗肉。鄭板橋聞到狗肉的香味,頓時眉開眼笑地問:“先生愛吃狗肉?”老者答道:“百味唯此最佳,您若喜歡,就請慢用吧。”於是,自以為遇到知己的鄭板橋便大嚼起來,並且和老者相談甚歡。言談之中,鄭板橋發現粉牆壁空空蕩蕩的,就問:“為何不掛些字畫以作點綴?”老者答道:“寧缺勿濫。沒有好的,只好空着。板橋字畫,盛名已久,不知果真如何?但求賜寶。”鄭板橋笑答:“鄙人鄭板橋,做畫兩張如何?”老者擊掌說:“求之不得。”不一會兒,鄭板橋就為洋洋洒洒地老者留下了幾幅書畫。
翌日,大功告成的鹽商甄小泉專門設宴請客,並以此書畫在賓朋面前大肆炫耀。鄭板橋得知,方知中了“狗肉計”,自是懊悔不已。
這則故事,讀後發人深省。不言而喻,正是因為“精明的”鹽商摸准了鄭板橋喜愛儒雅之士和愛吃狗肉的脈,才巧生一計,讓心高氣傲的鄭板橋毫無設防地鑽進了他精心設好的溫柔“圈套”,並輕而易舉就把鄭板橋的畫“雅賺”了去。所幸鄭板橋恭手相送的只是他私人的才藝,而非為官之準則。
誠然,生活在大千世界里的人,每天都要不可避免地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面對許許多多誘惑的考驗。尤其是手中掌權的領導幹部,更要提高警惕,築牢道德的防線,堅決抵禦來自方方面面的“軟誘惑”。那些血淋淋的教訓,已為世人敲響了警鐘。
下面,不妨再來看一則“羊續懸魚”的典故。羊續,東漢時期泰山平陽(今山東泰安)人,漢靈帝時歷任廬江、南陽太守多年,為官清廉,窮得連自己的家屬都養不起。到南陽郡上任不久,府丞知道羊續愛吃魚,為謀私利,便欲投其所好,給羊續送去當地有名特產白河鯉魚。羊續拒收,推讓再三,府丞硬是執意要讓羊續收下。盛情難卻。府丞去后,羊續索性將大鯉魚掛在屋外的柱子上,風吹日晒,成為魚乾。後來,這位府丞又送來一條更大的白河鯉魚來討好羊續。羊續義正辭嚴地對他說:“這不,你上次送的魚還掛着,已成了魚乾,請你都拿走吧。畢竟我現在還有買魚的俸銀。一旦收了你的魚,干出違法之事,我恐怕連買魚的俸銀也將沒有了。”府丞覺得不好意思,只好悄悄地把魚拿走了。此事傳開后,南陽郡的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自此,再也沒有人敢給羊太守送禮了。而“懸魚太守”的雅號卻流傳下來,並為世人所稱頌。一千多年後,明朝民族英雄于謙有感於此,曾慨然賦詩曰:“喜剩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傳有懸魚。清風一枕南窗外,閑閱床頭幾卷書!”是為鑒!
筆者在此贅述這兩個故事,無意“厚羊薄鄭”。畢竟,羊續和鄭板橋屬於兩種不同性格類型的人,在為人處世上也有所差異。但是,可以肯定,二人的出發點都是一致的:即為了天下蒼生。正如鄭板橋自己坦言,他作的書畫“日賣百錢,以代耕稼,實救困貧,託名風雅。”況且他靠的是自己的真本事,堂堂正正,而非投機鑽營之輩。況且鄭板橋 乃至性至情之人,又因開倉濟貧而被朝廷革職,去官歸田。令人欽敬!偶而一次看人走眼,乃屬精玉之微瑕,無傷大雅。竊以為,為官者要真正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真正做到“拒腐蝕,永不沾”。誠如斯,則國家幸甚,百姓幸甚!
8、鄭板橋為什麼不畫梅花?作文500字
在去山東做官之前,他從老家江蘇興化來到繁華的蘇州,在成東桃花巷開了一所畫寓。在桃花巷的西頭,也有一所畫寓,主人是當地有名的畫家呂子敬。呂子敬擅長畫梅花,他自稱畫的梅花是“遠看花影動,近聞有花香”。鄭板橋來到蘇州賣畫,常畫些蘭竹,也畫些花羽鱗介和山水,就是不畫梅花。
有個剛來蘇州養老的吏部尚書,精通翰墨,酷愛字畫,看到鄭板橋的畫和書法都是極品,非常高興,編出了一個“梅花幽谷獨自香”的畫題,出50兩銀子的高價,親自到鄭板橋的畫寓請他作畫。鄭板橋推辭說:“說到梅花,還是呂子敬先生花得好,這麼說吧,他畫的梅花能值50兩銀子,我畫的充其量也就值5兩銀子!”
老尚書聽了以後,就拿着銀子去找呂子敬了。
鄭板橋在蘇州住了三年,應朋友之邀要移居到揚州去,臨行時,呂子敬前來為鄭板橋送行。文人送別常常作詞寫詩相贈;畫友分別,當然要以丹青想送了。鄭板橋這次送的是梅花,他展紙揮毫,酣暢淋漓,神采飛揚。整個畫面的結構,只有三四朵梅花畫得清晰,余者皆塗塗抹抹。呂子敬看了這幅畫后,驚得張開嘴巴好半天合不攏。此時,呂子敬恍然大悟:“原來鄭兄之所以不畫梅花是為了給小弟留一口飯吃呀~”。
是啊鄭板橋精通書畫,推辭生意,不畫美化,不是梅花畫得不好,而是要與鄰友善。在現代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處處出風頭,為他人着想,創造一種和諧的人際環境,更是一種氣度和修養的表現。
記住和諧.氣度和與人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