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翰/文 記得小時候,經常會聽到大人說,獨生子女常常都是大人的“掌上明珠”,是“小公主”,是“小皇帝”,感受着這種孩子生活的美滿,簡直羨慕無比。因為能得父母的溺愛,可以說,想撒嬌就撒嬌,想幹啥就幹啥?父母不管,別人也管不着。
這是小時候一種美好和期待的想法。不過,終歸沒有實現過,也不知道溺愛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隨着年齡增長,也隨着生活的變遷,終於明白了一點,溺愛,說明白一點,就是孩子要求,父母有求必應。而這種生活養成了習慣,就會有種養尊處優之感。
記得過去學過一段文字,古時一個叫劉禪昏庸後主,常常在劉備和諸葛亮的過分保護下生活,整天只知玩樂,不思進取,後宮佳麗,有求必應,在他淫亂無比的生活中,最後終因性格懦弱,雄才大略全無,百姓受苦受難,國家也在他的不思進取中,走入了終點,這是過去溺愛的一個典型例子。
隨着社會的發展,父母溺愛孩子的例子最終走向反面的,也不在少數。如今,生活幸福指數越來越高,獨生子女也越來越盛,可以說,溺愛在我們的生邊隨處可見。孩子不能餓,孩子不能受一點苦。受苦了就會是父母心頭之痛,就是父母心頭之肉,只要孩子高興,作為父母的就不會難受。
可以理解,也可以想象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這會讓更多父母覺得欠下了孩子的很多。於是,就會彌補,就會想辦法滿足。殊不知,一片好心,慢慢就會走入溺愛的泥潭。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1日報道,近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就美國億萬富翁托馬斯·J·斯圖爾特死於直升機墜毀一事的真相向媒體作了公布,技術人員對直升機的黑匣子進行了修復,找到了事故發生前機上五人的對話,弄明白了墜機的真正原因。這起事故的發生並不像之前猜測的,而是由托馬斯5歲的女兒引起的。托馬斯的女兒執意坐在副駕駛位置,托馬斯寵愛女兒,就抱着她坐在膝蓋上,沒想到會釀成慘劇。《中國青年網》
無獨有偶,近日,中國江蘇網報道一篇新聞《少女因嫌不自由當街連扇父親十餘耳光》,江蘇南京一位14歲女孩當街對自己父親拳打腳踢,父親一直沒還手,也沒生氣。據了解,孩子父母已經離異,父親過度關愛令女兒覺得失去自由,痛恨在心,出現大打出手一幕。
兩個例子,兩個家庭,一個孩子,相同的愛,因為愛的方法不對,最後出現了各自不同的結局。一個人億萬富翁墜機,一個是大庭廣眾家狂扇父親耳光。
可以說,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也是純潔的,沒有一絲絲雜念。這是每個在這個社會生活的人,都會感受到的愛。
然而,就是因為愛的方法不一樣,使得兒女教育成為了探討的話題。引起的反思不絕於耳。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愛有時是一種體驗,也是一種溫暖。而有時偏偏成為一種傷害,一種無法彌補的損失。
有句名言說得很好,“因為陌生,所以勇敢;因為距離,所以美麗。”筆者覺得,在父愛、母愛中,一樣適用。
所以,不要小看了一次小小的溺愛,也許,就是這麼一次,就足以毀掉孩子的一生。因為孩子的每一次獨立,雖然害怕他摔倒,可就是要敢於放手,他也才有成長的機會。
過分溺愛,雖然心靈上得到了認同,可行動上可不一定想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