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雜文>“和氏璧”是未經雕琢的原玉

“和氏璧”是未經雕琢的原玉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和氏璧”是未經雕琢的原玉

  ——“和氏璧”形狀之辯

  勞燕

  “和氏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被奉為“天下所共傳之寶”。

  “和氏璧”在千年流傳中,稱名繁多:一如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辭海》),與“隨侯珠”共為天下兩大奇寶(春秋時,隨國君主隨侯在斷丘救一靈蛇,那蛇以後銜一顆夜明珠報恩於隨侯,《搜神記》述:該珠“徑盈寸,純白而夜光,可以燭室”,世稱“靈蛇之珠”即是“隨侯珠”。《淮南子》:“隨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共為奇寶 )。

  千古名玉“和氏璧”自秦始皇以後便銷聲匿跡。

  “和氏璧”究竟是什麼形狀,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困惑。

  千年流傳中,“和氏璧”大體被傳說和描繪成平圓形、上有圖案和文字、中間有孔的模樣,學界至今未能給出一個較明確的推測或較完整的說法。這對於東方愛玉民族無疑是一個莫大的遺憾。

  許慎《說文解字》對“璧”的定義是:“瑞玉,圓也”。

  璧之本義,是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也即加工雕琢過成形狀的美玉器件。我國古代在祭祀典禮時將璧用作禮器。傳統祭祀天地的禮器凡用大璧,形小的璧則作飾物,用以佩掛。

  最早對“璧”的含義——璧是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提出質疑的是中國地質學先驅章鴻釗先生。他在《石雅》中指出:“和璧為璽,則名璧而形非璧矣。古之稱璧,不必皆為環屬,如夜光璧、璧琉璃皆是。又《左傳》僖公二年,晉人以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二十三年,僖負羈饋晉公子盤飧,置璧。也豈皆有孔之器哉。”

  元好問《論詩絕句》:“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這裡,碔砆,即是像玉、包含玉的石頭,即璞石、石包玉,均為未加工成器的原玉。

  地質學家郝用威在《和氏璧探源》中說:“古人以璧為玉或美玉之通稱,璧即玉也。” 1986年在全國地學史學術會上郝用威先生以《和氏璧探源》為題宣布:“和氏璧為月光石產於神農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倉坪、陰峪河一帶,那裡是當年卞和抱璞之處。”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孫慶偉說:“這裡所謂的壁,事實上也可以說指一切精美的玉器……進一步看,璧也可以理解為一切貴重的物品代稱。”

  原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那志良先生認為:“在《周禮》未制定之前,這些璧的用途,從文獻中是找不出來的。有一個線索可尋,它是由瑗轉變而來的,而瑗是環狀石斧演變而來……把瑗的孔縮小而成為璧。”

  中國考古學奠基者夏鼐說:“漢代經學家在經注中,對每種玉器的形狀,幾乎都加以說明。但是,這些說明有很多是望文生義,有的完全出於臆測。”

  諸位先生、專家的論述,就文字學一隅,都是指出了璧的引申義。他們說得很明白:古之稱璧,不一定指美玉加工雕琢后的成器,可以是未經雕琢的原玉,可以是對原玉的稱名,夜光璧、璧琉璃等就是原玉;璧之引申義為美玉;“璧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玉”指上等美玉等等.....

  唐李朝威《柳毅傳》中的“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即指用精美的白玉和青玉裝飾屋宇(《辭源》)。

  甲骨文就有“辟”字。其“辟”字左上部“屍”如屈膝而跪之人。右部“辛”為刑刀象形。左下部“口”乃施刑后的傷口。故“辟”字意為以刀劈人,指大刑也。金文中始有“璧”字。“辟”與“玉”上下組合成“璧”,引申義又可釋為開採來已加工了的美玉。

  從對璧字訓詁,可以有又一引申義:解讀為經過開採而獲的脫離自然岩層的原始美玉。古代,稱這種初採的原玉為“瑋”(見拙文《咬文嚼“玉”》)。

  “和氏璧”的模樣形狀,世人的理解,大多基於對“璧”字顧名思義,只作本義解讀,即已加工雕琢成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美玉。很少有人從引申義訓詁、考證“璧”字。這就是“謬種流傳”的基本原因。

  山東嘉祥東漢墓有“完璧歸趙”石刻畫像,該畫像中,藺相如手執白色的“和氏璧”,其形狀就是一件比掌心略大的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這是東漢時對“和氏璧”模樣的圖像描繪,也是迄今可見到的最早對“和氏璧”模樣的圖像描繪。此圖像中將“和氏璧”描繪成一件比掌心略大的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中對“和氏璧”也有描寫,其模樣和山東嘉祥東漢墓一般無二。

  學校教課書中,對“和氏璧”的解說千篇一律:“璧,古代玉器的一種,平圓形,中間有孔。和氏璧指的是楚國人卞和發現的一塊玉製成的璧。”

  有的旅遊景點,可以見到因“和氏璧”而製作的旅遊紀念品——“卞和獻玉”的雕塑或畫像,這個叫卞和的,手中執的大多是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璧。有關“和氏璧”的旅遊紀念品有多種,其中“和氏璧”的模樣,無不是“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這些雕塑或畫像對於“和氏璧”模樣的描繪,居然甚至還曾獲得“和氏璧”設計專利。

  “和氏璧”是一件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千百年來,似乎是不刊之論,成了世人和大多數學者都認同的定論。

  然而,“和氏璧”的形狀,並非如此。

  我們就從最早記載“和氏璧”的《韓非子·和氏》中,來找“和氏璧”的形狀。

  《韓非子·和氏》中完整記錄了和氏璧的來歷:“楚人和氏得玉璞荊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卞和於楚山得玉璞后,三獻楚王”:第一次是“奉而獻之歷王”稱所獻為“玉璞”;第二次“和又奉其璧,而獻之武王”,稱所獻為“璧”;第三次獻文王,“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研究者對《韓非子·和氏》這段文字解讀——“文王於是叫玉匠剖開玉璞,發現裡面是一塊寶玉,就琢成了一塊璧,命名為`和氏之璧`”(<考古>1986. 7)。

  這裡,對關於“和氏璧”最早最重要的歷史文獻的解釋,明顯有望文生義、主觀隨意曲解。從這段引文中可以看出,在解釋韓非子敘述卞和獻玉到命名全過程原文時添加了“對原玉加工雕琢”內容。韓非子原文中沒有提到過對璧的加工雕琢。

  凡開採出來,沒有經過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稱作“瑋”,“璞”者,是指原始玉石“瑋”外裹的岩石“皮殼”,“理其璞”,清理該原玉的皮殼之謂。此段說得很明白:理其璞后,果然發現裡面是塊寶玉,遂命曰“和氏之璧”,是對此原玉命名為璧。得寶和命名一氣呵成,其間沒有雕琢寶玉的隻言片語!

  問題來了——理其璞后,遂命名,其間有沒有“琢”?!“琢”,動詞本意為雕琢,發現裡面是一塊寶玉后,對這塊寶玉雕琢了沒有 答案很明白:沒有雕琢。

  卞和三獻,第一次稱“玉璞”,第二次改稱“璧”,第三次理其璞去皮殼,得寶玉后,即命名為“和氏之璧”。“和氏璧”沒有進行過任何雕琢加工,故其模樣應與自然產狀時的玉璞大抵相同。顯然,文王對玉命名時,是採用了卞和第二次獻玉時對此“瑋玉”的改稱——指該原玉為“璧”。故“和氏璧”的形狀,應是僅僅除去了岩層皮殼、未加雕琢的原玉,與自然產狀時的玉璞大抵相同。

  孤證不作為憑,再可舉《韓非子·解老》所言:“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至美物不足以飾之。夫物之待飾而後行者,其質不美也。”可見,天生麗質的東西,是無須人為加工修飾的。其質至美,不足以飾之五采,天然去雕飾,不必雕琢。

  相傳,和氏璧被秦始皇用來製作成了傳國御璽。這固然是個傳說,而從用和氏璧制傳國御璽,可以推測和氏璧不會是一件已經加工雕琢成平圓形狀,中間有孔的禮器。由此可以輔證本文的辯述。

  對至美之原玉,不事琢飾,是及古至今玩玉、賞玉的一種至高境界。現代人對這種原玉稱作“原籽”。當代玩玉人,對一塊玉質和品相皆佳的原籽料,絕不輕易去雕琢成器。因為再精美的雕工也會有瑕疵,還不如玩“原籽”來得好。

  羅素有一句名言:“沉默,像未經雕塑的大理石,充滿了潛在的智慧和美。”把玩石包玉、原玉,正是鑒賞把玩這種潛在的美。

  “和氏璧”可能就是這樣一塊僅僅“理其璞”——“劈”去了其外包石皮殼的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