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的綠
——《澳洲感受》之一
去凱恩斯,是為了欣賞大堡礁。欣賞大堡礁,就不能不去綠島。
綠島,是大堡礁露在海面的一方綠州,一個奇迹。
從凱恩斯港乘豪華快艇,高速穿行在蔚藍的海面上,約半個來小時,前方一方綠意閃現在眼帘。漸漸地,那綠色的點不斷放大,濃濃的定格在茫茫的海中。航行約五十分鐘,快艇靠岸,被稱作綠島的島便橫亘在眼前。
令我驚訝的是,那島平躺般的嵌在海中,好像沒有山巒的起伏,或者就是那麼一條淺淺的弧型微微拱着,彷彿海中橫陣出一片綠,孤零而又濃密。忽然想到台灣的綠島,雖沒去過,耳邊卻迴響起《綠島小夜曲》的旋律,“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裡搖呀搖……”很美的意境,很有詩情畫意。然而,眼前的綠島卻不是彼綠島,帶給我的會是何種情景?
綠島其實很小,繞一圈大約四五十分鐘時間,在無際無涯的大海中,與其說是一座島,不如說是一小塊綠地。海拔想來只有二三米吧,低緩地靜靜地讓清冽的海水包裹着。這樣無依無托又小巧得有點孱弱的一方土地,我真擔心一旦颱風掀起的狂風惡浪會將它湮沒,甚至吞噬。可是,它卻真真切切地鑲嵌在海中千萬年,依舊濃綠地聳立在碧波萬頃之中。聽導遊介紹,才知綠島為珊瑚礁。怪不得它能平靜安詳地躺在海中,原來它周邊都是延綿不斷的珊瑚礁。綠島,便成為一枝獨秀的佼佼者,獨領整個大堡礁的風騷。
沿島的腳邊漫步,拱圍着島的是一圈乾枯的泥土。細看,那泥土一楞楞的排列,似鈍刀切過,又彷彿殘留着勁雨擊濺的痕迹,原是已枯死的珊瑚。就像魚兒離開了水失卻生命氣息一樣,珊瑚一旦裸露在海面,它同樣失去鮮活,失去在水中的呼吸功能,而成為堅硬的礁土。延伸在海中的珊瑚礁,則滋潤着海水的養分,或者清澈的海水襯托着珊瑚礁,看上去是那麼鮮亮,那麼誘惑着人,真想趟進海水中親昵地撫摸它。島的腳邊還有一段百把米長的沙灘。沙灘上有一排休憩的躺椅,幾個外國遊客已穿着泳衣躺在那裡。兩個女遊客正在樹林邊換衣,準備下海暢遊抑或戲水。時值初冬,陽光溫熙,我們卻有點畏葸。觀賞他人樂呵呵地在沙灘在海中的情景,其實也能感染我們,令我們一起怡樂。當然,還有羨慕。
樹木是綠島的標誌,綠色是綠島的名片。整個島,除島腳邊已枯竭的珊瑚和沙灘外,幾乎都是樹木的世界。漫步在林蔭小道間,高大的樹木靜靜地排列在小道兩旁,陽光柔柔地穿透枝丫灑落下來,心裡沁着的是一種安閑,一種悠然。沒有花香,鳥語卻時起時伏,給林蔭道增添了一番韻致。真想長時間徜佯於這般幽靜的林蔭道中,可惜幾分鐘就到海邊,令人悵然。
繞着海邊走,卻發現讓我驚異興奮的景象。是一棵棵的樹木倏地吸引了我。
環島一路走着,一路都是乾涸的泥土似的珊瑚礁,間夾着乾燥的細沙。細沙地上的樹木,品種繁多,幾乎未重複樣的,椰子樹、木麻黃、橛樹,更有我叫不上名的樹種。這麼多品種的樹木,該是自然生成,卻彷彿是特意而為,相鄰的樹木沒有相同的品種。大自然的造作很懂得人的心思,也了知人的美學觀念。更令我驚奇的是,細沙地上的樹木全都被剝蝕了樹皮,裸露着白骨森森似的根須。那些樹根,有的橫卧在地,像是一頭垂倒似的;有的盤根錯節,宛若天然的根雕;有的高高聳立,如捲起了褲管。然而,這些看似已乾枯甚至腐朽的樹根,大多都透着生命的氣息,它們旁伸的枝莖依然挺拔,依然濃密一片。一路下來,所見的每一棵樹都是一幅純美的畫面,都是一種曲折之中體現旺盛生命力的圖景。如此景狀,不由不令我肅然起敬,更對這些樹木刮目相看,直至流連,一股崇敬之情在心底湧起。
綠島所處的位置在東太平洋,如此一個彈丸之島,不僅遭受四周海浪的侵襲,咸澀的潮氣更瀰漫在身,而且常受颱風和熱帶風暴的肆虐,風浪交加,樹木自是倍遭腐蝕。那一棵棵裸露的甚而東倒西歪的樹根,便是明證。更有點不可想象的是,珊瑚礁形成的土地上該是缺水缺養份,然而,島上的樹木蒼翠茂盛,光澤明麗,絲毫未見缺乏營養的痕迹。當真是一種大自然的奇迹,更體現了樹們面對惡劣環境而昂揚出的不屈不撓精神和頑強鬥志,不能不令人讚歎和敬佩。
如此靜美的景點,自是遊人如織,島上卻凝聚着幽靜。坐在石凳上休憩時,一縷縷陽光灑落下來,彷彿置身在森林之中。紅嘴鳥、鴿子不時在腳邊的空地上行走、覓食,人與自然相處和諧。忽然想到,這一切皆是因為樹木蔥蘢茂密之故。蔥蘢茂密的樹林乃大地之精魂,造就的是一種幽美的環境,一種自然的氣息。小小的綠島,就賦予了這種大自然所寄寓的意涵。
綠島,就因整個島上被鬱鬱蔥蔥的樹木所覆蓋,呈現整島的綠意而得名。這個猜想應該不會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