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世俗評說>該如何看待請“星巴克”出宮

該如何看待請“星巴克”出宮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星巴克”事件過去很久了,不過還是在我里縈繞不去,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圍繞“星巴克”寫的一篇論文,暫且錄下來,算作紀念。

  一篇名為《請星巴克從故宮裡出去》的博文引發了一場熱議,該文章作者芮成鋼不僅在文章里強烈譴責“星巴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踐踏,並以個人名義向星巴克總部發出抗議書,要求星巴克從故宮裡搬出去。而那時,星巴克咖啡在故宮已經開店六年,在這六年裡,故宮裡的星巴克已經在西方上流社會傳為笑柄。

  我也同樣認為,“星巴克”事件絕不是單純的咖啡店與故宮的經濟關係,而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涉及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的問題。在這一點上,芮成鋼的憂慮或許缺少進一步論證,將文化之間的矛盾引發的衝突簡單化、形式化。但他對星巴克的聲討無可厚非,他只不過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面對外來文化入侵時的愛國情懷和為民族文化擔憂的歷史緊迫感。與此同時,魏英傑登載在《新都晚報》上的反駁文章卻使我不敢苟同,他提出的“資本與傳統的對話關係”雖然在某些方面觸及了芮成鋼文化焦慮的盲目性和不便操作性的缺點,並批評了芮思想的狹隘性,但對於外來資本與本土傳統文化的對話關係現狀過於樂觀,混淆了文化入侵與對外來文化進行民族化改造的區別,所以他的反駁雖然理直氣壯、辭藻華麗,卻是無力的。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星巴克事件”,在外來文化不斷深入的今天,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是極力推崇民族儀式,保護自己的文化形式,還是陶醉於當前飛速發展的經濟形勢,對民族文化現狀和生命力盲目樂觀呢?顯然都不是,越是在發展的高潮,我們越該保持清醒的頭腦。

  其實,並不只故宮裡有商業化的店鋪,也不僅在中國的歷史遺產里存在商業化的成分,比如前些年從北海公園遷走的肯德基,比如埃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景區正門外的肯德基和必勝客。這是方便遊客的需要,也是景區在現有的經濟環境下尋求生存的需要。景區給商家提供了有力的區位優勢,商家同樣回報給景區豐富的收益,而且還滿足了來景區遊客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提高了景區的服務質量,可謂多方受益。但是以上那種和諧的供需關係是要通過全面協調來完成的,也就是商家必須符合景區的文化內涵,這就像伴奏一樣,必須配合旋律才能演奏出完美的樂章。在故宮裡的星巴克顯然不能體現布局的和諧,而且又何止是星巴克呢?

  後來有人提問,如果把星巴克換成中國茶館,是否會有同樣的命運?其實這是個換湯不換藥的問題,如同笑話里說的“開會能吃蘋果但不能洗”一樣。以此我們可以定論,來自美國的星巴克咖啡遷出后,中國人的咖啡館又要進入故宮,是多麼可笑的事。

  說了這麼久,那星巴克開在故宮裡算不算文化入侵?算。金字塔外開設西餐店,並不代表埃及人會接受在金字塔下開設。埃中商務聯合理事會顧問、埃及艾資哈爾大學中文系主任阿齊茲博士說:“故宮是個有圍牆的整體,而金字塔地區是開放的,故宮裡的咖啡顯然不利於維護故宮的整體和諧,也帶有文化入侵的意味。梵蒂岡博物館工作人員盧卡也表示博物館內有咖啡等以方便遊客休息不錯,但如果出現中國茶館或者餐館,他就會覺得不習慣。他說著不涉及是否包容國外文化的問題,國外文化可以在適當的地方出現,但對於博物館,周圍環境很重要,需要保持傳統文化的純粹性。

  而星巴克就像芮在文章里提到的,東西不壞,還為賺中國人的錢進行了本土化改造,但終究是美國不登大雅之堂的飲食文化載體和象徵,開在故宮附近或許可以,但開在故宮裡面,成為世界對於中國紫禁城記憶感受的一部分,實在太不合適,這不是全球化,而是糟蹋中國文化。

  至於魏英傑在其駁文中提到的資本與傳統的對話在當下無處不在的現實,不僅不能使我接受他所謂的全球化真諦,反而加深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發展的擔憂,而這種擔憂正是每一位中國人應該具有的。

  星巴克事件折射出我們生活中的一點心態,隨着改革開放不斷加深,中外文化交流頻繁,越來越多的國外文化湧入國內,融入我們的生活,從肯德基到歐尚情人節、聖誕節,從日本汽車到韓國明星,一方面體現了中外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又使我們不得不看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正從我們的生活中淡出。

  面對嚴峻的外來文化衝擊,面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不斷弱化的現實,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讓金錢迷惑了一切,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同時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利用魯迅先生教給我們的“拿來主義”的精神,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即保證文化的民族純粹性,又使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充分結合,以經濟發展帶動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以求實現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偉大復興。

  20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