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雜文隨筆>亂彈八卦>魯迅先生,只有一個

魯迅先生,只有一個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魯迅先生曾憤恨道:“這半年我又看到許多的血和許多的淚,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淚揩了,血散了,屠夫逍遙又逍遙,而我只有‘雜感’而已。連‘雜感’也被‘放進應該去的地方’時,於是我只有‘而已’而已。”   ——題記

  魯迅先生是我國的教育家、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但在我僅有殘缺的認識中,他更是在中國社會時局動蕩不安、封建與民主明搶暗鬥之中的一盞欲有遮陽的油燈,一生致力於來挽救中國人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亦是“民族魂”。

  他,幼年時家道中落,以所謂“乞食者”寄居在親戚家,少年時父親喪命於一次毫不起眼的小病,青年時獨自一人在外飄零、與祖國相隔兩地。他雖遭受許多磨難,但卻懷着一顆赤誠的心熱愛着祖國。

  在留學期間刻苦專研醫學,企圖用微薄之力來改變中國人民的健康狀況,但當看到四肢健全的中國人冷漠的面對被日本欺凌而痛苦死去的同為中國人時,他感慨到:“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便決意棄醫從文,企圖用筆杆子來揭露封建禮教吃人的本性用來激發被封建等級制度深深壓迫的人民的反抗意志;喚醒青年一代人脫離舊制度的思想束縛與精神剝削。因此他亦如此勇敢又無畏。

  當時思想領域的文學作品所喚醒的只能是那些還存有良知、還存有民族榮辱感的,更是會識字的知識分子,而大多數的老百姓忍受着疾病與貧困的折磨苟延喘喘的活着,根本不會去意識到過什麼是民族,什麼是民主,什麼又是自由。魯迅便將他的視角放在那些處在幾乎病態社會的基層百姓上,揭露那些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慘經歷從而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共鳴聲,實現真正的民族覺醒。可人們給予的是諷刺和挖苦、冷漠與歧視,這讓魯迅先生痛心不已。他感嘆到:“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我深知那時社會的多量黑暗,而女子更是時代的犧牲品,自由對她們而言不僅僅是奢侈品,更是毒藥,染上便會被世人唾棄。魯迅先生對女子的遭遇除了深深的同情,還有對封建觀念的憎恨,是它壓迫着女子變成三寸金蓮,又是它壓迫着中華民族的一次次蘇醒,所以對於敵人,魯迅先生認為最大的敵人便是我們自己,而不是那些拿着鋼刀子、軟刀子在人們身體進進出出的“敵人”。

  可笑的是魯迅先生我們只有一個。

  當然也不敢需要另外一個現代的“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只有一個 標籤:只有一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