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忠華
2012年4月
寫這個的時候,是大一下學期,為完成李洪平老師寫作培訓課的期中作業----“寫什麼都行,格式內容不限,只要不少於三千字”的任務而寫這些。可能當時老師目的是為了鼓勵我們多寫故意刺激我們----“三千字都叫成這樣(老師說三千,下面學生嚎成一團),我看你們根本沒有人能寫超過5000字”,我就果斷中招,出於對學生哀嚎的反映的失望和李老師的刺激,我決定寫一萬字左右,於是拉拉雜雜寫了這個,現在想想當時自己既天真又幼稚,有些好笑。現在我對文中的一些觀點有所改變,其中一些言論去年被刪除,但為保留曾經的一些東西,留下來的就沒有做改動。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就進行着各種各樣的改革,包括政治、經濟、法制和土地的改革,教育的改革也在其中。然而教育的改革一直畏縮不前,呈現出一種越改越糟糕或者說改來改去還是一樣糟糕的現象和趨勢。
我國現在的教育問題很多,一時說不清楚,我就個人的所見所聞,論述現在教育存在的問題,淺談自己的觀點。
第一、強制學外語的危機。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教育中加了強制學習外語這一教育政策和措施。當時制定這一政策的目的很明顯:提高國民教育的整體素質;與世界潮流接軌;加強與西方各國的聯繫,促進我國的改革開放……
但是,幾十年的教育發展下來,給我們,或者說給我的認識是:
1、阻礙了高科技人才,當然更阻礙了各種各樣的人才的培養。學外語儼然成了現在我國大多數學生的負擔,學生把大多數精力和時間花在學外語之上,導致了學生所學的功課和成績以及學科能力形成既不全,也不尖的後果。很多學生其實很有天賦,有的對化學十分感興趣,有的對物理很有研究,而且學得很好,有的喜歡學文,有的喜歡考古,有的擅長地質研究。而且這些人對他們所擅長的領域的研究,非一般人可以比擬。但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就沒有很偉大的世界級學術家、科學家誕生。即使你說有熊慶來、華羅庚以及陳景潤等一批大家來反駁這個觀點,這顯然有些底氣不足。首先,這批人之中很多人在教育階段並沒有然他們強制的學習外語,而且陳景潤和華羅庚除了數學之外,很多功課是很糟糕的。其次,他們的成就和貢獻縱是偉大,然而和世界頂級數學家比起來高斯,費馬等比起來,似乎沒有那麼耀眼。中南大學的劉路於2010年破解世界數學難題,成就很大,但是十幾億的中國人,出了這麼一顆獨苗,自然在興奮之餘,也千萬不要覺得中國的教育了不起,因為這和教育制度實在是無多大關係。倘若劉路在師大或雲大或者昆工,學校幾乎不可能獎勵他100萬的獎金,破格提拔他為正教授,獲得碩博連讀的資格。
而在物理和化學界等領域的科學成就更是糟糕,我國甚至都不用說有人在這些領域獲諾貝爾獎,即使是大一點的成就也寥寥無幾。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學生不擅長學外語,而且可能很糟糕,而外語在考試製度的成績中占的份額實在太大。外語不好,導致總成績相對下降,從而使這些學生上不了好的大學,自然也就相對少了好的教育,要產生偉大的人物,很多人早就被拒之門外,總的人才資源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而西方的一些大國,如美國,德國等,假使讓他們國家的學生也強制的學中文,中考過二級,高考過三級,大學過四級,要讀研究生,必須過六級,碩士過七級,博士過八級的話,這些國家還有這門多的高科技人才嗎?他們的國力還會有如此之強嗎?很明顯的回答是:沒有,絕對沒有。因為中文的難度大大超過其他外語的難度,而中國學生的學習能力居世界第一(並不是創新能力,也不是創造能力。中國學生學習能力強,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卻很弱,而且學習創新和創造的能力也與學習其他東西時候的學習能力成極不相稱的走勢)。
有人不以為然,說要全面發展。清華大學教授陳丹青因為學生英語不過關四年未曾招到研究生,無名博士讀了一年因為英語考不過最終只得退學。當時陳丹青因此辭職引起不小的議論,但議論過後,還是如一潭死水。陳丹青曾就此問題呼籲社會引起關注,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屋檐水年年滴舊窩,所以陳說,在中國說了也沒用,這麼多年,根本沒改變嘛。
也有人說學好英語,到外國引進先進技術。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你到外國,別人也不會把核心技術交給你,更何況,這麼多人,多出國,怕是太多了。
2.坑害小學生。一個小學生,那麼單薄和稚嫩的身體承受着那麼大,那麼重的一個書包,受苦受累不說,時間一久,會導致脊椎變形 ,這個學生也就成了個半殘廢,再倘若醫治不及時的話,那這個人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廢了。現在為何整天出些廣告,矯正脊椎變形等等,都是些治標不治本的東西。
而其中的原因,和強制學外語有着密切的聯繫。現在的教育中,過分重視外語,也過分抬高了外語的地位,自然,與外語相關的書籍也是很多。所佔的分量相當可觀!有讀寫的教程,聽說的教程,語法教程,口語練習教程……(大學生的課本中,中文專業的專業課課本最多的有六本,英語一共有十二本之多)實在不能想象,小學生除了在肉體上的壓力之外,還要承擔多少精神上的壓力。可見這強制學外語和過分太高外語的地位的危害有多大了。
3.浪費青春。現在很多學生被迫強制學外語,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的學得好,有的學的差一些,然而這些只是為了多年後完全的忘記,或者是完全的閑置。很多人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不到外語的,譬如說,考古研究,物流管理,歷史研究,行政管理,古代詩詞學,文獻學,美學等等以及大部分的非外語教師之外的師範生。有的人會說,人都有和外國人接觸的機會,現在非教外語的老師和其他專業人員也是要用外語的,那我只能說,你是以現在的這種問題很大的教育制度下的教育環境來鑽牛角尖,這和以一架會把五十兩的砝碼稱成四十兩的天平來稱一百兩的砝碼稱到八十兩來推導出這個一百兩的砝碼標碼錯誤的結論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摸一樣的。這些學生,花了六七年的時間來學外語,到頭來卻還是竹籃打水,不禁讓人覺得有點悲傷。
4.使得自己的優秀文化遭到遺棄。前面也說過了,由於花了較大的精力和時間學習外語語,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必須去學習外國的文化,並在交流中實踐,從而使很多學生很少有時間去學習自己的優秀文化。有些人會覺得這是泛泛而談,其實你也許真的錯了。外來文化入侵,現在很多人張口就來一句I love you.My God!Shit!Fuck!等等之類,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解放,性解放,超前消費,導致的就是小小年紀墮胎無數,鬧着要和父母平等,要和老師平等,而他們所謂的平等,不過是脫離了道德束縛的自由,猙獰而醜陋。但是這些人卻不會背出一句《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雖然這不太明顯,但是無形之中,自己的優秀文化就被不自覺地侵蝕和遺棄了。
等等諸多的弊端,在此不一一細說。
當然,我並不反對學外語,甚至我只一部分人學外語。我的觀點反對的是強制學外語,人人都要學外語,反對教育中的強制,並不反對學習外語。外語學院,也要重視並且辦好。國家有如每年浪費幾十億的資源和精力來強制大家都學外語,不如把這些錢拿出來好好幫助那些喜歡學習外語的同學和其他方面有特長的人身上。
當我說幾十億的時候,有人不以為然。其實,細算下來,只怕還會超出許多。試想,每年中國上千所高校所印製的英語教材:每人每學期四大本,一年八本,每學期的四六級教材,每人十套模擬卷(按平均算),一年二十套,每學期真題五套,一年十套,隨教材配置的光盤,一學期一套,一年每人兩套。2007年高考報名人數突破1000萬,每年遞增,按平均值1000萬計算,每年使用高校英語教材達到2000萬左右(大一大二的學生使用),一個人每年花費的以上不包括課外教材等等按最低值100元每人計算,就是20億,簡直是個天文數字。假如還把其他的各種資源算在內,這筆浪費真不可想象。
對外語感興趣和要走導遊之類的路子的學生,作為個人,我是一直從精神上支持他們去學習外語的。因為我們迫於國力和經濟的原因,國家到底還是是需要一部分不太多的外語精英的。除非有一天,各國的外匯儲備都用人民幣來衡量。
二.教師素質的問題。
很多教師,素質存在問題。具體的就是基本素質和專業素質,再者就是道德素質(雖然道德素質可以包括在基本素質中,但在此我要加以區分,強調道德素質)。
1.專業素質。這對於多數老師來說不存在,當然這是基於學生普遍水平不高,對知識的掌握不夠好。譬如本人,很少發現老師的錯誤,總是在同學指出之後,才恍然大悟,後知後覺。但是有的老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真是讓人捏一把汗。我上高一時,上學期的物理老師是一個年輕女老師,她是研究生畢業,相當有水平,學校好多老師都向她請教物理知識,我們班月考一直是前三,多次考年級第一(儘管老師書教得好與老師的學歷不成正比)。下學期換了一個老師,講的也很好,當然這是基於他知道的範圍之內。晚自習好幾次還幾個同學問他作業,老師竟然多次無法當面回答和講解,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該老師喪失信心,後來有一次就考了年級倒數第一。雖然這樣的結果主要是由於學生本身導致的,但也充分說明老師的專業素質對學生的影響。
2.教師的基本素質的問題。這主要反映為普遍的非中文老師和少部分中文老師的中文水平差。本來在我個人的理解中,中文專業老師和非中文專業老師的差別只在於:中文老師可能會寫點詩,多了解一些有關文學的東西,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比其他專業的老師強,說話比其他專業的老師流利一些。甚至其他專業有的老師在這些方面比有的中文專業老師還強。然而,有一部分老師的中文水平差到令人擔憂。
某些奇怪的老師總有一些奇怪的舉動。他們在課堂上很少講普通話,總是操着一口地道方言。他自己說他讀書時在課堂上可以講方言,所以就形成習慣,現在都不會講普通話了。我們認為他是會講普通話的,但他自己都這麼說,我們只好認為他真的不會講普通話。由於老師以身作則,很多學生形成在課堂上講方言的習慣,一時改不過來,現在有的學生普通話二級乙等都很難過去。
有一位化學老師,在鼓勵他的學生時這樣說:“同學們這次考差了,但是不要灰心,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周恩來總理曾說過,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嘛,大家努力,下次一定會進步的。”沒想到,受老師的誤導,某同學再一次作文中就應用化學老師的話,寫到:周恩來總理曾說過……結果被語文老師批了一通,說這是基本常識,最低級的錯誤等等之類的話。
當然,還有很多老師的錯誤堪稱離奇。我初一時的語文老師,總是把魯迅讀成“Nu Xun(努迅)”,經過其他同學多次糾正,終於改了過來。還有一位老師在某次講課中這樣說:“大家都知道,人的正常體溫事37.5攝氏度,但是人死了,體溫就會下降,最終就沒有溫度了,冷冰冰的。”據現在的科學研究,尚未發現沒有溫度的物體存在。高三時候的政治老師總是給我們訓話:“同學們,認真點,不要再人浮於事!”隔壁班的數學老師說:“平時叫你們認真些,你們總是做豆腐渣工程,你們這叫馬尾穿豆腐!!”開始我們都居於老師的權威,對這些話深信不疑。不幸的是,那幾天,高三複習,語文課上正好猛攻“成語、熟語以及一些常用詞和短語的複習和糾正工作”,我們才明白,原來“人浮於事”是指人多事少,事情不夠做的意思,而“馬尾穿豆腐”則是一個謙詞,在別人表揚自己時,謙虛地說這句話,意思是提不得,不值一提。即使是異譯和延伸,也和老師的語境實在是聯繫不起來,相去甚遠。
其他諸如書寫水平之類的,更是糟糕至極。現在我們學校的很多師範生,基本功(專業知識和講課能力)還可以,可是到黑板上寫一個字,就讓人刮目相看,大跌眼鏡。本來可能一些好一點的學校或單位打算要錄用了,結果因為書寫問題告吹,不得不讓人嘆惜。這些人的書寫問題,是比較棘手的。我們不要一來就去把這個問題拔高到書法的地步,這不現實,也不要求寫的很好看,但是,作為教師這個特殊的職業,規範是必須的。看看那些交給老師的手寫體作業,烏漆嗎黑,亂作一團,且不說書寫能力與水平,我看這態度就有問題,想想這些人畢業後走到小學和中學的崗位上,教出來的學生會是什麼樣子。
3.教師的道德素質問題。多數老師的道德素質沒有問題,但是有一部分老師在這方面相當糟糕。有的甚至不敢相信她/他是一個老師,有的人不相信,其實這樣的老師大有人在。小學三年級時,我是在山村讀書的,當時是複式班,一年級的學生和三年級的學生在一個教室,二年級和四年級的在一個教室。當時我們的班主任對於調皮的、某次考試考差了的、上課講話被發現的、到河裡摸魚的、張家的娃娃摘了李家的桃子的……老師教育的辦法就是---嚴懲,暴打,拳打腳踢,用棍子打手背(打到流血)、摔筆盒、撕書等等暴力手段。當時的學生是這樣的:從不知道維權,從來不會把老師暴行告訴其他人。我們這些人,有的是手背上有幾條疤的,有的是被老師打了以後會無意中經常流鼻血而止不住的,有的是被老師把牙齒打掉后被老師帶着到醫院看病的,各種情況,舉不勝舉。而我是被老師拳打腳踢過的。原因是這樣的:老師讓我們站成一排背課文,之後他就走了,我們大約背了一個小時,便在哪裡站着小聲講笑話,吹散牛,至於課文,其實老師還沒有布置的時候,我就背的滾瓜爛熟了,那時候是虛榮心的驅使我以背書能力遠遠超過其他同學為光榮。我們確實講話,但都是好好的站在那裡,拿着書本的,我並沒有很調皮,甚至是屬於最聽話那種學生,從來都是規規矩矩(行為上來說是這樣,思想我還是有點獨立的),“聽話、努力、認真、踏實”是所有從小學到高中給我上過課的老師給我最多的評價,即使我的英語很糟糕,老師讓其他同學像我一樣用功,雖然後來讓老師有些失望。結果一年級的一個小同學去老師寢室向老師告狀,老師衝過來,二話不說,揪起我和我同桌的頭髮,把我們的頭往牆上撞,相互撞,接着就是火辣辣的巴掌扇過來,再接着就是亂拳,腳踢,我頓時只感覺到兩眼金星,昏天黑地。最後老師咬着牙甩出一句話:“考得這麼差,還敢給我在這點講話!!!”但是試捲髮下來,我是全班順數第一,包括語文和數學,兩科都在九十分以上,我同桌數學第八,語文第六,雖然當時我們只有一共將近20人。但即便如此,我們這些人依然沒有多少怨言,更不會對別人講,即使是父母也不例外。有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是我胡編亂造的,但是我要說的是,這些話句句屬實,我將會為我所說的這段話的真實性負全部責任。這件事,一輩子都忘不了。儘管我對那個老師沒有怨恨,見面的時候雖無不像其他的老師那樣懷着感激之情,但也會真心笑着問聲老師好,但是這種暴力的陰影還是伴隨我很多年。
還有一些老師,腦子裡充滿反動和恐怖思想。公然在一百來人的課堂上,大罵前輩先烈和偉人,進行完全顛倒。而對李鴻章和慈禧太后等一類人大加讚賞,推崇備至,有的人甚至吧袁世凱抬到偉人的地位上加以崇拜,對學生進行大肆宣傳。對於袁世凱的推崇,經過我的考據,依據來自於一本書--《還你一個真正的袁世凱》(我們學校圖書館有),裡面對袁世凱和孫中山等人進行大量的顛倒,這類書籍,有很多。我並不會說這樣的思想有什麼問題,甚至認為也許老師說的是對的。而且思想要自由和獨立,你有什麼樣的思想是你自己的自由,這些東西,私下討論,我覺得也是有必要的,長長見識,換種思維和方式看待我們所認識的事物。
但是,作為一個老師,居然沒有這樣的思想:對任何歷史言論(非史料),先有一種思想和觀點,在自己看到和之前的思想觀點相矛盾時,不要輕易盲從後面的觀點,尤其是在時間先後順序上在後面出現的言論和觀點,自己應該先查找史料,考查核定,要有自己的歷史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有爭論的觀點和言論,要三思,現弄明白再說,不能亂加宣傳。而不能是前年張三這麼說,聽了,信了,今年李四這麼說,又感覺有道理而且之後就非常的肯定:原來歷史是像李四說的這樣的,原來李四才是真正的給了我們一個真相。作為一個老師,給學生宣傳這樣的思想,一是造成學生思想的混亂;二是老師失去了自己的氣量;三是唯恐天下不亂。個人對歷史有個人的見解並不奇怪,但站在老師的角度上,站在講台上,就要對學生負責。作為老師,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權威的,必然會有一種心理----認為老師說的就是對的,所以課堂上不論老師說什麼,都會對學生形成權威的教育,反而使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變成一種胡亂的鼓吹。要讓學生有獨立之思想,不在於向學生宣揚自己的觀點,而是要讓學會自主的去懷疑書本上的和別人的東西。
更有一些老師,莫名其妙,居然在其他老師的背後,當著一大幫學生的面攻擊和中傷他不喜歡或是阻礙他發展的同事。甚至是一些私生活的事,議論別人離過幾次婚,某某老師講課其實不行之類的,如果是真實的還情有可原,問題是往往會在議論時添油加醋,讓很多學生造成對另外一個老師的誤解。
像上面的而這些例子,真是太多了,在此不一一細說。
三.教育的投入問題。
一直以來,我國對教育的政策就是一個:口號支持+表面重視。所謂的科教興國,提高對教育的投入,只是一個口號,用來麻痹廣大人民群眾。
首先是教師的待遇問題。
老實說,我國現在給教師的待遇實在是太低了,而給公務員的待遇又普遍過高。上面說到,現在老師的素質不高,這和國家對老師的待遇有直接的關係。現在我國的很多教師,養家糊口成問題,很多人不願意當老師。除了少數喜歡當老師的和一些有特殊原因而選擇當老師的人除外。只有那些為臨時的生計迫不得已的,在做教師方面沒有多少才能的,只是為了得到社會的尊重(也許很多人還不尊重老師)的人,才會去選擇做老師,由此可知很多老師是被逼無奈的,有的是渾水摸魚,其實他們也不願意,由此可見,這些老師所以教不出好學生在所難免。
現在的一個基本情況是:苦死了人民教師,閑死了公務員,有點誇張,但至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這樣。
當年魯迅這樣的泰斗級教授,一個月的工資就可以在北京買一棟四合院。當然,和這樣的文壇泰斗沒法比。但是和當時一個老師教書可以養活一家子的情況來說,這差別懸殊。
我個人覺得,應該把公務員的的待遇和老師的待遇換一下。讓社會上的人都爭着做老師,而讓公務員去拼死拼活的為人民服務。人才都爭着去當老師,有好老師,就不怕教不出好學生,有好學生,就有人才,有人才,就有科技,有科技就有經濟,有經濟就有國力,有國力就有實力,有實力,就有富強,國家富強,人民才會幸福安康。這也正好體現“科教興國”的重大戰略。可是說來說去,還是一個泡影,我們說的,都不算。
第二則是資金的投入問題。
我國曆來在教育上的投入都很小,和西方的大國相比,可以說是差多了。但是我們會看到一個假象:每年對教育的投入都很大,增幅很大,有時甚至會翻倍。但這是因為之前的投入太少了,假如去年五千萬,今年一億元,明年一點五億,增幅自然是大。但是這在國家的預算當中的比例,實在是太少了,比起美國,德國,日本這些教育大國,少了好多個倍。教育基礎設施落後,學校的基礎設備落後,居住條件和學習條件差。具體表現為:宿舍過於擁擠、網絡設備過於陳舊,伙食過於昂貴、學費過於偏高、校園網網速着實不給力……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家不重視甚至是懶得重視而投入過少引起的。
我們的政府現在不缺錢。政府可以為了只提高8分鐘而花4000億元去修世界一流的磁懸浮軌道;也可以為了面子而花掉4000億元去舉辦世界博覽會,當然政府會說這是為了帶動經濟的發展,並且我們也不能否認其中的作用;還可以無條件的無休止的借錢給美國,現在已經接近(一萬億),儘管其中有N多個理由。卻實在拿不出幾千億來支持教育的發展。
這,不得不說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四.人民對教育的信心的喪失。
清朝的時候,大臣張之洞上書慈禧,廢除了科舉制度。結果很多讀書人,從此不再讀書。我並實說贊成科舉制度,只是沒了科舉,讀書人入仕的機會沒了。窮人不可能再做官,窮人的仕途就絕了,教育曾一度遭冷清。
而隨着我國大學包分配製度的廢除,很多人對上大學不感冒,對上大學喪失了信心。當然,這只是一部分人的想法。現在很多人大學畢業,就不了業,社會上讀書無用論刮出一股風,在農村尤其盛行。當然,我在這裡說的不能就業的大學生,是那些在大學里“混日子”的除外。國家就對教育不重視,人民還能怎麼重視呢?國家就如此,很多家長也如此,很多學生自然也就如此了,自然而然,社會上也就長出了一股淡視教育的風氣。
很多人讀了幾年的大學,花去了幾萬元錢,換來的,只是找到一份每個月一千多元的工資的工作,一輩子無出頭之日不說,花去的錢就如打水漂,泡都不冒一個。對於這些人來說,讀大學,真的是血本無歸。而他們想想自己的同齡人,很多早已投入工作,現在有的已經有了一番事業,等到自己開始打拚時,他們已事業有成。那些人有的雖收入不高,卻也是有了自己的歸宿,雖然苦點,但是一家人,有老有小,累點也開心。自己讀了大學,農活干不動,工資低了太委屈自己,工資高的公司,人家瞧不上你。有的人又有意見了,說,才畢業,待遇低點怎麼了,努力了,遲早會上去的。可是,假如你的頭頂着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話,你永無出頭之日。這就導致有的人心裡不平衡,仇富心理出現,後悔讀書。
上面是客觀的分析,但是我的立場上,讀書無用論,永遠是錯的。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都應該朝着自己的理想奮鬥。
對於多數人而言,接受教育,讀書,無論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好的工作和一個光明的前途,我想都應堅持去完成它們。增長自己的見聞和學識,學技藝之長,以備來日之用。
五.社會和國家對人才的不尊重。
隨着社會的進步,也許是退步,拜金主義十分嚴重,唯錢是圖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存手段。名利成為生命之樹的唯一果實,而我,卻還能為自己的夢想孤注一擲。我有這句話,我有我的行動,我認為我是幸福的,我也因為這點點的不值一提而感到自豪。
生活中,不論一切,有錢的當老大,這也正常,也有一些不正常。當知識分子,應該是知道分子,因為知識分子對社會有責任,而很多人是不負這個責任的。當這些所謂的知識分子去找工作時,又被官二代和富二代擠在外面,而它們的前面,卻還有官二代和富二代的朋友圈,親戚圈,各種圈,很多有識之士不得不給官二代和富二代當奴隸。當然,那也是你情我願的。
商場上,知識分子沒地位,官場上、政治上,他么一樣沒有地位,連有地位的機會都沒有。好不容易去找個工作,好不容易筆試的成績取得面試的資格,好不容易去面試,結果又被官二代和富二代的金錢、權利、人脈和一些我們永遠不知道的東西給擠下去了。即使再有本事,沒有人脈和金錢做後盾,一切都是空談。
而國家的很多領導卻不願去改變現有的制度,因為這可能會導致他們領導地位和某些地位的喪失,導致惡性循環。知識分子遭到打壓和排擠卻無能為力。
由於本國不尊重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就使得外國有機可乘,乘機挖走本國人才,做他們企業的生力軍,來進攻本國的企業,以至於與我國的企業在和外企的較量中總是失利,或處於劣勢。本國培養的高科技人才,都投靠了外國人來進攻本國的企業,像北大清華的很多學生,畢業后都選擇了外企。
有人管這些投靠外企的人叫漢奸。其實,很多人是被逼無奈,這也並非他們所願意的。有的人寧願少拿錢也不願進外企,可世事無奈,他們敵不過官二代和富二代,國企和一些有實力的本國企業,他們根本進不去,即使進去了,也是一塊邊角料,沒有他們想要的公平。如果本國的企業公平地對待人才的話,是不會有多少人趣味外企賣力地。吃飯,必須的;養家糊口,必須的;出人頭地,必須的。對於很多非官富二代來說,生存很難,有體面的生活着,更是難上加難,對於這些人來說,生活都談不上,很難再談愛國。
他們只能向天呼喊:
進入外企非我意,只願祖國重人才。
不是我不愛國,是國不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