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暨如何看待政績如何服務群眾
——上塘鎮 劉秦龍
2014年4月21日晚上,我們全鎮機關工作人員圍繞“如何看待政績 如何服務群眾”展開了深入討論,大家各抒己見從多個角度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通過此次討論,我也感觸頗多。
一、如何看待政績。政績來源於群眾,沒有群眾就無法談政績。我們的權利來源於人民來源於群眾,我們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工作的直接對象也正是人民群眾,所以我們的政績的考核者必須是人民群眾。政績是工作好壞的一種體現是工作質量的證明、是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是否認可,不想搞政績就無法把工作做好、做精、做細,也就不會去拼搏進步,無法更好的服務群眾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衝刺先進、爭奪名次、拼搏奮進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是更好服務群眾的體現,是對自己工作成績的不斷認可、否定、再認可的過程。只有積極努力地工作,向先進靠齊、向人民群眾學習、聽取群眾意見,才可以不斷地進步不斷地督促自己更好的工作。
二、如何服務群眾。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之源,是我們工作業績的評判員更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我們在工作中要熱心、用心、盡心、耐心地服務群眾。處理群眾的急事難事即便是小事我們也要端正自己的服務態度,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宗旨。我們的服務態度直接決定了我們的工作質量,也決定了人民群眾反應的問題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地解決,決定了矛盾是變小還是擴大,決定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決定了我們是得民心還是失民意。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在服務群眾中要時刻從群眾的角度看待問題,設身處地地去理解群眾、同情他們的困境、理解他們的心情、體會他們的感受、把握他們的想法,再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如果我們都能做到如此,群眾往往也能夠對我們的工作給予最大的理解、接受和支持。我們的服務態度如果比較惡劣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使矛盾使問題更加擴大擴散,讓事態發展更加惡劣。我們服務群眾中還要放低身段,深入群眾、理解群眾、問計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我們服務群眾的出發點決定我們的工作態度,而工作態度又決定我們的工作質量,進而影響着問題處理的結果,關係著群眾的切身利益和政府公僕形象。我們在處理具有彈性的問題時要本着為群眾着想、替群眾謀利的態度,不可以延續舊的不良的工作習慣不可以製造“潛規則”,真心真意的把群眾當做親人來服務。
本次討論,我主要闡述了自己對服務群眾中服務態度的一些體會,因為我們的服務態度最能影響我們的服務質量也進而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業績。通過本次討論學習,我也意識到了自己平時服務群眾的一些不到之處,有時候我們多說一句話,多為群眾思考一下,多一個微笑,多一句客套話就可以為他們省很多的心思、解決不少憂愁、消除一些不滿意。我們大都是農村人、我們的父母也大多是農村人,我們要本着為父母親人服務的態度去服務群眾,讓群眾少跑幾步路、少花點錢、少操點心、少幾夜的輾轉反側、多幾分快樂和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