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學生村官“致青春”成長微論壇心得體會
10月16日上午,由市委組織部主辦的大學生村官“致青春”成長微論壇在市委黨校正式開壇,市委書記藍紹敏,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聖華,大學生村官成長導師代表,2013年全體新任大學生村官和歷屆村官代表等共話“成長的煩惱”,共尋解決之道。
在微論壇上,市委書記藍紹敏走上微論壇講堂作重要講話對村官提出了四點希望和要求,分別是:
第一,希望大家在農村基層的肥沃土壤中“墩苗”成長、歷練成才,做一名紮根基層、奉獻基層的好村官。
第二,希望大家在創業富民的廣闊舞台上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做一名實業興農、實幹興村的好村官。
第三,希望大家在群眾工作的情感課堂里踐行宗旨、貼近群眾,做一名真心為民、服務民生的好村官。
第四,希望大家在文明建設的寬廣領域內弘揚正氣、傳播新風,做一名崇尚文明、公道正派的好村官。
此外在講話后和大學生村官們進行現場交流和互動,場面十分熱烈,給我很大啟發。下面我就通過學習藍書記的講話精神說說自己的心得體會:
第一:紮根基層心要定
對於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很多時候我們的心充滿了浮躁,與畢業之前幻想的差距太大,難免會有些失落甚至是排斥,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新並沒有定下來,很多時候都在想着什麼時候能夠逃離,我想有這種心態也是正常的但是是要不得的,而且也是必須把它剔除的,因為我們知道心不定事不成,沒有盡心儘力,沒有吧心思放在工作上,沒有把心沉下去是很難把工作做好。況且我們還年輕,需要這樣的歷練,需要農村這片土壤,我們只有從中汲取足夠的營養才能讓自己的根扎得深扎得牢,為做好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創業富民腦要活
大學生村官帶領所在村的百姓創業富民,是黨和國家一直堅持的方向,在這次藍書記的講話中我們也可見一斑,鼓勵我們要用好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利用國家向大學生村官提供的便利的條件開通的綠色通道。我們大學生村官,作為剛畢業的年輕人,腦子靈活,有活力,要多多動腦,發揮我們的特長,同時更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多多調查走訪,找到合適的項目,把它引進村裡,帶動村裡留守婦女就地就業,以及一些50、60后的老人在家門口就業,這樣不僅自己得到鍛煉獲得收益更是帶動全村的百姓收入的提高。
第三:為民服務情要真
大學生村官剛到村裡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尤其是很多村民會不理解,會覺得我們只是來鍍金的,只是來過渡一段時間過後就走了,所以很多時候他們並不相信我們,這樣就導致作為村官的我們很難去走進他們了解他們的生活,很難真正的去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從藍書記的講話中我們可以學習到,這就要我們要放下身段,首先在自己的內心要告訴自己來到村裡就是一個小學生,要多向他們學習,同時還要入鄉隨俗,多用他們喜愛的方式去說,少一點書生氣多接地氣,以最真實的情感去對待他們。我想這樣也會受到他們最真實的回應。
第四:文明鄉風身要行
農村作為最基層的一級,大多數的人沒有接受過更高更好的教育,所以很多事情不太注意文明,不太注意維護文明的風氣,鄉風民風這一塊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就拿村裡河流溝渠這一塊來說,大多數的溝渠的水面上都是垃圾,很多村民把生產生活垃圾都投放到溝渠裡面,對於我們蔡集來說雖然鎮里將每個村在方便群眾的合適的位置都設置了垃圾房,但是還是會有很多群眾沒有這種意識,仍然把垃圾亂扔,這時我們就要發揮我們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多多宣傳,另一方面更要身體力行,要親自帶頭做給他們看,切實地帶領他們去認識到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重要性,逐步地把文明的鄉風民風樹立起來。
篇二:首屆大學生村官“致青春”成長微論壇心得體會
2013年11月16日,由市委組織部主辦的大學生村官"致青春"成長微論壇在市委黨校正式開壇,論壇圍繞怎樣當好一名好村官話題進行開展,市委書記藍紹敏給全市大學生村官寄語了四個"希望",下面我將結合四個希望,談談個人的心得體會。
一,紮根基層,奉獻基層,我作為新一屆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后,沒有嬌氣和學生氣,而只有家鄉情,將所任職的程庄村當做自己的故鄉,真實的與村民溝通,切實的了解村民的生活難題,及時的給困難人群解決問題。
二,創業富民,實幹興村,到村任職后,我調研了我所在村的實際情況,發現我們村留守婦女較多,他們都是因為家庭土地而走不出去的勞動力,如能幫助他們就近就業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於是我們成功的創辦了雨露電子加工廠,解決了近三十人的就近就業問題,增加了他們的家庭收入。
三,貼近群眾,服務民生,到村任職四個多月我堅持每月走訪五戶,現已走訪八十多戶,與百姓心貼心拉家常,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難題,且想辦法為其解決,如給貧困兒童送文具,給光棍漢通電。
四,弘揚正氣,傳播新風。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傳播政策的,我都主動請纓,耐心,熱情的為我們村民講解。截止到今天我向我們村民傳播了新農合,經濟普查等政策,弘揚了鄰里互助,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文明之風。
四個多月的工作雖然有點小“成就”,但也有不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改正自己的不足,繼續奉獻基層,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所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