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溶解的快與慢教學反思
我上了《溶解的快與慢》一課,本課是科教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5課。本堂課基於對溶解的快與慢這個問題的研究,指導學生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探究影響物質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讓學生經歷“問題——假設——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為以後設計科學探究實驗打下基礎。
本課程是一堂典型的實驗課。培養科學觀念,並通過對比實驗尋找規律。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體驗實驗的樂趣以及和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由於溶解的快慢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感性經驗較多的現象,所以在教學時不再去觀察,而是啟發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直接進行歸納,形成假設;再對提出的假設進行驗證。驗證時首先根據假設的規律推想在某種條件下“攪拌、用熱水、切成碎末”可能發生的現象;然後根據上述推想設計實驗。在本課中採用的是對比實驗的方法 ,從正反兩方面證明提出的假設是否正確。
整節課都是在學生先思考、閱讀課本的基礎上點撥指導,體現了以學生學習為主體,老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學的較主動積極。
同時本節課也培養了學生科學思想,任何東西不能完全靠假設,必須通過實驗來驗證。
本節課不足之處是實驗室沒有多媒體,實驗室只能坐40幾個學生,而實際授課班級學生是60幾人,沒有到實驗室去上。如果在實驗室上,讓更多的學生能動手實驗會更好。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能培養學生實驗研究能力。沒有到實驗室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60幾人到實驗室上課做實驗,課堂組織的難度較大,做實驗取熱水、冷水都不方便。
篇二:溶解的快與慢教學反思
《溶解的快與慢》是教學溶解單元的第四課,本課從“攪拌對溶解的影響”入手,到學生自行設計“怎樣加快方糖的溶解”,指導學生運用對比實驗方法,探究影響物質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使學生經歷從“問題——假設——驗證——證實”的過程與方法。我們知道可溶性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賴於三個主要因素:顆粒大小、水溫,以及液體是否被攪動。通過設計實驗方案讓學生體會對比實驗的重要性,使學生理解攪拌、碾碎、用熱水可以加快溶解。初步學會在對比實驗過程中控制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發展公平實驗的意識。
怎樣讓糖溶解得快一點?學生有着豐富的生活經驗,比較容易想到的是攪拌,雖然對於第二單元溶解的內容,他們還沒有涉及到,因為各種原因,我的上課進度比較慢了。所以,鑒於學生的基礎,在本課中,我採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學方法,並且把設計實驗方案,控制對比實驗的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與做溶解的對比實驗操作的指導各個打碎。把“攪拌是否能加快溶解”作為指導學生設計對比實驗的樣本,重在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歷控制單個變量進行對比實驗的過程,突出如何控制變量和如何設計方案。“用熱水能較快物質的溶解嗎?”側重方法指導。最後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加快方糖溶解的實驗”方案,讓小組再次合作進行驗證。為了突出對比實驗的效果,方便學生對變量的控制,使探究更具有科學的嚴謹性,在課堂的教學實施中用更容易操作,現象明顯的白砂糖裝袋,和方糖。
本堂課試教了三次,每一次都有新的發現,教案也改了又改。總的體會是在平常中注重細節解決對於紮實探究實驗非常重要。如實驗環節的剪裁,實驗方案的指導,實驗操作指導到位,材料的取放等等。今天的這節課,我覺得自己這些基本體現出來了,但是學生的反應,沒有像平時那樣放開,課堂時間的嚴重拖延,都不得不讓我審視自己的教學,究竟是什麼原因,自己初步找了一下,總的一句就是對時間觀念不強,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夠精鍊,特別是孩子冷場時,一急就話多,會被學生牽着走;第二,教學過程中,有些問題的提出指向不夠明確,比如,第一個問題的研究,學生的方法提出后,就跳躍性很強地問,你打算怎樣做攪拌能加快物質的溶解這個實驗了,學生可能一下子轉不過來,開始的冷場,也就造成了整堂課的沉悶。第三,教學的敏銳度不夠,對學生的回答,不能準確地捕捉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第四,課堂上過分強調安靜,沒有掌握好分寸;第五,在知道實驗的時候日後能演示的盡量演示,學生,老師都可,包括實驗注意點,列溫馨提示不是最佳方法。當然或許客觀原因也有,這堂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溶解這一單元,對他們來說,難度太大了。到這裡,可能很多老師會問我,那為什麼選這課來上?那是綜觀了整單元后,相對看來,它的環節比較清楚,但是可參考的資料相對較少。也許我有點拔苗助長了?請大家給予我更多的幫助和指點,謝謝!
篇三:溶解的快與慢教學反思
《溶解的快與慢》是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內容。通過前幾節有關食鹽溶解的課以及平時的經驗,學生們對溶解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課旨在通過攪拌和水溫等條件改變的前提下,初步感受對比實驗,從而啟發學生從更寬廣的角度去探究事物。教材分為三個部分:1.攪拌對於食鹽溶解快慢的影響。2.水溫對於食鹽溶解快慢的影響。3.研究水果糖。
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我定了這麼兩點:教學目標:1.理解可溶性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與物體大小、水的溫度、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2.初步感受對比實驗的意義,親身經歷控制變量進行實驗的活動過程。3.體驗探究影響溶解快慢因素的樂趣。教學重點:探究影響可溶性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取決因素。教學難點:感受對比實驗的重要性,以及在實驗中的變量與不變量的控制問題。在教學準備方面,我採用課件與課堂教學的相結合,準備了一系列材料,如:每組四個杯子、每組一個量杯、攪拌棒、食鹽、水槽、一塊抹布、熱水、糖。
在攪拌這一個實驗時,我是和學生一起來完成試驗計劃單,其目的在於讓學生共同解決這一實驗中的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理解科學課學習的嚴謹性。在第一個實驗的提示部分,有一條是要求學生順時針攪拌,並且是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是因為今天我雖然用的是一次性杯子,但是平時我們大家可能用到燒杯,所以我也就把這一條滲透在裡面了。而且我也要求在實驗操作時,不要把杯子拿起來等一系列要求。這一系列要求意在培養學生科學學習的嚴謹性及規範實驗操作。同樣,對於杯子的選擇也是這個目的,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水量是一樣的。實驗計劃單的完成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現的。四年小朋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制定實驗計劃的要求,所以以這樣的形式出現,我覺得可能更適于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更容易讓學生理解。
第二塊實驗是水溫對於食鹽溶解快慢的影響以及切碎對食鹽溶解快慢的影響,這兩個實驗在前一個實驗的基礎上,學生已經了解了對比實驗是如何操作的。所以讓學生來說,成為本個實驗的重點,讓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如何要做這一個實驗,這當中也滲透了學生實驗計劃培養的意識,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再鞏固對比實驗的要求。
最後用了吃糖作為一個拓展,如果以書上水果糖而言,在前面試教過程中,發現學生的注意力都不在科學實驗上,而且時間不夠。所以四人小組討論怎樣吃糖可以吃的最快,以此來促進學生之間的發散思維,讓孩子在交流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但是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把這個問題留到了課後,分發給孩子們材料,讓孩子們在課後繼續探究,有利於學生在科學課後的繼續學習。
本堂課中,還是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的,比如個別環節的時間控制,課堂教學時的過渡引導語言比較貧乏,教學板書設計也需要一定的改進。另外對於最後一個緩解水果糖的溶解把握的不是很到位,沒有對教材進行全面的了解分析。
溶解的快與慢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