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教學反思>大公雞教學反思

大公雞教學反思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篇一:大公雞教學反思

  新時期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為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髮展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同於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培養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新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改變傳統教法和學法。

  《艷麗的大公雞》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範疇,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認識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間的相互關係,感受以冷暖色對比為主要表現方法的作品所產生的特有的美感,並且學習運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來表現作品,科學的認識、理解色彩現象,培養學生的色彩美感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豐富學生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能力。本課我採用的是自育自學教學模式,根據教學需要,我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分成自主實踐探究和自主學習探究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動手實踐解決學生對色彩的認識,了解冷暖色,感知冷暖色對比所產生的艷麗感覺。在第二階段的自主學習中,學生通過小組內的交流討論,分析書中的作品,解決如何運用色彩的冷暖對比來表現大公雞的艷麗?本節課的教學思路:冷色和暖色的認知-冷暖對比所產生的艷麗色彩-不同色調的畫面所產生的不同視覺感受-如何用艷麗的色彩表現大公雞-解決大公雞的構圖、動態、色彩搭配等問題-學生繪畫-師生共同評價-拓展延伸。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很感興趣,教學目標達到,有效的突破了教學重難點。第一次將自育自學教學模式用於美術課堂,有收穫也有困惑,課堂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那麼教師的講課時間減少很多,如何把知識點提煉出來,如何最優化的設計自學提示,希望和大家不斷探究。

  篇二:大公雞教學反思

  一、利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泥塑的興趣。

  我在給學生上泥塑課之前,帶領學生先觀看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泥塑發展的歷史和現代泥塑的觀念。看着一團醜陋的泥巴變成一件光彩奪目的泥塑作品,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獲得了創作和表現自己的慾望。告訴學生在泥塑課中,你們可以研究文學,探討幾何體,可以進入動物世界,可以與古人對話,可以塑造未來世界,可以奇思妙想,可以用彩泥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東西。一句話,你們可以用彩泥捏出自己的整個世界。這使學生都躍躍欲試,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想用彩泥塑造世界的興趣,而且也大大的開拓了學生的創作思維,為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提供了空間。通過教學效果也證明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格言。

  二、挖掘各種創作素材,充分表現學生自我。

  剛開始學泥塑的學生對泥塑了解甚少,需要進行一些入門訓練,適當臨摹一些作品會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教師要在其間穿插一定的講解。因為學生的形象思維遠遠優於抽象思維,所以不應總以枯燥的語言講解,而應教會學生如何去看,去比較。如課件出示大公雞挺拔矯健的身影,讓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大公雞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分別有什麼特點 然後出示泥塑大公雞的步驟,學生進行實踐探索,在選型過程中,可以提一些問題,如:你捏的和他捏的作品相比,有不一樣的地方嗎?他們好在哪裡?你能不能做到?讓學生在思考中明白泥塑選型的道理。

  三、採用多種評價手法,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由於手工材料大多數受到時間的限制和作品本身的特點要當場進行評價,如泥塑作品它的時間不長,作品一目了然,視覺感很強,一旦重新操作不可能再恢復原型,因此要當場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對作業的評價既是對本次作業的總結,也是下次創作的延續。教師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學生。我採用展覽形式把學生作品分類,把學生作品中最大的優點挖掘出來,如想象能手,創意能手,大膽能手等。把一些好的作品拍成照片后供各班學生課餘時間觀察,初步培養學生辯別好壞的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學生也可以在看其他同學的作品同時,可以開闊視野,取長補短,拓展自己的思維,積累素材。讓學生的創造思維在課餘時間得以延續。

  在學生互評環節中,我注意指導學生如何給同學提意見。例如,強調用“我覺得……,希望……地方加以修改。”或“我認為怎樣更好!”的句式讓學生套用。弱化互評中容易產生的一些矛盾。強化從找優點入手進行評價,再找出不足。這樣做使學生參與到評價作品內容中來的同時,對其本身就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首先,這樣的互評過程是知識的複習與提升。其次,它是知識和能力的綜合運用。同時,對培養學生欣賞 - 評述能力和口語交際甚至包括人際交往、思維、表達等多方面能力起到很大的幫助和促進。

  當然,泥塑教學還剛剛起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有許多來自學生的信息,是教案中根本預料不到的,它們恰恰是最有活力的源泉。因為這些信息通常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具有突發性,就連教師也沒有想到,教師有時也會感到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它具有很高的價值,不管是學生思維的活躍,還是他們語言的生動,都體現了學生對教材從不同角度的理解。教師如果在泥塑教學中正確地把握住這兩點,就一定會更加深切地體驗到新課標帶給泥塑教育的無限生機。

  篇三:大公雞教學反思

  《大公雞》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範疇的課,旨在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認識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間的相互關係,感受它們的美感,美術教學實際上就是要讓學生們把自己的情感轉變為一定的色彩(包括冷暖色)等美術語言。在基礎美術教育中,使學生能學好美術,形成美術素養的關鍵是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呈現形式展現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會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想理解、掌握、探究所學內容,從而轉變為創造的動力。在本課,就是使學生能運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來表現大公雞,培養學生的色彩美感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豐富學生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能力。

  在教學中,我為了完成預定的目標,我首先引導學生進行了大量的欣賞。這樣安排,一方面學生把這種欣賞轉化為內在的藝術修養,提升了健全的品格;另一方面欣賞評述很直觀的向學生傳達了運用冷暖色創作時的方法、思想、情感,學生很容易了解和掌握。欣賞大畫家的作品會為學生找到適合他們的造型方法,造型方法的提高及多樣化能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藝術作品,推動學生的藝術創作,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圖片中大公雞的造型向學生傳達了冷暖色彩對比的韻味,觸動了學生進行表現的靈感。現代心理學認為一切思維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成功地使學生產生問題的教學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我與學生們共同嘗試帶着“藝術創作一切皆有可能”的想法進行大公雞的造型創作。

  師生交流中,我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結合教材內容賦予它一定的藝術內涵,這不但會生動有趣,同時也提升了美術課的藝術含量。在掌握了創造的規律后,我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與喜好畫出大公雞,或是加長身體,或是縮短身體,或是加上利爪,或是添加花紋……經過這樣的引導,他們筆下的大公雞造型生動,形態各異地被表現了出來。學生看到自己創作的大公雞,自信、驚奇寫在他們的臉上,“我也會畫大公雞了!”“這麼複雜的、神奇的形象我也畫出來了!”這種勁頭正是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推動劑。

  同一個內容,我們從不同角度去表現,去感悟,學生的收穫就是全面的,美術課成為他們展示自己的舞台,一點一點的積累,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品位是不可估量的。孩子們是單純而又積極向上的,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體驗創作的樂趣和自我的價值,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特長,在廣闊的藝術表現空間里展示着自己的才華、個性,並使自己的創造潛能得到發揮,在這種良性循環過程中,學生所獲得是潛移默化的學習效果。我想: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經常思考:我們要設計什麼樣的美術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怎樣使每個學生在美術課上不但能獲取知識,同時也獲取了自信,讓藝術象文字一樣漸漸成為學生一種表現自己情感與個性的方式。



大公雞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