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師執教《認識分數》一課時,問學生:“現在有4個桃子,如果把這些桃子平均分給4隻小猴,怎麼分呢?每隻小猴分幾個?這個問題把老師難住了,誰能幫老師分一下?”頓時,每個學生都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爭先恐後地想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
創設這種“向學生請教”的情境來組織教學,好嗎?誠然,我們提倡教師要轉變自身角色,改變那種高高在上、無所不通的師者形象,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引導者,但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把4個桃子分給4個猴子,這是3歲孩童都能做到的事,身為教師能不會做?既然連分4個桃子都不會,又怎麼來講解後面的知識?顯然,這是一個並不“美麗”的謊言。新知識是老師講解的,可是很簡單的題目老師又不會做。老師這樣時而聰明、時而糊塗,學生該怎樣來認識老師呢?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教育意圖隱藏起來,是教學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顯然,寓教育於無形,展示的是更為高超的教學藝術。當學生意識到你的教育意圖時,教育作用有時反而會難以凸顯。因此,當我們向學生滲透某種意識或傳達某種思想時,一定要精心考慮方式和方法,要知道教育之美就在於看不出教育的痕迹!
(作者系山東省肥城市王莊鎮教育辦公室;2008年7月16日《教育時報·課改導刊》課堂版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