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
10月12日下午濱湖辦事處組織全處處直人員觀看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通過高遠的立意,細微的着墨,講述了1961年新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大病初癒的周恩來總理來到河北邯鄲伯延公社,在不到100個小時的時間裡,夜以繼日走村入戶,深入進行調研的感人故事,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密切聯繫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作風。
影片生動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毛主席曾講過,“為群眾服務,就是處處要想到群眾,為群眾打算,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這在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中得到了生動的詮釋。大雨之夜,周總理不顧疲憊虛弱的身體,帶着工作人員與群眾搶救地瓜苗;徹夜總結梳理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與毛主席通話彙報情況……這一個個鏡頭,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領袖人物與普通百姓間零距離的接觸和坦誠的交流對話,是一種自覺置身於群眾之中、“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也是這部影片所詮釋的主旨。
影片充分展現了我黨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求真務實,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我黨長期以來形成的優良作風。影片對周總理一步步揭開公社幹部“善意”的隱瞞,最終了解到當地群眾生活的真實情況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周總理實事求是、一絲不苟的精神和作風不僅是該片的主基調,而且對今天的我們具有深刻的啟迪。周總理之所以能夠真正了解到人民群眾的實際情況,一是靠真心。周總理是抱着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態度來到伯延公社的,郭鳳林等同志因為怕給中央添“麻煩”而刻意隱瞞真相,並試圖催促周總理儘快回去的時候,周總理堅定地表示,他這次來,不了解到真實情況是絕不離開的。二是靠真情。周總理一進村看到樹上的葉子都光了,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心裡始終裝着對百姓的真情,觀察才會異常敏銳。當他看到村食堂有紅燒肉時,這種強烈的對比,已讓他察覺到情況的異常。三是靠真誠。當他發現村幹部和部分村民隱瞞真相時,並沒有高壓批評,而是真誠地與群眾交心,細緻地做思想工作。正是周總理的肺腑之言打開了伯延百姓心底的閘門,紛紛吐出了自己的心聲。
影片深刻詮釋了我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黨群關係是黨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於水的黨群關係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的堅實基礎。我們從影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中真切地感受到,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我們黨和人民群眾的魚水之情是多麼的淳樸和真摯。周總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實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觀看電影時我心中始終涌動着一個問題,那就是: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影片中的周總理給出了答案:我們是人民的公僕,我們為了群眾,我們依靠群眾。群眾冷漠,離心離德,黨亡政失;群眾支持,同心同德,國強民盛。在當今時代,這份黨和群眾的固有真情我們應該倍加珍惜、發揚光大。
影片全面呈現了我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勇於和善於開展認真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是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的一大法寶。影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通篇體現着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自省精神,觀后不僅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一優良作風的重大意義,深受教育,也使我們深受感動。一是態度的誠懇,令人感動。由於中央政策的偏差給群眾帶來的困難,周總理真誠道歉,“我是總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問題,就是我的責任啊!”二是聽取群眾呼聲的虛懷若谷,令人感動。當張二廷等群眾說出大食堂的種種弊端,說出村幹部作風的各種問題時,總理聽得何等嚴肅認真。就是村幹部,第一反應也是羞愧和反思。三是糾正偏差的果斷,令人感動。當總理了解真相和群眾呼聲后,立即與毛主席通電話,第二天就解散了大食堂。今天,當再次回顧黨的這些優良傳統時,我們深刻體會到,發揚光大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何等的必要,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何等的重要!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