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鼠遊戲》觀后感
電影的名字——《貓鼠遊戲》——讓人很容易的想到了同出於好萊塢德爾動畫片《貓和老鼠》。每一集中都是力量看似弱小的老鼠與強大的貓在以生命為賭注博弈,貓雖然也是計謀百出,但老鼠卻總是技高一籌,因而每次博弈都以老鼠的勝利而告終。
而這部英文原名為《Catch me if you can》的電影被譯為《貓鼠遊戲》之時就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我們對於《貓和老鼠》童年記憶中的模糊影印象,那就是,通過高明的博弈手段,通過設計一個把對手的所有思索包含進去的大博弈,弱者可以戰勝強者。
電影的內容看似天馬行空地編造着一個誇張的故事:一個不滿十八歲的名為弗蘭克的少年,在父母離異后經受不了打擊而離家出走,自此開始了自己的詐騙生涯。他依靠自己神乎其神的騙術行走於世,冒充航空公司的飛行員飛過了美國的五十個州以及近三十個國家;偽造支票連銀行專家都難辨真假,成功騙取了數百萬美元;自製了一份哈佛醫學院的畢業文憑,並以此當上了一家醫院的夜間主管,並直到他離開時都沒有穿幫;因為女友的原因心血來潮的要當律師,然而盡然順利的通過了州律師資格考試,成為了一名律師。最後雖然被捉拿歸案,但不久就因被FBI聘為反詐騙專家而提前出獄,終而成名天下。凡此種種,終歸是不可思議。然而最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一切都不是出自編劇的想象,而是幾乎完全是真實的寫照。現實中這個名為弗蘭克·W·阿巴內爾正是以自己高超的騙術以及精明的博弈手段一邊躲避着FBI的追捕一邊書寫的自己的傳奇生涯。其實遠比小說電影們更富有戲劇色彩的恰恰是生活本身。
電影中的弗蘭克·W·阿巴內爾由萊昂納多扮演,而湯姆漢克斯則飾演盡心盡職追捕弗蘭克的FBI探員卡爾·漢拉提。這一貓一鼠在一追一逃的過程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鑲嵌博弈,那麼,誰才是真正的博弈勝者呢?
弗蘭克從小就從父親老阿巴戈內爾那裡學到了兩種鑲嵌博弈的技巧。首先是在父親為他租制服的那一場景,在試圖說服店員在還商店沒有開門的時候把衣服租給自己之時,父親親自為弗蘭克演繹了一場精彩的博弈。“浪漫”地送出一件精美的掛飾項鏈,使得自己租到衣服的目的達到。在小的博弈中給出利益,再大的博弈中獲得最終的勝利。其次是在父親帶着弗蘭克一起到銀行貸款,又為他上演了另一種形式的博弈。老阿巴戈內爾把弗蘭克打扮成自己的司機,藉以向銀行“無意”中表現出來自己對貸款只是一時只需,而且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可以還貸。銳化小博弈“有司機”中的行為取向,從而強化在大博弈“有能力還貸”中的目的。雖然這一次沒能成功,但是老阿巴戈內爾教給了弗蘭克這一種博弈的精髓:“為什麼紐約洋基隊總能贏球?不是因為他們有超級球星,而是因為對手總是不能把視線從他們的條紋球服上移開。”在一個龐大的騙局中,只要在一些小的環節做到足以以假亂真,再把這些小的環節表現給對方看,整個謊言就成了事實。在一個大的博弈中,只要鑲嵌進一些相同行為取向的小博弈,並在這些小博弈中取勝,對方就會在大博弈中舉手投降。
在之後的行騙生涯中,這兩種博弈手段被弗蘭克應用得出神入化,一次又一次幫助他贏得成功行騙和躲避卡爾追捕這樣的大博弈。第一種鑲嵌博弈技巧更多地在換假支票的時候使出,往往僅僅是一句對銀行年輕女職員相貌的讚美,再加上弗蘭克老少通殺的迷人笑容就讓銀行職員瞬間忘記了仔細檢查支票的真假;一頓牛排晚餐換來了對官方支票製造技術的了解以及後來更加難辨真偽的假支票;答應了女明星漫天要價的千元風流費,卻拿出一張1400美圓的假支票換的一夜風花雪月加400元的美圓鈔票。
而第二種手法更多用於假冒各種身份。有了一身貨真價實的飛行員行頭就可以成功的飛遍美國環遊世界;只要一張哈佛醫學院的假文憑便足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醫院夜間急救主管。人們總是看到了弗蘭克“球服上的條紋”,卻在不知不覺中被他“得了分”。
略顯呆笨的卡爾探員只能跟在弗蘭克身後,被他牽着鼻子四處繞卻總是差一點才能逮到他。兩人的第一次碰面是電影前半部分最為精彩的一幕,也是弗蘭克把兩種博弈技巧同時使用的最為淋漓盡致一幕。卡爾在追查弗蘭克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他還留在酒店中,並對自己的到來一無所知。驚喜萬分的他拿槍衝進弗蘭克的房間,並把他堵在了房間內。弗蘭克從洗手間中走出,看到了拿槍對着他的卡爾,卻沒有一絲的慌張,而是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的假支票製作手段。在冷靜的弗蘭克的襯托下,卡爾反而驚慌失措,精神高度緊張。或許這正是弗蘭克所要設計的第一步:讓一個腦子本就不怎麼靈光的探員緊張起來,他的大腦的運轉速度會更加遲緩。此時,弗蘭克才一語向觀眾道破了將要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場博弈的內容:他自稱是中情局的探員,而罪犯剛剛被他們逮捕,他此刻留在犯罪現場是為了檢查證物。為了贏得讓卡爾相信他是中情局探員這場大博弈,弗蘭克把兩種小博弈鑲嵌技巧在短時間內充分應用:毫無懼色的把自己的錢包給卡爾讓他檢查證件;向窗外的鄰居打招呼,然後讓他別讓警方來辦案現場,在卡爾眼中把鄰居裝扮成另一名中情局探員;要求看卡爾的證件等等。這些小博弈與大博弈取向相同。最後又主動讓卡爾幫他保管錢包,與大博弈取向相反。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鑲嵌博弈使得卡爾最終上當受騙,在弗蘭克逃之夭夭早已遠去時,他還在誠實地幫他看管着一個塞滿商品標籤的錢包。許久之後才醒悟的卡爾懊悔的敲打着自己,不知是怪自己太笨還是怨弗蘭克太狡猾,或者兩者兼有。
在這一層博弈中,毫無疑問的是,卡爾的智商或許連弗蘭克的零頭都不到,所以貓被老鼠戲弄的團團轉。即使是最終卡爾能夠捉到弗蘭克,但是弗蘭克在獄中還沒關多久,就因其出眾的支票辨識能力以及豐富的假支票製作經驗被FBI招安,走出了監獄繼續精彩的人生。
不過,弗蘭克到底有多聰明呢?這一疑問一直到最後才被揭示。卡爾從片頭就一直詢問弗蘭克:飛行員是靠衣服騙得,醫生是靠文憑騙得,然而他究竟怎樣騙過主考官,通過律師考試,拿到律師許可證的?隨着電影的進行我們也一直在猜,弗蘭克怎麼設計博弈才能夠騙過考官呢?最終弗蘭克給了我們一個答案,我們才發現我們又被騙了:“我沒有騙考官,我學了兩周就通過了考試。”
雖然說弗蘭克是個聰明絕頂騙子,但與此同時,他還是個並不很成熟的孩子。他行騙天涯的目的似乎一直就只有一個:幫助父親重新得到母親的愛,重建自己破碎的家庭。而成熟的卡爾雖然總是在行動上慢弗蘭克半拍,可在心智上確實領先了弗蘭克太多。當弗蘭克在聖誕節孤獨寂寞只能給卡爾打電話之時,被弗蘭克的行騙手段搞得暈頭轉向的卡爾確一語道破了弗蘭克給他打電話的原因:不是嘲諷他,而是實在沒人可以打電話。之前總是處於下風的卡爾在電話中徹徹底底地戰勝了弗蘭克。而我們也同時意識到,在情商這一層面上,弗蘭克或許也只及卡爾的零頭吧。
前半部分我們為弗蘭克絕妙的騙術而嘖嘖稱讚,時而大笑出聲,而後半部分我們則為卡爾對弗蘭克的關懷,以及他對弗蘭克亦父亦友的感情而動容,甚至一度哽咽。
在卡爾查到弗蘭克實際上只是個未成年的孩子之時,他就在構思一個龐大的博弈——感化弗蘭克,讓他棄暗歸善。而在這一大博弈的背景下,卡爾也鑲嵌了若干小的博弈在裡面,而這些小的博弈也滿足之前提到的兩種類型:同向與反向。
卡爾不遺餘力地幫助引渡弗蘭克回國,并力薦其為FBI工作從而讓弗蘭克離開監獄。此間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其實都可以看做是一個又一個小的情感博弈,每一個小博弈都是在感化弗蘭克,銳化了小博弈中的取向以促成大博弈的成功。直到弗蘭克真正成為FBI的一員戴罪立功之時,卡爾的大博弈離成功只差一步之遙。而這一步也可能是最困難的一步:在沒有工作的周末,感到空虛的弗蘭克懷念起當初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生活,於是重新穿上了以前的飛行員服,一刻躁動的心慫恿他重新踏上行騙的老路。然而不料卻被尾隨而來的卡爾堵在了登機通道口。就在我們以為卡爾要強行把弗蘭克帶回的時候,他卻反而放行了弗蘭克,轉身離開了登機通道,留下一個輕鬆的背影。這時才明白,卡爾是運用了另一種形式的鑲嵌博弈:小的博弈中我讓你走,大的博弈中我希望你能回來。果然,在周一,規定時間的最後一刻,FBI探員弗蘭克·阿巴戈內爾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弗蘭克完成了自己的救贖,也宣告着在情商層面的博弈卡爾的完勝。
在最後一幕中,卡爾看着歸來的弗蘭克,露出了一絲全片中都沒有出現過的智慧的微笑,讓我們恍然間似乎覺得這個我們一度認為是獃頭獃腦的探員其實是大智若愚。好像看似老鼠把貓耍的團團轉,而其實弗蘭克這隻孫猴就從沒逃出過卡爾的五指山。
或許,如果卡爾真的是那麼聰睿的話,上面的智商和情商兩個層次的博弈並不是並列的,而是鑲嵌的。智商層面的博弈是博弈大師卡爾·漢拉提鑲嵌在情商層面大博弈中的一個小部分。卡爾在智商層面的示弱實際上掩蓋了取向相反的情商層面的行為,從而最終達到了感化弗蘭克的目的。若此,則真的為卡爾的心計手段和博愛情懷所折服了。
忽然想到動畫片《貓和老鼠》在網上有一個流傳很廣卻不知真假的結局:當Tom貓老去之後,主人又買了一隻新的貓,一隻比Tom要瘦弱、遲鈍、愚笨的貓。在Jerry以為可以像以前愚弄Tom一樣愚弄這隻新到之客的時候,卻莫名其妙的被輕鬆捉到,然後更輕鬆地死於貓口。臨死之前他明白了,老鼠是永遠不可能打敗貓的,以前Tom的故意一次次敗在他的手下,只是不願意傷害他。這一貓一鼠最終在天堂相見,繼續着以前的一追一逃,繼續着之前的一勝一敗。
很有趣,Tom也學會了鑲嵌博弈不是?如果這個結局是真的,倒是和《貓鼠遊戲》有了異曲同工之妙。
也希望這個結局是真的吧,小時候帶給我們對於貓鼠追逐的歡樂,現在帶給我們對於友情的感悟,以及對於博弈的思考。
《貓鼠遊戲》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