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長城紀錄片觀后感

長城紀錄片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長城紀錄片觀后感(一)

  在這裡,我們讚頌我們祖國母親的無疆大地;讚頌我們經久不衰的中華文明;讚頌我們"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的炎黃子孫!

  那滔滔不竭的黃河流水,滋養我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那巍峨屹立的雄偉泰山,撐起中華民族頂天立地的脊樑;那被尊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讓中華民族的眼界開闊目光長久,思想永不狹隘;幽靜恬然,宛若仙境的桂林山水,時刻使中華民族受到心靈的洗禮……中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是一條騰飛的神龍,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

  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浩瀚歷史長河中,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孔子;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曹操;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杜甫;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現在,看我們尊敬的毛主席;看"導彈之父"錢學森,看"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國人傑地靈,中華民族,是受天眷顧的民族!

  儒家經典的四書五經,道家經典的"莊子""老子",成就中華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古時中西商貿聯合在一起的絲綢之路,訴說著我國當年經濟上的強大。體現了我國航海術的先進的鄭和下西洋,永久不倒的萬里長城,令世人折服的四大發明……我們品析那些經典佳作,回憶那些光榮的歷史,讚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幹!

  我們的祖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我們看到中華民族昔日的輝煌,今朝的美好,讓中華民族的未來變得更加燦爛陽光!

  長城紀錄片觀后感(二)

  過了多年後再回看這個頁面,發現看過的人很少,很是遺憾。看過不少國內的紀錄片,我認為《望長城》是中國最好的紀錄片之一。

  如果用幾個詞語來形容《望長城》,我會選擇真實、自然、親切、鄉土氣息,那種樸素的人文視點令人動容。拍攝於21年前的記錄片,現在看來有些粗糙,但它有種內在力量打動了我。我喜歡穿插在片子當中的陝北民歌,更喜歡片中出現的許許多多普通人的形象和片段。它雖然是關於長城的記錄片,但卻沒有忘記捕捉人們的生活狀態,毫不吝嗇的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和大量的鏡頭。而他們在面對鏡頭時,也一掃拘謹和僵硬,談吐樸實自然,攝影機雖然跟蹤拍攝,但卻能讓人忘了它的存在,想必影片背後有一段相當長的溝通過程。

  在華山腳下的韓城司馬遷祠,一個修鞋的老漢和主持人交談的場面,讓我忍俊不禁:"這裡沒有長城嘛,這裡主要就是一個司馬遷。我們這地方文人多一些。上了死牛坡,秀才比驢多。"主持人沒聽清後面這句,詢問的時候,老漢埋怨他說:"怎麼沒聽清啊,還是拍電視的吶,連那麼幾句話都記不住……"然後樂呵呵的笑了,主持人也哈哈大笑。我好久沒在電視節目中看到這樣融洽、自然的採訪場景了。這種與群眾真正打成一片、不分你我,不端架子的採訪風格是我所喜歡的。

  臨洮教地理的孫老師也讓我感動。為了找到秦長城的西端,孫老師利用業餘時間自己調查了近20年、把周圍地區都跑了個遍,家裡桌上擺滿了各種地圖,地上堆滿了尋找過程中發現的秦代器物。過去普遍認為岷縣是秦長城西端的起點,但孫老師經過不懈的實地調查,確認臨洮三十里鋪才是真正的起點。

  還有帶主持人上土龍崗的農婦和她的女兒、司馬遷祠"講古"的老人、臨洮中學一臉燦爛笑容的孩子們、撥開長城梁夯土的老鄉、用手講價的地毯市場的年輕人…… 出現在鏡頭裡的每個人都那麼親切、實在。主持人也一樣,如果不是他質樸、真誠、風趣(有時候還挺可愛)的採訪作風,我想這部片子帶給我們的感受會遜色許多。這個主持人叫做焦建成,一副西北漢子的爽朗、憨厚模樣,這部片子播出后很多人喜歡他。查了下,他竟然是出生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納達齊牛錄鄉的錫伯族人,也有自己的BLOG.現在年近50了,還在CCTV工作,只是很少出境了。



長城紀錄片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