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申紀蘭,永葆好本色
----上黨梆子現代戲《西溝女兒》觀后感
秦旭東
近日在網上觀看了上黨梆子現代戲《西溝女兒》,面對面地接受了一次“紀蘭精神”的熏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申紀蘭是我小時候就知道的從我們平順走出來的農業戰線上的先進人物,她的精神已被每一個中國人所熟知。
《西溝女兒》擷取了申紀蘭同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幾段真實故事,藝術地再現了申紀蘭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經久不變的勞動本色、嚴於律己的高尚情懷,是一幅中國農村山鄉巨變的歷史畫卷,是一曲難能可貴的“紀蘭精神”的讚歌,是當前正在開展的走群眾路線活動的生動教材。
“聽黨的話、跟黨走”是申紀蘭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勞動、奉獻、服務,是申紀蘭經久不變的勞動本色。她說:“黨員幹部的本色是啥?是勞動、是奉獻、是服務”。幹活、勞動,不僅是申紀蘭多年的習慣,而且是她的愛好。 申紀蘭總愛講一句話:“群眾的事,該幫的不幫,該說的不說,心裡過不去,當幹部要對群眾知冷知熱。”“名氣越大,越應嚴格要求自己”是申紀蘭嚴於律己的高尚情懷。申紀蘭是全國唯一的第一屆至十一屆人大代表,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名氣越來越大。但是,她卻沒有因此給自家辦一件私事,多次放棄了跟丈夫隨軍、隨乾的機會,多次拒絕為兒子轉戶口、找工作,惹來全家人的埋怨。她說“名氣越大,越應嚴格要求自己”。
西溝村長期缺水,申紀蘭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四處張羅打井的事。當她在北京獲得了全國“保護母親河”2萬元獎金和中央組織部授予她“全國優秀共產黨員”5000元的獎勵時,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要全部捐給村裡的打井工程。申紀蘭自己住着小平房,家裡沒有電視機,80多歲的婆婆每年都是到別人的家裡看“春晚”。幾次想買電視機,總是下不了決心,因為當時村裡打井資金緊缺,她把丈夫曾經給她買電視機的錢捐給了打井工程。後來,市裡要給她增加補助,她卻堅決謝絕。
“十七歲嫁到西溝,聚少離多五十載,家中辛勞你一肩挑”。申紀蘭的丈夫張海良患晚期胰腺癌后,在醫院夫妻兩互訴衷腸時,演員充滿感情的唱腔,使得我這個普通黨員幾次落淚,為之動容。申紀蘭是一位真正的好黨員、好乾部、好妻子、好母親、好兒媳。
觀看《西溝女兒》,我控制不住奔涌的熱淚,紀蘭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目前,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的保持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申紀蘭就是我們人生中的標杆,我們每個黨員都應學習她對黨忠誠,永遠保持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學習她植根深山,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學習她生活儉樸,永遠保持廉潔奉公的優秀品質;學習她與時俱進,永遠保持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並且要把學習紀蘭精神和自己的本職工作結合起來融於實踐,敢挑重擔,敢為人先,當好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實現美好中國夢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紀蘭精神”將激勵我們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
《西溝女兒》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