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觀后感>狼圖騰觀后感

狼圖騰觀后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狼圖騰觀后感(一)

  先定性,《狼圖騰》電影作為一個完全新的故事片來看是個不錯的作品,從動物電影的角度來說,對狼這一主要角色的描述也很到位,另外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音樂與電影整個情節和節奏的契合度非常高,當然要排除汪峰的主題曲。

  先說優點,作為一部以蒙古族生活的草原為遼闊背景,輔以那個火紅年代的電影,整部影片從視覺語言方面完美的體現出了一種蒼涼壯闊之美。

  我看電影,更多的時候是以一種讀小說讀詩的狀態進入的,以不同於上帝視角的局中人角度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的是一個愛狼成痴的知青形象,充滿了矛盾和那個時代的局限,有一種濃濃的自我中心主義,這是小說里若隱若現的特質,在電影中被放大,在小說里涉及到的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這兩類文明的矛盾,碰撞與融合做了巧妙的迴避,重點突出了蒙古族人對長生天騰格里即大自然的敬畏和對草原狼這一核心意象的追逐與崇拜。

  《狼圖騰》的小說是我在大概十年前看到的,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看到的小說對於我的文化觀念,甚至於還未成型的世界觀都形成了巨大的衝擊,當時姜戎所提出的龍圖騰與狼圖騰的矛盾與融合以及兩種文明之間的碰撞是當時的我從未想過的話題,處於當時我還未觸碰過的領域。這裡想說一說十年之後我對於這類文明碰撞問題的理解。

  後來在文學批評和美學的範疇內,我接觸到了潛意識和集體無意識這樣的概念,才開始理解小說中所涉及到的這種圖騰之間的碰撞,這是兩種生活模式下的人類族群的深層潛意識之間的差別,就像海子詩中常出現的“麥子”、“土地”這樣的常用意象,這是漢族人三千年農耕歷史在我們的深層潛意識裡留下的印記,與我們並無關聯,可以說是農耕的命運選擇了我們而非我們所能決定的,所以像姜戎在小說原著里提到的那些一樣。在兩千多年的歷史記載中,游牧民族數次南下給漢族人帶來深重災難的同時也帶來了游牧民族同樣植根於骨子裡的那些強悍與尚武。但是我們不能對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這兩種文明做一個高低優劣的評判,這只是在遙遠的年代里自然引導人民作出的不同選擇,是《詩經》里的“上”和蒙古人的“長生天”作出的決定。姜戎所帶來的觀點因其顛覆性而震撼了當時尚處幼年的我,但也因其顛覆性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這明顯是不可取的。這樣說的主要原因也是電影中為了突出上文提到的對長生天和自然的敬畏將破壞秩序和自我中心的漢人形象無限貶低的緣故,其實突出一種文明,是沒必要刻意貶低另一種文明的,就像我個人偏好中國古典的戲劇而不喜西方戲劇,這是文化差異造成的,我不會也不能為了抬高西廂記牡丹亭而去否認莎士比亞作為一個偉大的文學家的文學成就。

  說回電影,電影中有一個意象作為草原文明的典型意象和狼圖騰與龍圖騰的融合與互動反覆出現,就是在蒙古包外飄揚的狼皮,在小說中姜戎描述當“陳陣”第一次看到那個飄揚的狼皮的時候被若隱若現的龍的影子所震撼,狼圖騰與龍圖騰完成了一種重疊式的互動與融合。在十年之前那一幕同樣震撼了作為讀者的我,但是在電影中對這類話題從未涉及到(只有一處淺嘗輒止)的前提下,反覆出現三四次的那個鏡頭明顯有種不知所謂的感覺,那種圖騰式的莊嚴和象徵性也被無限削弱,作為一個意向的表達和延伸功能幾乎被剝奪,這樣的意象就顯得有些畫蛇添足了。

  電影劇本相較於小說的創作難度大,操作空間小,但是《狼圖騰》的劇本有幾處讓我這個十年前的原著黨兼鐵粉很難接受,譬如拋棄了原著開篇倒敘的方式,採用時間軸正敘的方式,這使小說里第一幕陳陣面對狼群的緊張感和扣人心弦的吸引力減弱,而且對於畢力格老人睿智形象的引入也有削弱,這樣平鋪直敘的手法使整個作品從開頭就營造的史詩感幾乎被平淡的敘事語言消磨殆盡,使原著的第一幕完全喪失了吸引力。而且編劇為了電影的需要竟然生搬硬套的加了陳陣和嘎斯邁的感情戲並且賠上了巴圖。簡直是不可理喻。在小說里嘎斯邁是之於陳陣是一個大姐姐甚至於母親一樣的人物,這樣的變化讓原著黨接受不能。另外就是小狼最後的結局,小說里陳陣從一個城市裡來的下鄉知青到一個經歷過滄桑變化的成熟男性,小狼魂歸長生天是個顯而易見的分水嶺,但是電影卻對此作了改編,當然沒有後來陳陣和楊克歸來的戲這些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類似於小說中到現在還記憶猶新的嘎斯邁的大盆手把肉這樣典型的草原意象被抹去,最原始的草原套狼被抹去,白毛狼王這個貫穿全書的最重要的狼被無限弱化的存在,類似種種是原著黨尤其是對電影抱有極大期望的原著黨的失落之處。

  不過作為一個新的故事片,在沒有原著基礎的情況下,不得不說法國人拍了一部好電影,對長生天,騰格里的敬畏,蒙古人如山般堅強的特性,如海般廣闊的情懷的的確確傳達到了作為觀眾的我們這裡,雖然巴圖這個在原著中樸實勤勞甚至帶點幽默的蒙古漢子被寫死了,但是軍馬事件的描寫確實是整個片子中最大的亮點,為了那個火紅的時代和創造了歷史卻未曾留下名字的史詩英雄致敬,願長生天與你們同在。

  看了電影馬不停蹄的趁着熱乎寫下了一點感想,總之還是開頭定性的那個結論,《狼圖騰》是部好電影,但是原著黨還是算了吧,推薦沒看過小說的可以去看一下。嗯,就這樣。

  狼圖騰觀后感(二)

  《狼圖騰》算是我這麼多年以來僅有的幾部期待的電影之一,是和小夥伴們在影院看到了預告片而起了興趣。其實我覺得這部片子總的來說還是相當好看的,只是有兩點瑕疵:1、3D效果處理了以後感覺光線有點暗,而且本身這部片子里就有許多場景實在黑暗中拍攝的,應該把底片的亮度調高一點在做3D效果;2、馮紹峰的感情線太過於突兀,始終沒有找到這段感情戲對於整個電影的情節與主題深化起到了什麼作用。??

  在影片結束以後,我和媽媽關於選角產生了異議。我覺得馮紹峰來演男主挺到位的,媽媽覺得他看起來不夠粗獷不夠滄桑,但是因為以前看過《後會無期》,覺得他演那種社會最底層屈服於命運的小人物很到位,所以可能先入為主了。不過作為青年一代的男演員,馮紹峰的演技不知道比韓國的小鮮肉們好了多少。

  至於我為什麼會去期待這部電影,在影院看的預告片,剪輯的是狼群追趕馬群的那一段,看着動物們在廣袤的草原上自由奔跑心中總會湧起莫名的感動。所謂落葉歸根,人來自於自然,也理應回歸到自然中去。我相信人是永遠無法戰勝自然的,人類偷走了黃羊,奪走了狼群的食物,最終也損失掉了馬群,損失掉了牧羊,遭了狼群的報應,這也畢竟是自然對人類報復的冰山一角。依舊想起了初中畢業后在雲南觀看的《印象麗江》的演出,這場演出雖然遠遠不及《印象劉三姐》那麼有名,但是對我的觸動卻遠遠大於後者,因為它展現了人對自然最真誠的敬畏。演出的場地以玉龍雪山為背景,白色的山頂雲霧繚繞,底下的村民們載歌載舞儘力的表演着。在開始鼓舞祭天的時候,人們捧着哈達,順着場地像山坡一樣的路緩緩移動。隨着鼓聲越來越密集,人們的誦經聲越來越大,山頂的雲霧漸漸消散了,金色的陽光照在雪白的山頂上發出了熠熠光輝。人們的敬意,天,好像聽到了……那種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心靈相通的感覺,五年過去了,依然記憶猶新……

  這也是我對《狼圖騰》這部電影感觸頗深的原因。草原的牧民收了一部分被狼群凍死的黃羊,但還留了一部分,沒有貪慾,僅僅是出於對狼圖騰的崇拜,對於自然的敬畏之情,就這樣人與狼群在草原上和平的生活了數千年。畢格力老爺子出現時,就說成吉思汗開疆拓土是向狼群學習的成果,這是自然給予人類的;畢格力老爺子的死,是因為誤入了設給狼群的埋伏,被炸傷導致死亡,這是自然因為人類的無知而進行的小小懲罰;狼群全部被射殺,而陳振的那隻小狼將草原狼的血脈傳承了下去,說不定這也是自然早就埋好的伏筆。自然的力量不就是這麼巨大么?

  關於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問題沒太弄懂:那個生產隊長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他一邊縱容着陳振,保護他的狼,促進草原文化、經濟的發展,一邊又在馬群損失掉以後對村民說了那麼多無理的話,帶隊捕殺狼群,把農耕人帶到天鵝湖破壞了哪裡的生態。

  以上是本人對於《狼圖騰》這部電影的部分想法。

  狼圖騰觀后感(三):再一次,看見狼的心

  自開拍之日起就一直備受各界關注的3D史詩級巨制《狼圖騰》,終於在千呼萬喚中撥開了它神秘的面紗。2月13、14日的情人節檔提前點映,不僅讓早已按耐不住的影迷提前感受了影片的魅力,更讓人在震撼驚嘆之餘,念念不忘,意猶未盡。電影首日,影片就突破性的達到了四千多萬的票房。“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對於這樣一部製作精良,具有深厚人文情懷的電影,每看一遍,總能讓人感悟到不一樣的感動。

  美cry的畫面 醉人心的音樂=百看不厭的唯美視聽享受

  草原壯麗無垠的美景本就有種天然的力量讓人醉心其中,此番《狼圖騰》電影邀請到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一頂帶有舊時優雅的草帽,一對隨風輕擺的麻花辮,一席寬鬆卻略舊的真絲長裙,他曾用一組簡單的特寫就將杜拉斯筆下迷茫而又迷人的法國少女,和越南那濡濕悶熱的空氣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影迷眼前;而《兵臨城下》中複雜激烈的戰爭場面,他依然能讓人在驚心動魄之餘感受真摯的情誼與人性的光輝。這一次《狼圖騰》選景烏拉蓋大草原,無論是風吹草低,白雲悠懸的草原美景;還是夕陽剪影,套馬漢的奔放;亦或是狼馬大戰,白毛風肆虐的險惡景象,在阿諾的鏡頭中,每一幀畫面都像是一副壯美的油畫,令人駐足留戀,百看不厭。配上好萊塢金牌作曲,曾譜寫了《泰坦尼克號》原聲大碟的詹姆斯·霍納或深邃悠遠、或廣博深厚、驚心動魄的配樂,一幅幅壯美無垠的草原壯歌就在人心眼之間拉開了其恢宏震撼的帷幕,再也無法忘懷。如此美景,久久留戀,百看不厭。

  人狼情深,意猶未盡

  其實電影說到底最能打動人心的還是故事本身。導演阿諾說“這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與恢弘大氣的大場景的震撼人心對等的,是影片中大量的特寫鏡頭,不管是人的眼睛還是狼的雙目,當他們注視着你時,心中最柔軟的一處總能被瞬間擊潰。當被掏出狼窩的小狼即將回歸騰格里時,它懶洋洋地打着一個哈欠,睡眼惺忪地扭轉頭用一雙孩子般的眼睛看向鏡頭,銀幕前沒有幾個觀眾能再守住眼中強忍的淚水;還有被人類的獵槍逼上絕壁的一對老狼,在視死如歸的奮身一條前,它們深情對望的眼神又讓多少經歷過人世間風風雨雨、悲歡離合的善男信女不禁潸然淚下。而作為主演之一的馮紹峰,影片開篇他如草原綠野之中的一泓滄浪般清澈明凈的眼眸,如這草原美景般純凈的讓人心生嚮往,而當他眼睜睜看着剛剛在自己的手中充滿生機的小狼被瞬間拋向天空,血染石礫時,那布滿血絲的雙眼將心中的悲憤驚異讓人感同身受;影片的最後,當看着自己養大的小狼重歸山野,那噙滿淚水的眼中,流露出的祝福、希望與深情又讓人心生力量之餘久久難以忘懷。

  很多人在觀影之後感慨影片帶給人心靈的震撼與感動,並表示這是一部適合全家人一起光看的電影。確實,真實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而世間情誼,無外乎親情、愛情與友情。在文革這樣一個特殊的大時代背景下,北京知青背井離鄉,在邊遠廣袤的蒙古大草原,追逐夢想、放逐青春,本身就具備了鄉愁文學先天具有的家園情結;而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與這裡的人、狼、土地所建立起來的深厚情誼,讓本就打動人心的真情又平添一份傳奇的雋永。

  真正偉大的電影,絕不僅限於一次觀影的驚心動魄、驚險刺激,《狼圖騰》所帶給人們的感動與反思,如其小說原著一般,令人念念不忘,意猶未盡。再看一次,也許你就能看到狼的心!



狼圖騰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狼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