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重讀《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有感

重讀《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重讀《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有感

  劉又寧

  我手裡有一本當時署名為中山醫學院《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編寫組編著,1976年3月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專著。這本書跟隨我已40年整,每當遇到鑒別診斷相關問題時,我就隨時查閱,甚至有時在應邀會診之前,臨時抱佛腳,也會先用它來"武裝"一下自己的頭腦。因擔心翻閱太多會把書"翻爛" ,我還特意託人製作了硬紙板布質封面,將簡裝變成了"精裝" .我之所以如此珍視、愛護這本書,是因為它確實幫了我大忙,為我的臨床知識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繼此書之後至今40年,我沒再發現有比它更實用的鑒別診斷學書籍了。

  我的大學本科是在1970年結束的,現在的年輕醫生很難想象,當時我們這一代人是怎樣獲得知識與信息的。不必說沒有互聯網,更沒有手機微信,就是普通的"座機"電話也十分稀罕。至於國外科技出版物,一方面因當時的情況沒人敢引進,另一方面因缺少外匯購買版權,只有個別人有資格躲在圖書館的隔離房間內,才能偷偷地閱讀到"影印"本,當然更不要說能否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了。那時尚還年輕的我,內心充滿對各種知識特別是醫學知識的渴望,但卻無法得到,這就是我對這本《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情有獨鐘的最重要原因。

  鑒於當時的歷史條件,辛辛苦苦傾注了大量心血來編著了這本好書的前輩們,首版並沒有留下一個名字,而只冠以編寫組3個字。他們有的可能尚健在,也有的可能已離我們而去。當時的中山醫學院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該書前言中也提到了,此書的編寫還得到北京、青島、武漢、廣州等地眾多專家的協助。所有的編者,都是無名英雄,都值得我們敬佩而永不忘懷。該書的第1版共60章,近千頁,每頁排版字體又很密集,在當時也可稱為學術巨著了,作者們編寫這樣的書也一定歷時很長(前言是寫於1975年5月)。只有我們這一代或比我們更年長一些的知識分子,才能想象到作者們可能歷盡了怎樣的艱辛。相信他們許多人是一邊被"批判" ,一邊堅持寫作,甚至也會有人在食不果腹的情況下,為了給年青人留下一本好書,不顧自己的健康而義無反顧。以上這些磨難也在該書上留下了些痕迹。

  該書內扉頁、書名的前面是2整頁的毛主席語錄,而在字數並不算多的前言中執筆者還特別寫到"本書的編寫是在我院黨委領導下……編寫成的。全體編寫人員在編寫過程中,堅決貫徹十大精神,以黨的基本路線為綱,深入開展批林整風和批林批孔運動……努力弄清對資產階級專政的問題,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力求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統帥全書,並堅持到農村去參加醫療衛生工作,為貧下中農服務,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等等。像這樣與學術根本不相干的政治術語,竟佔到整個前言的三分之二還多。在第1章"鑒別診斷的原則與方法"中,不足4頁的版面中,竟有8處成段引用了毛澤東和列寧語錄,並一律用黑體字印出。從第2章起才是純粹的學術內容。

  筆者閱讀最多的章節是該書的第2章"發熱" ,從中受益匪淺,隨着後來獲取知識途徑的增多,筆者還在原書列出共7條非感染性發熱原因之後,又用鋼筆加上了第8條——藥物熱。另外,要按我作為本刊總編的原則,這本書如稱為"癥狀體征與實驗室檢查異常鑒別診斷學"可能更為合適。因為60章中59章的標題並不是疾病,而是諸如發熱、胸痛、心臟增大、蛋白尿及白細胞異常改變等。但雖有以上不足,卻絲毫不影響我對該書的珍視與對作者們敬仰的初衷。順便高興地告訴讀者,由已故鄺賀齡教授主編的《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在1983年得到重新修訂,當然首版被埋沒的作者們也得以重見天日,至今已成功發行了6版,並即將修訂出版第7版。

  時過境遷,數十年後筆者之所以再翻"陳年舊賬" ,乃是為提醒當代青年讀者們,一定要珍視現今良好的學習環境,不要荒廢了大好青春;同時也要了解一點歷史,從老一輩刻苦治學的經歷中,能吸取些正能量。

  本文來源: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