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讀《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有感

讀《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有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讀《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有感

  余佳

  尊敬的各位前輩、親愛的書友們,大家好!我叫余佳。今天跟各位分享岱峻的《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該書還原了成立於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在抗戰爆發后南遷至李庄的歷史,從描寫民國時期中央研究院的學者入手,以人寫事,由點到面,繪就民國學術人物群像,鋪陳民國學術歷史,謂之"為山坳上的學術殿堂立碑,為凄風苦雨中的學人塑像。"

  本書作者岱峻在前言中說道:"衣冠之謂,亦指代文明。《左傳》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民國曆時甚短,僅三十八年,極盛期即戰前的"黃金十年".成立於1928年的國家最高學術研究機關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無愧民國政府的美服貴冠。" 較之自己先前的幾部作品,作者說道 "如果說《發現李庄》、《消失的學術城》是各有側重的群雕,眼下這本書則是一座座獨雕;如果說《李濟傳》是全傳,是整本戲,這本書里的十二篇文章則像短篇小說寫人記事的‘橫切面’,是十二出折子戲。"

  如作者所言"學術史也是學人的歷史",作者獨立成章,破費筆墨寫傅斯年、李濟、胡適、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等名噪一時的學術精英,呈現了戰時的世事多艱,南渡時流離顛沛,北歸后潛心治學,局勢已定后的人物走向。筆墨流連間,潛藏着諸多中國學術史之奠基做出突出貢獻的"非典型"學者,他們或因意識形態差異、或因飽受打壓而不為人所知。該書致力於人物整體形象的塑造和時代風貌的全面展現,有別於當下很多挖掘名人的趣聞軼事、過份渲染趣味性的的書,避免了繁雜瑣碎或者泛泛而談。通過再現中央研究院南遷的歷程和學人們在李庄居家治學的情景來梳理民國歷史,作者岱峻重視考據,他查閱中研院的檔案,整理羅萼芬、李光謨等人的口述;訪談過梁思成之子梁從誡,逯欽立的夫人羅筱蕖等等,獲得大量第一手的珍貴資料,該書後附有八頁註釋,一共285條,涉及文章多為檔案、日記,以及書中學者後人的回憶文章,還插入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展現了學者們在李庄居家治學的圖景。一口氣讀罷全書12篇文章,"至情至性"的傅斯年,"龍性難馴、多懷激烈"的女書法家、古文字學家游壽,幹練有抱負卻悲劇收場的曾昭,美麗多才的林徽因,專註勤勉的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兄弟,一眾人物形象鮮活立體,躍然紙上,酣暢淋漓之餘,聯想到"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這一響徹民國的口號,陷入對"大師之後再無大師"的思考: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聚集了傳統學術之大成;民國時期大師備出,構建了現代學術體系;竊以為或許這與當時國家時局紛亂,政局不穩不無關係吧,沒有過多政治因素的介入,學者們可以在相對的自由和民主的研究環境下得以潛心研究學問。

  中國的歷史不斷在經歷朝代更迭,歷代的文人學者們也嘗嘗會面臨國家與個人的前途抉擇,新中國成立之初,中研院的學者們不少選擇留在大陸,如陳寅恪、梁思成夫婦等,也有衝破阻力、放棄優厚待遇,毅然回國的錢學森、鄧稼先,不論是因為文化認同感和故土歸屬感,還是肩負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責任和擔當,正是他們對學術的執着追求與不懈努力,為新中國的文化科教事業奠定了基礎。通過了解他們的故事,銘記他們的精神,感受他們的信仰,疾馳向前時能不忘回望那一群沉吟思考、筆耕不輟、上下求索的身影。



讀《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有感 標籤:雨中的樹 風雨哈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