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念書的孩子讀後感
這是原雅軒的一部電影。原雅軒並不着名,我也並不知道他。但是,我知道他的《念書的孩子》,這個非常感人的電影。
主人公名叫開開,是一個留守兒童。他與爺爺互相照顧,活得很快樂。開開撿來的流浪狗“小膽兒”,是非常通人性的,也是我們這些人買不來的。
開開家沒有電腦,也沒有遊戲機,連電視都沒法看。放學后唯一的快樂,就是告訴爸爸“複習了,預習了”后聽到爸爸的誇獎。
開開的爸爸給開開和爺爺買了煤氣,使要跺腳取暖的家庭暖意四溢。可是溢的太多,讓爺爺煤氣中毒。開開哭的死去活來,還是林醫生把爺爺從閻王爺那裡拽了回來。開開感動的淚水四射,給林醫生磕頭表謝。
但是,人免不了一死,爺爺最後還是走了……
開開開始一個人在家生活,自己起床,自己做飯,自己上學……陪伴他的只有“小膽兒”。我一邊看,一邊擤鼻涕。
爸爸還是不忍心,想把他接到城裡去。開開當然願意,但還是有點捨不得大家。
因為種種原因,“小膽兒”不能去。開開可不願意了,相處幾年的朋友,再也無法見面。離開了開開,“小膽兒”怎麼生活?怎麼躲避大黑的追趕?
但他爸爸還是把他拽上了車。車走了,“小膽兒”在後面追。漸漸地,變得模糊起來……
是啊,留守兒童都那麼認真的學,咱再偷懶,可就說不過去了。
篇二:念書的孩子讀後感
《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小和爺爺生活在鄉下,脫離父母關愛的他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用生活化的情結勾勒了開開喜怒哀樂的點點滴滴,我能感受到開開內心的那種孤獨和執着。
“父母在遠方,身邊無爹娘,讀書無人管,心裡悶得慌,安全無保障,生活沒希望。”這則順口溜,點出了小夢遭受傷害的直接原因,反映出許多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親情、教育、安全,缺失了這些至關重要的環節,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引人憂思。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親情是所有社會關係的基礎。在經歷了慘劇后,小夢的父親痛定思痛:孩子好了后,一定要帶在身邊。然而,正如有人所擔憂的:進城后的小夢能在父母奔波忙碌中得到足夠的關愛嗎?面對高高的戶籍壁壘,又如何從稀缺的社會公共服務中分享到自己應得的一份?
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只是一個家庭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5800萬留守兒童的背後,是超過兩億背井離鄉的“流動大軍”。一邊是“流動”,一邊是“留守”,許多時候,正是流動人群權利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兒童的種種困境。在這個意義上,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不僅是能否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也不僅是一本課本和一張書桌的問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既要着眼於對單獨個體的關切,更應擴展至對龐大流動人群的關懷。
篇三:念書的孩子讀後感
3月3日,我在學校看了《念書的孩子》這本書,由於在校沒有觀看完,我是在媽媽單位又補看的,看完后媽媽問我喜歡《念書的孩子》這本書?我說喜歡,媽媽問我:“那你看到了什麼?”我沉默了一會兒,告訴媽媽:“開開的爸爸、媽媽因為要到外地工作,所以只有他和爺爺在家,由爺爺接送他上學,他還養了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狗,叫小膽兒。我也非常喜歡小狗,媽媽,可不可以也讓我養一隻那麼可愛的小狗?”媽媽說我們不行,因為住樓房不能養。媽媽又問我:“那你看了這部電影學到了什麼?”我有些傷心的回答媽媽:“開開的爺爺後來死了,只剩下他自己在家了。可是他是一個很勇敢的孩子。”媽媽說:“媽媽覺得你也很勇敢呀,你也能自己在家。”“我沒有他勇敢,他自己在家能開燈、關燈,可是我自己在家不敢自己開燈、關燈,還有我不會做飯,可是路開卻會,而且他還能幫爺爺做許多事情”。“媽媽,我覺得路開比我棒,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是呀,我從從書中體會到了以往所沒有接觸過的一些感受,媽媽希望我能因此而成長,同時也能變得更勇敢與堅強。書中最後是開開離開農村要到城裡上學,因為車上不能帶小動物,於是爸爸只好將小膽兒留下,可是開開捨不得小狗,一邊哭喊着下車一邊讓小膽兒快跑追趕車輛。結束后,我對媽媽說,小膽一定能追上那輛車,和開開在一起了。也許媽媽不想讓我太失望,只好說可能吧。無論怎樣,我都善良地認為,勇敢的孩子一定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