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篇一:《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王欣雨

  9歲那年時,我去圖書館看書,看到了《賞識你的孩子》這本書,就看了起來。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父親對教育孩子感悟和賞識的教育方法。

  我很喜歡那裡面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的確是這樣,因為我們一生下來就是快樂可愛的。可是上學以後,有的家長總是注重那些分數,我們一考不好就會遭到一頓打罵,這些家長有體貼關心我們的想法嗎?

  有些家庭經常出現這樣的一個鏡頭:

  在父母忙的時候,孩子總在前面問個不停,父母會不耐煩的說:"去去去,煩死了,大人忙小孩打什麼岔呀!"這些家長總是討厭在他們忙的時候小孩來"打擾"他們。可是家長們知道嗎?在你們拒絕孩子的一剎那,已經把孩子的求知慾望傷害了!如果經常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對學習毫無興趣了。如果換種方法說:"乖孩子,我正忙着呢,我相信你一定會想出答案來的。"這樣的話,孩子不僅會高興,而且還充滿自信,相信自己能行。

  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某人的某個方面一樣出色優秀,所以就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相比較,"人家樓下的小紅吹葫蘆絲吹的多好呀,你再看看你,整天除了玩,還是玩,長大會有什麼出息。"其實哪一個孩子不想做一個好學生好孩子呢?可是,玩是孩子的天性啊!家長不能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啊!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啟示是:賞識是孩子快樂成長的奧秘。其實,孩子都是一個個不起眼的石頭,由於家長的珍惜而提升了價值,最後變成了稀世珍寶。

  同學們,我希望我們都能在賞識中快樂的成長。

  篇二:《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張愛菊

  周弘對聾啞女兒周婷婷的成功教育是我們每個家長、老師學習的典範。

  面對聾啞的女兒,周弘不是急於求成、粗暴相待,而是從動情賞識入手,遵循規律,翻閱大量資料,硬是用親情的感化,使女兒在5歲時恢復了聽力和說話能力,經不懈努力,目前,周婷婷已經大四畢業,準備考托福,周弘也寫下了艱難的體會《賞識你的孩子》一書。

  書中在介紹女兒認數時,女兒把一隻手的手指數為"三個指頭",周弘開懷大笑說:"你太聰明了,才少數了兩個。"一聲笑,一句話,給孩子乾涸的心靈注入了甘露。周婷婷的潛能一發而不可收拾。

  由周婷婷的事例我不禁想到我們所從事的教學工作,教室里坐得都是正常的孩子,如果我們也像這樣進行"賞識",那豈不是事半功倍?而往往當我們面對學習慢的、寫字慢的、作業拖拉的學生時,缺少的正是這樣一種耐心和賞識。學生作業做得慢,我們一句話"就你慢,寫不完留下來不準回家";不會背書則是"你真笨,背不會不能吃飯";作業拖拉的我們則是一教育、二批評、三叫家長,這幾招用完之後就再也沒辦法了,開始給學生扣上"孺子不可教也"、"不開竅"、"腦子笨"、"基礎差""朽木不可雕也"……一系列帽子之後,就再也對這些學生不管不問了,或者是任其發展,提起這些學生不是搖頭就是嘆息。想想這些學生和周婷婷比起來,條件不知要優越多少倍,可我們的過早下結論則扼殺了孩子發展的潛能。

  在問題孩子面前我們的煩躁阻擋了我們對這些孩子的清晰認識,工作的繁瑣使我們無暇顧及這些孩子。在難得的空閑時間,我們也曾像周弘對待周婷婷那樣要挖掘孩子的潛能,可往往半途而廢,教學工作的繁瑣,學校各種活動的衝突……我們不得不使這樣的做法斷斷續續。回想教學的這些時間,我們有沒有真正挖掘出那個學生的潛能?或者對哪些學生不離不棄賞識到底?至此,我不得不佩服周弘的堅持,更佩服他那樣細心與善於思考。當面對問題孩子的時候,我們是要靜下心來思考了。

  篇三:《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再次讀着周弘老師所著的《賞識你的孩子》這本書,我被周老師那種賞識孩子的精神深深地感動,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而在真正的生活中,面對自己孩子的缺點或者不足,聽到不僅有抱怨的聲音,看到的不僅是失望的情緒,甚至還有的是拳腳相加。不能說我們不愛孩子,也不能說我沒有賞識的想法,只是我們在平時的做法中,多一些衝動,少了一些理智,在面對孩子不盡人意的地方缺少方法和情感。

  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母親為了孩子的功課而煩惱,原因是孩子的成績考了第40名,而他們班只有40個學生,無奈之下,這位母親只好向林清玄先生請教。林清玄對她說:"如果我是你,一定會很高興,因為你想想看,從今天起,你的孩子就再也不會退步了,他絕對不會落到第41名。這就像爬山一樣,以山谷為起點,惟一的出路就是向上爬。只要你鼓勵他,和他一起走,他就一定能走出來。"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缺少就是和孩子一起走的感受,沒有真切的去想想孩子的感受。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如果都像周老師和林清玄先生一樣,給孩子一個最低的起點,當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困難、挫折、不易和失敗的時候,哪怕是最差的結果。我們大人應該有一個什麼的心理準備?應該怎樣去面?是抱怨、苦惱、傷心、還是不停地去責怪孩子也許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我愛孩子,只是我們的愛中加一些變質的味道,我們真的愛,卻把愛變成了傷害。周老師的成功就在於他改變了自己的心態,用寬容的眼光,賞識的態度,給了孩子用不完的力量和勇氣。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經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說句實話,每一個都需要別人的那種鼓勵和肯定,不但是孩子,我們大人也是如此。所以不論為人師還是為人母,當孩子在人生低谷的時候,那我們就以最低處為起點,不要讓他們在"山谷"中一蹶不振,迷失方向。而是相信他們,相信他們心中都有那種積極向上的願望,給予扶持和鼓勵,一起去面對困難和挫折,一起想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正如文中一句話所說:"哪怕天底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卻應該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正是這樣的態度,才使他的女兒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賞識教育也許並不是周老師發明的,而他卻把它做到了極致。我們也許沒有他們做得好,至少我們也應該努力。

  篇四:《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讀《賞識你的孩子》一書,我禁不住感慨萬分。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記得女兒七歲剛接觸應用題時,有一次,十道題只做對了一道,周弘老師滿懷深情的對女兒說:"簡直不可思議,這麼小的年齡做這麼難的題,第一次居然就作對了一道。"女兒這時露出了喜悅的表情,她還想進一步證明自己。就說:"爸爸,你小時侯會不會做?"爸爸說:"我肯定不會做象你這個年齡,這麼難得應用題,爸爸連碰都不敢碰。"女兒頓時信心倍增,彷彿插上了飛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數學知識的天空里,僅用三年時間學完了小學六年的課程。 讀到這裡不由得使我想到,孩子一次做數學題不會,我跟他爸輪流講結果還是不會,他爸火了——你連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嗎?不停地追問孩子,最後孩子的結果是孩子哭大人喊孩子不敢吱聲了,氣得孩子爸把作業本給揉了仍在地上……

  當我把整本書認真讀完后,自覺慚愧,心中波瀾起伏,不能自已,從中學到的知識很多很多——作者的女兒天生耳聾,不能像正常兒童一樣學習和生活,可作為父親的周弘,卻不言放棄,想盡各種辦法去教她,賞識她,鼓勵她,哪怕她有一絲長進,也予以莫大的讚賞。這位偉大的父親,以自己無限的父愛,幫助女兒走出了殘疾的陰影;這個雙耳全聾的女孩,不僅像正常孩子一樣學習,而且連跳兩級,成績好得驚人,曾被評為為全國十佳少年,后成為第一位少年聾人大學生,留美碩士,成為中國婦女十大時代人物等;這位鍥而不捨的父親,在探索女兒教育方法的過程中,找到了"賞識教育法"這一個教育的瑰寶,並將這一教充理念加以推廣,成了一名特殊學校的校長,成長為一名教育專家。而自己的孩子不聾不啞有時自認為還挺聰明為什麼態度上不能像周老師學習?教育方法上不能跟周老師學習?為什麼孩子一點點的錯誤我們就不能容忍?對孩子的短處、弱點總是不自覺的小題大做、無限誇張?為什麼不能用賞識的目光凝視孩子?一連串的為什麼在自己的腦海中不停閃爍。

  讀完本書後答案找到了——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着無限潛能,問題是你有沒有喚醒這種潛能。當我們用賞識的目光去凝視孩子時,就會多了許多愛心和耐心,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埋怨甚至暴怒。

  反思之後希望自己能賞識孩子、善待孩子,發現、挖掘孩子身上的優點閃光點。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篇五:《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苗紅霞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這篇童話之所以廣為流傳並不是因為文質多麼優美,而是通過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哲理——貪得無厭沒有好下場。是啊,人心比天高,正是因為老太婆的貪得無厭,至使最終守候她的仍是原來的舊草屋、破木盆。所以,老太婆成為眾人唾棄的對象,她的行為令每個人所不齒。老太婆是讓人可氣,可現實生活中作為家長、作為老師的我們是不是也在無形中扮演"老太婆"的角色?

  作為家長,我用"拔苗助長"的方式對待我的乖女,雖然乖女才剛過7歲,可馬上就上三年級了。可以說,我將乖女這棵"種子"早早"播在地里",希望早日得到回報。但早早播下的種子,畢竟不合時節,她成長得異常緩慢,甚至有時候經受不住"風吹日晒".比如學習上,她雖不是過於吃力,但馬虎、不認真的習慣卻時常伴她左右;還有看圖寫話,每次她雖能說得很完整,但往往是文不對題……所有這些,都是我這個媽媽早早播種惹的禍。雖然自知讓女兒早上學是勉為其難,但一見到女兒的考試成績,自己還是抑制不住,總想拿她和考的好的學生比。難道自己不是活脫脫一個現代版的"老太婆"嗎?想想也是,女兒本是一朵"秋天才開的花",然自己卻把她拿到"春天"來了,她會開出"艷麗的花朵"嗎?如果這朵"花"能開出一個小小的"花骨朵"就已經很不錯了,何況目前為止,女兒這朵"花"比"花骨朵"還要大些呢!所以,作為媽媽,今後我一定改變對乖女的態度,盡全力幫助她、鼓勵她,使她這朵"秋天的花"在"春天"也能盡享陽光與雨露,在春天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在春天開出"艷麗的花朵".

  作為老師,其實自己也像一個十足的"老太婆",特別是對待學困生。每當學困生考70多分,自己就找他們談話,力求下次考80分;倘若下次考80多分,自己又要求他們考90分,達到優秀率。雖說次次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沒有錯,但給學生提的要求頻率過快、波長過長。所以,長此以往,學生感覺學習是件累人的事,慢慢就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導致成績越來越差,最終自暴自棄。出現這種局面,怎能不說是老師的"老太婆"心理造成的呢?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尊重教育的規律,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規律,讓他們在不斷進步中找到快樂,形成良性循環,最終趕上"大部隊".

  "老太婆"是可恨的、可悲的,所以我們千萬莫做現代版的"老太婆",千萬莫讓《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再重演!



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做懂孩子的父母 培養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