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得體會>讀後感>六尺巷讀後感

六尺巷讀後感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六尺巷讀後感(一)

  邢思成

  《六尺巷》說的是安徽桐城有個宰相的侄子想建處宅院,請來算命先生找了塊風水寶地,可當地的一位富豪也看好那塊寶地,於是兩家都想把圍牆打過些,各不相讓。宰相的侄子只好寫信求助京城的叔叔,宰相看信迅速提筆寫下四句話: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侄子見信后慚愧不已,便拿信來到富豪家,結果兩家都讓出三尺,留下了名揚後世的六尺巷。

  萬里長城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錢財乃身外之物,不必過分看重。古代的財主大多過分看重錢財,活着是個守財奴,吝嗇鬼,死後還要將大量的珠寶帶進墳墓,妄想世代享用,豈不知無論過去多少年,終逃不脫盜墓賊的魔爪,死了也不能安身,何其可悲?反之,如果將這些珠寶作為慈善接濟窮人,活着心寬,死後身安,何樂而不為呢?

  有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錢是上帝,金錢是萬能的,我認為不然。如果你給沙漠中即將渴死的人黃金,你等於給了他一刀。相反,給他一瓶礦泉水,就能救他一命。設想你身處一條觸礁的航船,你是願意丟棄一船財物,還是抱着它們沉入水底?毋庸置疑,生命才是最寶貴的。有了生命,千金散盡還復來。

  《六尺巷》不僅告訴我們錢財乃身外之物,還告訴我們要學會寬容和禮讓。為什麼富豪也讓三尺?因為富豪也被宰相的寬容大度所打動!寬容能化敵為友,化干戈為玉帛,還能保護你我的生命。新聞中常有報道兩人因發生口角或一些芝麻大的小事而引起打鬥致死或是坐監的事件,令人不寒而慄。如果其中的一方能寬容或禮讓一些,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會有慘劇的發生嗎?

  六尺巷讀後感(二)

  東方紅小學小記者:董妍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講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六尺巷》的故事讓我感觸最深。

  故事講得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安徽省桐城縣有一條巷子,一邊是張家,另一邊是吳家。兩家人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衝突,互不相讓,事情越鬧越大。後來張家寫信告訴在北京為官的張英,張英閱后寫來回信,信中寫道:"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了,立刻讓出三尺土地,不再爭執,對方深感羞愧,也讓出三尺,才有了聞名遐邇的六尺巷。

  這個故事寫出了中華民族和諧禮讓的傳統美德。簡簡單單的讓三尺,不僅體現出自己的君子風度,也讓對方感到慚愧,而且會化解矛盾,重新和好。謙讓是一個傳統美德,是現在許多人所缺少的。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糾紛和爭吵,是能用謙讓來解決的,譬如:不小心刮傷別人的車,要學會說"對不起",並賠償損失,就少一點爭吵。假如人人都懂得謙讓,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六尺巷讀後感(三) |

  這兩天偶有空閑讀了《六尺巷》,故事發生在清朝安徽桐城,當朝宰相張英的老家的要修一所房子,結果和鄰居發生了爭執,寸土不讓,張家人修書給張英,讓他動用權力擺平此事。張英修書一封,只有四句詩"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看后慚愧不已,於是後退三尺,打地基。鄰居見了也是很羞愧,同樣後退三尺。於是兩家之間就有了這條巷子,留下了名揚後世的六尺巷。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忍讓"是從古至今一直在提倡的美德。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會產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在生活中多些忍讓,少些爭吵,多些寬容,少些憎恨,你就會感到世間萬物如此美好,我們的世界都充滿陽光。古人說得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俗話說得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六尺巷"的故事很好的證明這一點。

  忍讓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風範,是一種高尚的境界。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忍"是人生難得的佳境,需要磨練需要修行才能達到的境界。沒有忍讓就沒有平靜,沒有和諧就失去成功的機遇,也會丟失很多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情感與友誼。所以我們人人都要擁有一顆寬容豁達、感恩的心,有囊括萬物的胸懷,你的人生會更加燦爛,就把忍讓的美德溢滿我們的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忍讓"須以一種平和的心態,拋棄人間之俗流,不計較名利,不患得患失,不耿耿於懷,包納、容忍親人的錯怪,朋友的誤解,同事的猜忌,"細雨潤無聲",化解生活中出現的種種不如意,以時間和事實證明自己。"忍讓"意味着一個人有着寬廣的胸襟,謙虛的美德;"忍讓"是一種度量,意味着一個人"推己及人",換位思考,與人為善,謙遜待人的忍道原則。

  忍讓對社會和個人都是有益的,對於一個社會來說,忍讓可以避免各種矛盾的產生和升級。而對個人來講,至少可以使自己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 這大概是其功利的一面。而從更高層次來理解,忍讓不是軟弱,不是無原則的退讓,忍讓也不等於縱容。忍讓其實代表了一種修養,一種風度,一種胸懷,它是與那種斤斤計較的心態相對的。《六尺巷》不僅告訴我們錢財乃身外之物,還告訴我們要學會寬容和禮讓。為什麼富豪也讓三尺?因為富豪也被宰相的寬容大度所打動!寬容能化敵為友,化干戈為玉帛。我們現實社會因發生口角或一些芝麻大的小事而引起打鬥致死或是坐監的事件,令人不寒而慄。如果其中的一方能寬容或禮讓一些,還會有慘劇的發生嗎? 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人之一生不過百年,功名利祿轉瞬即逝,當忍則忍,當讓則讓,惟有謙讓忍和的品德才能在人的心靈上注入溫暖的溪流。以一顆寬厚博愛之心使人人覺得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並不陌生,這應該成為我們追求"忍讓"這一美德的初衷。

  評論這張



六尺巷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